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泥水高效浓缩模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2904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炭洗选加工的煤泥水处理装置,属于矿物洗选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洗煤厂使用的煤泥水处理装置,为大型地下式(混凝土)周边传动浓缩机、地上式(钢板制作)中心传动浓缩机、地上式无传动浓缩罐等,以上这些煤泥水处理装置必须固定在地面或地下,对设备基础有严格的承载要求,建设周期长,工程造价高,主要的是建成后无法移动。

2015年以来,由于国际国内煤炭市场供给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煤矿及煤炭经营户正在大批兴建移动式洗煤机,因传统的煤泥水处理装置无法移动而不能配套在移动洗煤机工艺中,有的将煤泥水排入用推土机围起的很大面积的土池里,有的将煤泥水偷偷排入了沟河和山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经济高效、移动方便的煤泥水处理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絮凝剂稀释桶、煤泥水注入口、混合仓、清水溜槽、清水溢流口、清水回收管路、箱体、模块框架组成;其中,絮凝剂稀释桶设有絮凝剂滴注阀,实现絮凝剂添加量的控制;箱体侧面设有箱体支架座,下端设有浓浆放矿阀;箱体支架座可将箱体固定于模块框架上,浓缩模块和模块框架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和地面之间无需固定,可根据洗煤厂实际生产的需要更换厂址而移动;混合仓设有混合仓隔板,底部设有混合液出料口。

絮凝剂稀释桶固定在箱体之上,安装在絮凝剂滴注阀距离煤泥水注入口出口200mm处;煤泥水注入口的直径按需要处理煤泥水的量来计算,煤泥水注入口的安装位置距箱体的上沿150-200mm均可;混合仓的宽度为煤泥水注入口直径的2-2.5倍,混合仓的宽度和箱体同宽;

混合仓隔板两侧焊接在箱体直段上,其上口和箱体齐,其高度为小于箱体100-150mm均可;箱体的锥段夹角60°;箱体支架座固定在箱体的中上部。

清水溢流口的上沿低于箱体两侧的上沿100-150mm均可,其宽度和箱体同宽;清水溜槽和箱体相连,其上沿和箱体同高,其高度和宽度依煤泥水注入计算;清水回收管路的安装位置根据工艺布置需要可安装在清水溜槽的底部的任意位置,其管路直径为煤泥水注入口的1.5倍即可;浓浆放矿阀固定在箱体锥段的最底部,浓缩放矿阀型号89至121均可。

该实用新型选用材质为6mm以上厚度钢板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絮凝剂稀释桶,2、絮凝剂滴注阀,3、煤泥水注入口,4、混合仓,5、混合仓隔板,6、混合液出料口,7、箱体支架座,8、清水溜槽,9、清水溢流口,10、清水回收管路,11、箱体,12、浓浆放矿阀,13、模块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絮凝剂稀释桶1的絮凝剂滴注阀2位置距离煤泥水注入口3出口200mm处,比传统注入口前注入方式减少了水流冲击力对絮凝剂链状结构的破坏,由于煤泥水注入口3在混合仓4的一侧进入,所以进入后会形成旋转水流,絮凝剂和煤泥水在混合仓4内随着旋转的水流进行充分混合。随着煤泥水的不断注入,混合物从混合仓4混合液出料口6向箱体11上端并向清水溢流口9方向缓缓移动,移动过程中煤泥水中的悬浮的矿物颗粒逐步吸附在絮凝剂形成的絮状物上形成絮团,随着絮团不断加大,絮团的比重越来越超过了水的比重,加快了絮团的沉淀速度,当絮团沉淀至箱体11的锥段箱体后,在锥段60°斜面上形成絮团富集区,沿斜面下滑至锥段底部,由浓浆放矿阀12排出,经压滤机入料泵注入压滤机形成煤泥滤饼和清水,清水回到生产水池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煤质特性,每个浓缩模块可有3-5个箱体11组成,根据洗煤厂规模采用两个模块或多个模块。为便于移动和运输,每个箱体11可设计为3×3m左右,当移动距离较近时可酌情加大尺寸。

移动式洗煤机更换洗煤厂厂址,本实用新型需要移动时,只需松开入料口和出 料口管道连接,吊装在低盘运输车上进行移动运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