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底泥消解效果验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9661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生态清淤功能的无耗能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水体底泥消解效果验证装置,属于水生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体底泥沉积物污染是水环境问题的重要内源污染。传统的清淤疏浚方法工程量大,机械操作程度高,并且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现有技术的清淤方式相对比较粗糙,在于节能环保相结合的方面设计较弱,如何找到一种具有实用、生态环保的清淤装置,并能够对其清淤效果进行实时比对监控,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底泥消解效果验证装置,采取水生动植物系统生态清淤的方式,减少了机械及设备的投入,适用于不适合使用机械设备,时间要求相对宽松,景观要求高的水体;并且同时能够对水体底淤泥的消解效果进行实时对比监控。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底泥消解效果验证装置,包括一呈柱状、透明、且不带顶盖的主缸体1,主缸体1底部装填10%缸体高度的底泥细沙混合物2,所述主缸体1内种植沉水植物3,投设底栖动物4和鱼类5;所述主缸体侧面有一联通管,联通管与对比缸体6连通,联通管内设有透水的隔离网布7,对比缸体6底部的泥细沙混合物2的高度与主缸体1内初始状态下底泥细沙混合物2的高度等高;所述主缸体1及对比缸体6内的液面高度高于沉水植物3。通过两边底泥的厚度变化直观反应水生动植物体系的生态消解底泥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主缸体与对比缸体等高度,两者的水位保持在80%缸体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主缸体1呈圆柱状,对比缸体6也呈圆柱状。

进一步的,所述对比缸体6、主缸体1均为高透明玻璃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对比缸体6顶部无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取水生动植物系统生态清淤的方式,减少了机械及设备的投入,适用于不适合使用机械设备,时间要求相对宽松,景观要求高的水体。

2)能够对水体底淤泥的消解效果进行实时对比监控。

3)结构设计巧妙。

4)结构简单,实施方便。

5)提高了水体消淤的生态环保程度,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体底泥消解效果验证装置的正面结构图。

图中,1.主缸体,2.底泥细沙混合物,3.沉水植物,4.底栖动物,5.鱼,6.对比缸体,7.隔离网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水体底泥消解效果验证装置,包括一呈柱状、透明、且不带顶盖的主缸体1,主缸体1仿自然环境下底部装填10%缸体高度的底泥细沙混合物2,所述主缸体1内种植沉水植物3,投设底栖动物4和鱼类5;所述主缸体侧面有一联通管,联通管与对比缸体6连通,联通管内设有透水的隔离网布7,对比缸体6底部的泥细沙混合物2的高度与主缸体1内初始状态下底泥细沙混合物2的高度等高;所述主缸体1及对比缸体6内的液面高度高于沉水植物3。通过两边底泥的厚度变化直观反应水生动植物体系的生态消解底泥的效果。

参见图1,所述主缸体与对比缸体等高度,两者的水位保持在80%缸体高度。

所述主缸体1呈圆柱状,对比缸体6也呈圆柱状;所述对比缸体6、主缸体1均为高透明玻璃材质;所述对比缸体6顶部无盖。

通过两边底泥的厚度变化直观反应水生动植物体系的生态消解底泥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在可控条件下造就微自然水生态环境,并验证水生动植物体系的生态消解底泥的效果。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