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法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3637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浮法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PVC浆料汽提废水首先进入第一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均质调节;

(2)经过水质调节的PVC浆料汽提废水进入预氧化段;

(3)PVC离心母液废水首先进入冷却塔,降温至25℃到40℃;

(4)经冷却塔冷却的离心母液废水进入沉淀池,经过沉淀回收PVC颗粒;

(5)经过预氧化的PVC浆料汽提废水和经过冷却、沉淀的离心母液进入第二调节池;

(6)废水在第二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均质调节,第二调节池的出水进入一级生化池,一级生化采用填料生物膜反应器;

(7)一级生化出水进入二级生化段,二级生化段采用环状流氧化膜生物反应器;

(8)二级生化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

(9)混凝沉淀池出水进入深度处理段,深度处理后的出水可进行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法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预氧化段采用微气泡臭氧氧化工艺或紫外/臭氧氧化工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法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生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8-24h,水温为10~25℃,溶解氧为0~0.5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法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的混凝沉淀池中需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混凝剂为无机盐混凝剂或高分子混凝剂,投加量20~60mg/L,助凝剂选用聚丙烯酰胺,投加量0.6~1.5mg/L。

5.一种悬浮法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池、预氧化单元、冷却塔、沉淀池、第二调节池、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混凝沉淀池以及深度处理单元;

其中,第一调节池与预氧化单元连接,冷却塔与沉淀池连接,预氧化单元和沉淀池分别与第二调节池连接,第二调节池、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混凝沉淀池和深度处理单元依次连接;

其中,一级生化池采用填料生物膜反应器,二级生化池采用环状流氧化膜生物反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浮法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预氧化单元包括臭氧发生器、微气泡发生器以及臭氧尾气破坏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浮法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内,在进水端和出水端各设置搅拌机一台,对角安装,运行过程中搅拌方向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浮法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环状流氧化膜生物反应器分为进水廊道,若干条中间环流廊道和出水廊道,每条廊道内设有无泡供氧膜箱,各廊道之间通过导流折板隔开,使废水在反应器内整体呈环流态流动,与无泡供氧膜箱中的供氧膜组件附着的高效微生物充分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浮法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泡供氧膜箱由支撑框架、膜组件、进气集气管、进气支管、出气支管和出气集气管组成,膜组件安装在支撑框架内,支撑框架上端设置多路进气支管,多路进气支管与进气集气管连接,其中进气集气管与供氧管线连接,支撑框架下端设置多路出气支管,多路出气支管与出气集气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浮法聚氯乙烯聚合工段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的膜丝材料为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和/或硅橡胶致密膜制成的中空纤维膜,以帘式或螺旋缠绕式制成膜组件,膜丝填充密度:50~200m2/m3;膜组件由内到外附着微生物依次为好氧菌、兼性菌、厌氧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