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721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过滤器。



背景技术:

微膜过滤器作为对水体净化的普遍使用的装置,可将水体中的微粒杂物过滤微滤下来,确保水质。但市场上的微滤膜过滤器基本就是利用一层微孔滤膜层作为过滤层,虽然也有过滤效果,然而这种结构的微滤膜并不能充分的将水体、药液净化,而且大颗粒的分子残留很容易导致滤孔阻塞和反洗困难,因而急需生产出一款既能充分净化水质、又不易造成阻塞,同时方便清洗的微滤膜过滤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壳体的内部情况以及水质情况的膜过滤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膜过滤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内的滤芯,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壳体的底面还设有排污口,该排污口内设有排污阀,出水口内设有凸腔,该凸腔内设有水质检测传感器,该水质检测传感器通过线路与安装在壳体外壁上的显示器连接,壳体顶部设有压力表,该压力表的检测端伸入壳体中,壳体顶部装接有放气阀。

所述出水口装接有带阀门的回水管,该回水管装接有循环水泵,该回水管与进水口装接。

所述壳体上装接有万向关节,该万向关节装接有支撑杆,显示器安装在该支撑杆上。

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滤芯插座,该滤芯插座外围设有密封圈,滤芯插装在该滤芯插座上。

所述滤芯插座通过卡箍卡紧在壳体上。

所述壳体上设有透明窗。

所述透明窗包括在壳体侧壁上设置的开口和安装在该开口内的透明板。

所述开口的侧边装设有密封胶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质检测传感器,能够实时地检测水质情况,并且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器,方便查看水质情况。而且通过透明窗可以对滤芯进行观察,查看滤芯的干净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膜过滤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该壳体1内的滤芯13,壳体1上设有进水口和10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10和出水口7均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壳体1的底面还设有排污口8,该排污口内设有排污阀,出水口7内设有凸腔14,该凸腔14内设有水质检测传感器8,该水质检测传感器8通过线路与安装在壳体1外壁上的显示器5连接,壳体1顶部设有压力表3,该压力表3的检测端伸入壳体中,壳体1顶部装接有放气阀4,进水口和出水口内均设有电磁阀。

出水口7装接有回水管9,该回水管9装接有循环水泵,该回水管9与进水口10装接。当检测到水质情况不符合设定值时,关闭出水口的电磁阀,水从回水管输送到进水管进而重新进入到壳体中。

所述壳体上装接有万向关节,该万向关节装接有支撑杆,显示器安装在该支撑杆上。通过该万向关节和支撑杆,可以调节显示器的角度,方便各个角度的查看。

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滤芯插座,该滤芯插座外围设有密封圈12,滤芯插装在该滤芯插座上。滤芯插座通过卡箍11卡紧在壳体上。

壳体1上设有透明窗2。透明窗包括在壳体侧壁上设置的开口和安装在该开口内的透明板。通过该透明窗,可以直接观察到滤芯的情况,以便及时更换滤芯。开口的侧边装设有密封胶圈。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压力表实时检测到壳体内的压力情况,当压力过大时,通过放气阀放出气体,从而对壳体进行降压,保证安全性。经过滤芯后的水从出水口排出,先经过凸腔,凸腔中的水质检测传感器对水质进行检测,并且将检测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便于用户查看。当水质不符合要求时,关闭出水口,使水从回水管进入到进水管中并且再次进入到壳体进行新一轮的过滤,从而确保排出的水满足要求。还可以通过透明窗实时地观察滤芯的情况,便于及时更换滤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