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9769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河流都是将污水排到河流中,很多水流流动性不强导致河流水质不达标,这样的水无法再重复重新利用,里面很多多腐烂物质和细菌,对人的身体健康会有很大危害,所以制造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解决以上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金属底盘框架,所述金属底盘框架下端贯穿嵌装着轴承,所述金属底盘框架上端贯穿嵌装着连接杆,所连接杆一侧表面上设有齿轮A,所述轴承中心曲面上嵌套着齿轮传动系统,所述齿轮传动系统是由设置在轴承中心曲面上的齿轮B、嵌套在齿轮B曲面上的齿轮C、嵌套在齿轮C曲面上的齿轮D共同构成的,所述轴承两端设有设有链轮,所述链轮上嵌套着链条,所述连接杆曲面上设有斜齿锥齿轮传动系统,所述斜齿锥齿轮传动系统是由设置在连接杆上曲面上锥齿轮A、嵌套在锥齿轮A一侧表面上的锥齿轮B、通过辅助连接件A连接在锥齿轮B一侧表面上的锥齿轮C、嵌套在锥齿轮C一侧表面上的锥齿轮D共同构成的,所述锥齿轮D一侧表面上设有辅助连接件C,所述辅助连接件C上嵌套着步进电机A,所述金属底盘框架上表面设有污水处理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构上端设有护盖,所述金属底盘框架上表面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前后表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有自动控制水量电磁流量计和设置在自动控制水量电磁流量计下端的电动阀门,所述金属底盘框架上表面设有上设有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污水处理机构、步进电机A、自动控制水量电磁流量计、电动阀门电性连接。

所述水箱位于污水处理机构右侧且坐落于金属底盘框架上表面。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由微处理器、内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系统总线、无线控制系统构成。

所述微处理器采用的型号为英特尔/intel NUCISYK i-U处理器。

所述污水处理机构是由设置在金属底盘框架上表面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净水净化装置、净水加热装置、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共同构成的,所述箱体一侧表面上设有出水口。

所述净水净化装置和净水加热装置、吸附沉淀过滤装置通过水管连接。

所述净水加热装置是由净水净化装置通过水管连接着的加热箱,设置在加热箱内侧上表面的计量泵,通过水管连接着计量泵的防电箱,设置在防电箱内部上表面上的加热片,设置在加热片一侧的温度感知器,设置在防电箱内部下表面上的水位感知器共同构成的。

所述吸附沉淀过滤装置是由净水加热装置通过水管连接的电解水装置,由电解水装置通过水管连接着臭氧过滤装置,由臭氧过滤装置通过水管连接着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和通过水管接连的抽吸泵共同构成的。

