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批量清洗、干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6240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批量清洗、干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纤维材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批量清洗、干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喷淋清洗、干燥生产线的设计主要是根据金属部件清洗的工艺流程设计并制造的,一部分机器的设计是直线式运行,零件平躺于传送网带上,经过喷淋腔体、干燥腔体,完成零件的清洗干燥;另一部分是悬挂式设计,将零件悬挂于移动的吊钩上,经过喷淋腔体、干燥腔体,完成零件的清洗及干燥。

现有的金属、玻璃或塑料制件清洗、干燥生产线不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使用现有的方法清洗会导致制件表面的划伤、制件的变形,致使制件报废;制件的复杂曲面处大量积水,达不到预期的干燥效果,零件背面有网带遮挡,清洗干燥不彻底,降低设备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工艺技术对生产节拍时间的要求,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质量较轻,较大表面积的制件很容易受水压、风吹等因素左右摇晃,使运行不平稳,容易出现事故;此外挂件较为复杂操作麻烦,支撑点少容易导致制件局部损坏;悬挂链上的油污落下会污染制件及清洗用水,不能起到清洗目的,无法达到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特性满足制件清洗干燥要求的一整套水洗及干燥的装置,具有不损坏制件、运行平稳、操作安全、上下料操作简易、生产节拍快,符合工艺要求等特点。

一种大批量清洗、干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区1,喷淋清洗区2,悬挂链驱动区3,风刀吹水区4,缓冲区5,热风干燥区6,卸料区7,所述各区由悬挂梁8连接成一体;

所述喷淋清洗区2依次设有第一空工位9,漂洗工位10,第二空工位11,滴液工位12,清洗工位13,所述各工位通过通风管与排气风机17相连;

所述悬挂链驱动区3设有传动系统14;

所述热风干燥区2依次设有第三空工位18,风切区19,缓冲预热区20,第四空工位21,干燥工位22。

所述传动系统14内设有传动电机15。

所述喷淋清洗区2的末端与悬挂链驱动区3相接处设有闸门16。

所述卸料区7设有冷却风机23。

所述风切区19设有移动风机24,移动风机24上设有移动风刀25伸入风切区19内;所述缓冲预热区20设有高压风机26,第一加热箱27和第一热风循环风机28;所述第四空工位21设有第二加热箱29和第二热风循环风机30;所述干燥工位22设有第三加热箱31和第三热风循环风机3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满足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工艺清洗要求,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自动化清洗、干燥工艺。相比较传统清洗机,能够避免水洗造成的制件的划伤,干燥造成的制件变形及制件局部积水造成的干燥效率低下;同时,生产线具有高度集成化、高生产效率、操作安全、维护便捷、节能环保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批量清洗、干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喷淋清洗区一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热风干燥区一侧视图;

图中,1-上料区,2-喷淋清洗区,3-悬挂链驱动区,4-风刀吹水区,5-缓冲区,6-热风干燥区,7-卸料区,8-悬挂梁,9-第一空工位,10-漂洗工位,11-第二空工位,12-滴液工位,13-清洗工位,14-传动系统,15-传动电机,16-闸门,17-排气风机,18-第三空工位,19-风切区,20-缓冲预热区,21-第四空工位,22-干燥工位,23-冷却风机,24-移动风机,25-移动风刀,26-高压风机,27-第一加热箱,28-第一热风循环风机,29-第二加热箱,30-第二热风循环风机,31-第三加热箱,32-第三热风循环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大批量清洗、干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区1,喷淋清洗区2,悬挂链驱动区3,风刀吹水区4,缓冲区5,热风干燥区6,卸料区7,所述各区由悬挂梁8连接成一体;所述喷淋清洗区2依次设有第一空工位9,漂洗工位10,第二空工位11,滴液工位12,清洗工位13,所述各工位通过通风管与排气风机17相连;所述悬挂链驱动区3设有传动系统14;所述热风干燥区2依次设有第三空工位18,风切区19,缓冲预热区20,第四空工位21,干燥工位22。所述传动系统14内设有传动电机15。所述喷淋清洗区2的末端与悬挂链驱动区3相接处设有闸门16。所述卸料区7设有冷却风机23。所述风切区19设有移动风机24,移动风机24上设有移动风刀25伸入风切区19内;所述缓冲预热区20设有高压风机26,第一加热箱27和第一热风循环风机28;所述第四空工位21设有第二加热箱29和第二热风循环风机30;所述干燥工位22设有第三加热箱31和第三热风循环风机32。

装置整线采用循环路径设计方法,采用地面轨道的运行方式,轨道平行高于地面700-900mm,方便人员上下料。轨道上安置循环料车,每辆料车间隔在500-1000mm之间,料车上留有安装工装夹具的接口。上料区、喷淋清洗区、缓冲区、干燥区及下料区科学的分布在整条循环线上,采用拼装机方式组建,保证拼接的牢固性及运行的稳定性。

上述大批量清洗、干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人工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搬运至上料区,上料区位于线体转弯处,设有急停开关,开始按钮及操作屏;

2)启动开始按钮,将碳纤维复合材料运送至喷淋清洗区,进行第一次水洗,将水洗槽加热到40℃,采用水幕式清洗,清洗30s,清洗完毕后空工位滴液,滴液长度为3米;所述水洗槽内设置粗过滤装置,防止大型颗粒物进入泵体内,容积1200L;

3)喷淋漂洗,采用喷淋组件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行走的左右上三面都设有喷嘴,喷淋压力在0.5Mpa,喷淋时间30s,清洗完毕后空工位滴液,滴液长度为3m;

4)然后进入风切区进行风切,风切时,高压风机的风速为10m/s,风切时间为10s;

5)风切后,进入缓冲预热区,缓冲预热区设置检查工位,检查零件表面是否有积水,并设置1处压缩空气风枪用以人工吹掉零件表面积水,预热温度55℃,预热时间为1.5min;所述检查工位设有开始按钮与急停按钮,留有高清摄像系统及照明系统的接口,将图像传送至下料工位上位机,下料工位操作员负责查看处理;

6)预热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入干燥工位,干燥工位设有耐热风机,调节耐热风机的温度70℃,干燥时间为9min;

7)冷却至常温,下料。

清洗的最终效果为降低表面污染物残留度,检测方法为,使用白手套随机在零件表面五处擦拭后,与标准色卡进行对比,得出清洗零件的效果及程度。色卡分为5个等级,一级与二级为合格品。本实施例清洗的最终效果为二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