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清洁管路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915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清洁管路及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清洁的管路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工厂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如在生产LCD的过程,需要使用到排气设备,这些排气设备通常包括一个管路,该管路与厂务设备相连,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等将从该管路排放出。

然而,上述尾气中常常含有粉尘、颗粒物等物质,这些物质随着气体一起进入管路时,常常会附着在管路的内壁上造成管路堵塞。同时,在拆卸管路进行清洁时,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清洁管路及包括该管路的设备,此种管路可以自行检测管壁上的积尘情况,从而对管壁进行清洁,省时、省力,并且不需要拆卸设备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清洁管路,包括管路、电机、镭射装置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管路包括丝杆,清洁部及滑槽,所述管路为中空结构,所述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管路的内表面沿轴向至少设置一滑槽;

所述丝杆沿着所述管路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管路内部,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

所述清洁部包括清洁部件和撑杆,所述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丝杆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清洁部件连接,所述清洁部件贴附于所述管路的内壁上;至少一个所述镭射装置安装在所述管路的外壁上;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管路及所述镭射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丝杆沿所述管路中心轴设置于所述管路内部,所述丝杆表面设置有螺纹。

优选地,所述丝杆还包括螺母,所述撑杆通过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清洁部件为环形清洁刷,所述环形清洁刷的外壁上设置至少一个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滑槽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撑杆的数目为2或3个,当所述撑杆数目为2个,所述两个撑杆夹角为180°,当所述撑杆数目为3个,所述每2个撑杆的夹角为120°。

优选地,所述管路的内表面沿轴向设置两个滑槽,所述两个滑槽沿所述管路的中心轴呈对称分布,所述环形清洁刷的外壁上设置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与两个所述滑槽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管路的轴向长度。

优选地,所述清洁部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呈弧形,所述挡片的一面贴附于所述清洁部件的撑杆表面。

优选地,所述管路还包括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管路沿轴向分布的两端的端口。

优选地,所述管路的底部设置至少一个积尘杯,所述积尘杯杯口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管路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可拆卸地可视密封盖,所述镭射装置数目为2个,2个所述镭射装置安装于所述可视密封盖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备,包括排气设备、工作设备及如上述的智能清洁管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清洁管路包括管路、电机、镭射装置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部件,该智能清洁管路通过镭射装置监控粉尘的附着情况,信息反馈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行,带动清洁部清洁管路内壁,清洁下来的粉尘被送入积尘杯中,从而达到了自动清洁管路的目的,避免了拆卸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清洁管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智能清洁管路中的清洁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智能清洁管路中的清洁部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实施例一

图1为智能清洁管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智能清洁管路包括管路1、电机2、镭射装置3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管路1包括丝杆5,清洁部6及滑槽7,管路1为中空结构,管路1的一端与电机2相连,优选地,管路1与电机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可拆卸地可视密封盖20。管路1的内表面沿轴向设置至少一滑槽7,优选地,管路1的内表面沿轴向设置两个滑槽7,两个滑槽7沿管路1中心轴呈对称分布,滑槽7的长度小于管路1的轴向长度;丝杆5沿着管路1的轴向设置于管路内部,丝杆5一端与电机2连接,优选地,丝杆5沿管路1中心轴位置设置于管路1内部,丝杆5的表面均匀且间隔地设置有螺纹;清洁部6包括清洁部件61及撑杆62,撑杆62的一端与清洁部件61连接,另一端与丝杆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清洁部件61为环形清洁刷,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清洁棒。环形清洁刷61的外壁上设置至少一个凸块9,优选地,环形清洁刷61外壁上设置两个凸块9,凸块9与滑槽7可滑动地连接,凸块9是固定在环形清洁刷61上;其中,镭射装置3安装在管路的外壁上,优选地,镭射装置3安装于可视密封盖20的外表面,数目可以为1个或2个,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以此为限,镭射装置3用于检测管路中的积尘情况。其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与管路1、镭射装置3电连接。

优选地,丝杆5还包括螺母11,所述撑杆62通过螺母11与丝杆5连接,其中撑杆62的数目为2或3个,当所述撑杆62数目为2个,所述两个撑杆62夹角为180°,当所述撑杆62数目为3个,所述每两个撑杆62的夹角为120°。

当上述镭射装置3检测到管路内壁存在积尘或积尘面积厚度达到一定值,镭射装置3将信息反馈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控制电机2运转,电2带动丝杆5转动,优选地,该丝杆5为滚珠丝杠,该丝杆5与螺母19接触的地方含有滚珠,丝杆5上含有螺纹,因此丝杆5转动时,螺母19会左右移动,将会带动环形清洁刷61沿着滑槽左右移动,从而达到清洁管路的目的。

优选地,管路1还包括限位传感器13,其中限位传感器13设置于管路1沿轴向分布的两端的端口,其中的限位传感器13为磁力传感器,也可以是其他类型传感器,但不以此为限。该限位传感器13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连接,当环形清洁刷61在管路中左右滑动时,若环形清洁刷61距离管路端口的距离小于某个值,该限位传感器13把信息反馈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中,以示提醒操作者防止环形清洁刷61到达管口外。

优选地,管路1的底部设置至少一个积尘杯14,积尘杯14的杯口设置有阀门15,其中的积尘杯14也可以设置2个、3个等,数目不限,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排气设备17、工作设备18及上述的智能清洁管路,该智能清洁管路背离电机2的一端与排气设备17相通,侧面与工作设备18相连。工作设备18运行中产生的气体将通过智能清洁管路进入排气设备17中,进而排气设备17将气体排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智能清洁管路的具体结构和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清洁部还包括挡片6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智能清洁管路中的清洁部示意图,如图3所示,挡片63呈弧形,挡片63的一面贴附于清洁部6的撑杆62的表面。该挡片63用于将清洁下的灰尘或颗粒推送至积尘杯14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排气设备17、工作设备18及上述的智能清洁管路,该智能清洁管路背离电机2的一端与排气设备17相通,侧面与工作设备18相连。工作设备18运行中产生的气体将通过智能清洁管路进入排气设备17中,进而排气设备17将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清洁管路包括管路1、电机2、镭射装置3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等部件,该智能清洁管路通过镭射装置3监控粉尘的附着情况,信息反馈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控制电机电机带动清洁刷沿着滑槽7左右移动,从而达到了自动清洁管路的目的,避免了拆卸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是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