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514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污泥浓缩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带式重力浓缩法和离心浓缩法,还有微孔浓缩法、隔膜浓缩法和生物浮选浓缩法等。污泥可以作为不错的废料来用于植物,但是必须对污泥首先进行干燥杀菌等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30%以下,本实用新型即针对污泥设计一种有效的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具有结构紧凑、流程合理、成本较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池、搅拌池、稀释池和加热干燥器; 所述污泥池通过管道与搅拌池连接,所述搅拌池与稀释池连接,稀释池通过提升泵连接至加热干燥器,所述加热干燥器的一端与固体收集器连接、另一端与气体收集器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提升泵的说明,所述提升泵为柱塞泵,提升泵竖直设置,所述提升泵与大电机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池的说明,所述搅拌池上设有小电机,所述小电机的下方设有搅拌叶片。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稀释池的说明,所述稀释池的侧部设有液面感应器,液面感应器通过导线与位于稀释池内的电子感应元件连接。所述稀释池通过管道与水箱连接,所述水箱的控制器与液面感应器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含水量较高的湿污泥(约90%的含水量)进入污泥池之中,后通过管道进入搅拌池,小电机带动搅拌叶片对搅拌池之中的湿污泥搅动,污泥继续通过管道进入稀释池中,稀释池与水箱连接可对污泥进行稀释作用,稀释池侧部的液面感应器可监控其液面的高度,保证液面在允许范围中,污泥继续通过提升泵进入加热干燥器,在加热干燥器的高温作用下,水汽蒸发为气体被储存在其气体收集器中,干污泥(含水量为20%以下)被输送至固体收集器中集中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对含水高的湿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可使其含水量将至20%以下,并将气体单独收集起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流程合理, 在满足工业污泥处理要求的条件下还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污泥池;20、搅拌池;21、小电机;22、搅拌叶片;30、稀释池;31、液面感应器;40、提升泵;50、大电机;60、加热干燥器;70、固体收集器;80、气体收集器;90、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池10、搅拌池20、稀释池30和加热干燥器60;所述污泥池10通过管道与搅拌池20连接,所述搅拌池20与稀释池30连接,稀释池30通过提升泵40连接至加热干燥器60,所述加热干燥器60的一端与固体收集器70连接、另一端与气体收集器80连接。

所述搅拌箱30的下部与鼓风机20连接,所述提升泵40为柱塞泵,提升泵40竖直设置,所述提升泵40与大电机50连接。

所述搅拌池20上设有小电机21,所述小电机21的下方设有搅拌叶片22。

所述稀释池30的侧部设有液面感应器31,液面感应器31通过导线与位于稀释池30内的电子感应元件连接。

所述稀释池30通过管道与水箱90连接,所述水箱90的控制器与液面感应器31连接。

实际工作中,含水量较高的湿污泥(约90%的含水量)进入污泥 池10之中,后通过管道进入搅拌池20,小电机21带动搅拌叶片22对搅拌池20之中的湿污泥搅动,污泥继续通过管道进入稀释池30中,稀释池30与水箱90连接可对污泥进行稀释作用,稀释池30侧部的液面感应器31可监控其液面的高度,保证液面在允许范围中,污泥继续通过提升泵40进入加热干燥器60,在加热干燥器60的高温作用下,水汽蒸发为气体被储存在其气体收集器80中,干污泥(含水量为20%以下)被输送至固体收集器70中集中起来。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