所述水箱前后表面上的进水口的位置高于出水口的位置。

所述金属底盘框架上表面的左侧设有驱动工作台,所述驱动工作台上表面四周设有支撑结构柱,所述支撑结构柱上端表面上设有结构横梁,所述结构横梁中心表面上设有承重柱。

所述步进电机A和中央控制系统位于坐落在承重柱的上表面上。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有效防止环境破坏,保护人们健康,大大提高污水回收重新再利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底盘框架;2、轴承;3、连接杆;4、齿轮A;5、齿轮B;6、齿轮C;7、齿轮D;8、链轮;9、链条;13、辅助连接件C;14、步进电机A;15、护盖;16、水箱;17、进水口;18、出水口;19、自动控制水量电磁流量计;20、电动阀门;23、微处理器;24、内存储器;25、输入/输出接口;26、系统总线;27、无线控制系统;28、箱体;29、净水净化装置;30、加热箱;31、计量泵;32、防电箱;33、加热片;34、温度感知器;35、水位感知器;36、电解水装置;37、臭氧过滤装置;38、活性炭吸附装置;39、抽吸泵;40、支撑结构柱;41、结构横梁;42、承重柱;43、锥齿轮A;44、锥齿轮B;45、辅助连接件A;46、锥齿轮C;47、锥齿轮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金属底盘框架(1),所述金属底盘框架(1)下端贯穿嵌装着轴承(2),所述金属底盘框架(1)上端贯穿嵌装着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一侧表面上设有齿轮A(4),所述轴承(2)中心曲面上嵌套着齿轮传动系统,所述齿轮传动系统是由设置在轴承(2)中心曲面上的齿轮B(5)、嵌套在齿轮B(5)曲面上的齿轮C(6)、嵌套在齿轮C(6)曲面上的齿轮D(7)共同构成的,所述轴承(2)两端设有设有链轮(8),所述链轮(8)上嵌套着链条(9),所述连接杆(3)曲面上设有斜齿锥齿轮传动系统,所述斜齿锥齿轮传动系统是由设置在连接杆(3)上曲面上锥齿轮A(43)、嵌套在锥齿轮A(43)一侧表面上的锥齿轮B(44)、通过辅助连接件A(45)连接在锥齿轮B(44)一侧表面上的锥齿轮C(46)、嵌套在锥齿轮C(46)一侧表面上的锥齿轮D(47)共同构成的,所述锥齿轮D(47)一侧表面上设有辅助连接件C(13),所述辅助连接件C(13)上嵌套着步进电机A(14),所述金属底盘框架(1)上表面设有污水处理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构上端设有护盖(15),所述金属底盘框架(1)上表面设有水箱(16),所述水箱(16)前后表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17)和出水口(18),所述进水口(17)和出水口(18)分别设有自动控制水量电磁流量计(19)和设置在自动控制水量电磁流量计(19)下端的电动阀门(20),所述金属底盘框架(1)上表面设有上设有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污水处理机构、步进电机A(14)、自动控制水量电磁流量计(19)、电动阀门(20)电性连接;所述水箱(16)位于污水处理机构右侧且坐落于金属底盘框架(1)上表面;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由微处理器(23)、内存储器(24)、输入/输出接口(25)、系统总线(26)、无线控制系统(27)构成;所述微处理器(23)采用的型号为英特尔/i nte l-NUC6I 3SYK-i 3-6100U-6100U处理器;所述污水处理机构是由设置在金属底盘框架(1)上表面的箱体(28),设置在箱体(28)内部的净水净化装置(29)、净水加热装置、吸附沉淀过滤装置共同构成的,所述箱体(28)一侧表面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净水净化装置(29)和净水加热装置、吸附沉淀过滤装置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净水加热装置是由净水净化装置(29)通过水管连接着的加热箱(30),设置在加热箱(30)内侧上表面的计量泵(31),通过水管连接着计量泵(31)的防电箱(32),设置在防电箱(32)内部上表面上的加热片(33),设置在加热片(33)一侧的温度感知器(34),设置在防电箱(32)内部下表面上的水位感知器(35)共同构成的;所述吸附沉淀过滤装置是由净水加热装置通过水管连接的电解水装置(36),由电解水装置(36)通过水管连接着臭氧过滤装置(37),由臭氧过滤装置(37)通过水管连接着的活性炭吸附装置(38)和通过水管接连的抽吸泵(39)共同构成的;所述水箱(16)前后表面上的进水口(17)的位置高于出水口(18)的位置;所述金属底盘框架(1)上表面的左侧设有驱动工作台(21),所述驱动工作台(21)上表面四周设有支撑结构柱(40),所述支撑结构柱(40)上端表面上设有结构横梁(41),所述结构横梁(41)中心表面上设有承重柱(42);所述步进电机A(14)和中央控制系统位于坐落在承重柱(42)的上表面上。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包括金属底盘框架,金属底盘框架下端贯穿嵌装着轴承,金属底盘框架上端贯穿嵌装着连接杆,所连接杆一侧表面上设有齿轮A,轴承中心曲面上嵌套着齿轮传动系统,齿轮传动系统是由设置在轴承中心曲面上的齿轮B、嵌套在齿轮B曲面上的齿轮C、嵌套在齿轮C曲面上的齿轮D共同构成的,轴承两端设有设有链轮,链轮上嵌套着链条,连接杆曲面上设有斜齿锥齿轮传动系统,斜齿锥齿轮传动系统是由设置在连接杆上曲面上锥齿轮A、嵌套在锥齿轮A一侧表面上的锥齿轮B、通过辅助连接件A连接在锥齿轮B一侧表面上的锥齿轮C、嵌套在锥齿轮C一侧表面上的锥齿轮D共同构成的,锥齿轮D一侧表面上设有辅助连接件C,辅助连接件C上嵌套着步进电机A,金属底盘框架上表面设有污水处理机构,污水处理机构上端设有护盖,金属底盘框架上表面设有水箱,水箱前后表面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有自动控制水量电磁流量计和设置在自动控制水量电磁流量计下端的电动阀门,金属底盘框架上表面设有上设有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污水处理机构、步进电机A、自动控制水量电磁流量计、电动阀门电性连接,有效防止环境破坏,保护人们健康,大大提高污水回收重新再利用的效率。

在本实施方案中,给装置通上电,中央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控制系统与外设的无线智能终端连接,通过无线通讯技术控制装置运行,中央控制系统通过微处理器控制步进电机A运行,步进电机A控制斜齿锥齿轮传动系统,斜齿锥齿轮传动系统带动齿轮传动系统,齿轮传动系统带动链轮,链轮带动链条运行,中央控制系统控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自动控制水量电磁流量计、电动阀门,污水通过电动阀门电动阀门流进电解水装置进行电解,由电解水装置通过水管连接着臭氧过滤装置消毒,由臭氧过滤装置通过水管连接着的活性炭吸附装置把水杂质吸附和通过水管接连的抽吸泵将过滤的水送到污水处理机构,通过给过滤的水加热电解消毒,然后将水送到净水净化装置做最后一步净化,然后将水回收再用。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