一种机加工零部件的清洗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1000阅读:18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机加工零部件的清洗工艺。



背景技术:

零部件在进行铸造完毕后,往往需要通过切削或钻孔等机加工方式进行加工,伴随着机加工的过程,正常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碎末,这些碎末会有一大部分残留在加工完毕的零部件上,且这些碎末不易去除,需要进行清洗。

目前,机加工零部件清洗工艺的清洗效果较差,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机加工零部件的清洗工艺,以解决原有机加工零部件清洗工艺的清洗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机加工零部件的清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退磁:将机加工零部件送入退磁机内进行退磁;

b、清洗: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配合清洗液对退磁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清洗;

c、喷淋:采用高压喷淋机配合清水对清洗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喷淋清洗;

d、一次烘干:采用烘箱对喷淋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烘干,使其干燥;

e、上油:对烘干后的机加工零部件上油;

f、二次烘干:采用烘箱对上油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烘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e中采用喷淋的方式对机加工零部件上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b中清洗液的温度为40~6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d、步骤f中烘箱温度为80~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机加工零部件的清洗工艺通过退磁、清洗、喷淋、一次烘干、上油、二次烘干等步骤,可实现机加工零部件的无死角清洗,具有清洗效果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机加工零部件的清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退磁:将机加工零部件送入退磁机内进行退磁;

b、清洗: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配合清洗液对退磁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清洗;

c、喷淋:采用高压喷淋机配合清水对清洗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喷淋清洗,其中,清洗液的温度为40℃;

d、一次烘干:采用烘箱对喷淋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烘干,使其干燥,温度为80℃;

e、上油:采用喷淋的方式对烘干后的机加工零部件上油;

f、二次烘干:采用烘箱对上油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烘干,温度为80℃。

实施例2

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机加工零部件的清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退磁:将机加工零部件送入退磁机内进行退磁;

b、清洗: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配合清洗液对退磁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清洗;

c、喷淋:采用高压喷淋机配合清水对清洗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喷淋清洗,其中,清洗液的温度为60℃;

d、一次烘干:采用烘箱对喷淋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烘干,使其干燥,温度为100℃;

e、上油:采用喷淋的方式对烘干后的机加工零部件上油;

f、二次烘干:采用烘箱对上油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烘干,温度为100℃。

实施例3

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机加工零部件的清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退磁:将机加工零部件送入退磁机内进行退磁;

b、清洗: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配合清洗液对退磁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清洗;

c、喷淋:采用高压喷淋机配合清水对清洗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喷淋清洗,其中,清洗液的温度为50℃;

d、一次烘干:采用烘箱对喷淋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烘干,使其干燥,温度为90℃;

e、上油:采用喷淋的方式对烘干后的机加工零部件上油;

f、二次烘干:采用烘箱对上油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烘干,温度为90℃。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加工零部件的清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退磁:将机加工零部件送入退磁机内进行退磁;b、清洗: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配合清洗液对退磁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清洗;c、喷淋:采用高压喷淋机配合清水对清洗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喷淋清洗;d、一次烘干:采用烘箱对喷淋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烘干,使其干燥;e、上油:对烘干后的机加工零部件上油;f、二次烘干:采用烘箱对上油后的机加工零部件进行烘干。所述一种机加工零部件的清洗工艺通过退磁、清洗、喷淋、一次烘干、上油、二次烘干等步骤,可实现机加工零部件的无死角清洗,具有清洗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崔敏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崔敏娟
技术研发日:2016.06.30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