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743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末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粉末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粉末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涂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粉末涂料进行搅拌、邦定、粉碎、磨粉;在粉末原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由于粉末涂料的重量较轻,会大量的漂浮在空气,造成了大量的粉末原料浪费。现在的常规收集方式是采用多层尘袋的方式进行回收利用,但是由于采用尘袋的方式进行回收的设备体积较大,回收效率较低,从而造成较多的粉末原料没有被收集,从而飘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粉末回收装置,可以快速大量的对空气中的粉末原料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粉末回收装置包括吸风机、进气嘴、分离桶、收集桶、出风管;

所述分离桶为上下端面封闭的圆管;所述分离桶的内壁设有从分离桶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螺旋形凹槽;所述螺旋形凹槽的横截面为弓形;所述螺旋形凹槽的内设有粉末通过孔;所述粉末通过孔的密度随着距螺旋形凹槽的底部的距离减小而增大;所述进气嘴安装在分离桶的一个封闭端上,与进气嘴相对的分离桶的另一个封闭端面上设有出风管,所述进气嘴呈与螺旋形凹槽的形状匹配的螺旋形,所述进气嘴的出气口正对螺旋形凹槽;所述进气嘴的进气口与所述吸风机的出气口连通;

所述收集桶外包裹在分离桶的外侧,且两个端面均设有环形板;各所述环形板的内端面与所述分离桶的两个端面的外表面无缝固接;

所述分离桶从外至内依次为金属层、塑料层;所述塑料层内的粉末通过孔的高度不超过0.5毫米;所述收集桶为金属材质制成;所述分离桶的金属层与低电压的一极电连接;所述收集桶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形凹槽的每一圈的间距等于螺旋形凹槽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螺旋形凹槽与分离桶的内壁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形凹槽内设有若干沿螺旋形凹槽螺旋方向的条形槽;粉末通过孔均布置在条形槽内;所述条形槽的宽度不小于粉末通过孔的直径;所述条形槽内设有斜向下指向圆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斜向方向为螺旋形凹槽内的空气流动方向。

进一步地,还包括由扁状金属条编制的包围在分离桶外表面外侧的金属网;所述收集桶的两块环形板相向的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金属网的两端位于两个环形凹槽内,金属网的另外两个端面相互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粉末通过孔的直径由分离桶的内侧至外侧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桶外壁上设有可封闭的开启门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在分离桶内设置螺旋形凹槽,使得空气中的粉末原料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吸附在分离桶的内侧圆周面上;再通过螺旋形凹槽上的粉末通过孔将粉末原料颗粒进行收集;且通过将分离桶设置为塑料层和金属层,且将金属层与电极的一端电连接,可以防止粉末涂料颗粒粘附在粉末通过孔上,从而影响粉末原料颗粒的收集,而且粉末原料颗粒与金属层接触后,带有电荷可以推动位于粉末通过孔内的粉末原料颗粒进入收集桶内。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凹槽截面示意图;

图中:1.吸风机;2.进气嘴;3.分离桶;31.螺旋形凹槽;32.粉末通过孔;33.条形槽;34.导向槽;4.收集桶;5.出风管;6.环形板;61.环形凹槽;7.塑料层;8.金属层;9.金属网;10.开启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粉末回收装置包括吸风机1、进气嘴2、分离桶3、收集桶4、出风管5;

分离桶3为上下端面封闭的圆管;分离桶3的内壁设有从分离桶3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螺旋形凹槽31;螺旋形凹槽31的横截面为弓形;螺旋形凹槽31的内设有粉末通过孔32;粉末通过孔32的密度随着距螺旋形凹槽31的底部的距离减小而增大;进气嘴2安装在分离桶3的一个封闭端上,与进气嘴2相对的分离桶3的另一个封闭端面上设有出风管5,进气嘴2呈与螺旋形凹槽31的形状匹配的螺旋形,进气嘴2的出气口正对螺旋形凹槽31;进气嘴2的进气口与吸风机1的出气口连通;

收集桶4外包裹在分离桶3的外侧,且两个端面均设有环形板6;各环形板6的内端面与分离桶3的两个端面的外表面无缝固接;

分离桶3从外至内依次为金属层8、塑料层7;塑料层7内的粉末通过孔32的高度不超过0.5毫米;收集桶4为金属材质制成;分离桶3的金属层8与低电压的一极电连接;收集桶4接地。

通过在分离桶3内设置螺旋形凹槽31,使得空气中的粉末原料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吸附在分离桶3的内侧圆周面上;再通过螺旋形凹槽31上的粉末通过孔32将粉末原料颗粒进行收集;且通过将分离桶3设置为塑料层7和金属层8,且将金属层8与电极的一端电连接,可以防止粉末涂料颗粒粘附在粉末通过孔32上,从而影响粉末原料颗粒的收集,而且粉末原料颗粒与金属层8接触后,带有电荷可以推动位于粉末通过孔32内的粉末原料颗粒进入收集桶4内。

本实施例中,螺旋形凹槽31的每一圈的间距等于螺旋形凹槽31宽度的三分之一;螺旋形凹槽31与分离桶3的内壁平滑过渡。

通过将螺旋形凹槽31之间设置为平滑过渡可以减少空气在螺旋形凹槽31内形成紊流。

本实施例中,螺旋形凹槽31内设有若干沿螺旋形凹槽31螺旋方向的条形槽33;粉末通过孔32均布置在条形槽33内;条形槽33的宽度不小于粉末通过孔32的直径;条形槽33内设有斜向下指向圆孔的导向槽34;导向槽34的斜向方向为螺旋形凹槽31内的空气流动方向。

通过设置条形槽33,可以保证已经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吸附在螺旋形凹槽31内的粉末原料颗粒不会出现再次进入分离桶3的中空空间内。设置导向槽34可以引导粉末原料颗粒进入粉末通过孔32。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由扁状金属条编制的包围在分离桶3外表面外侧的金属网9;收集桶4的两块环形板6相向的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61;金属网9的两端位于两个环形凹槽61内,金属网9的另外两个端面相互固接。

通过设置金属网9并接地,可以减少粉末原料颗粒由于带同性电荷出现排斥,不在收集桶4内沉积。

本实施例中,粉末通过孔32的直径由分离桶3的内侧至外侧逐渐变大。可以减少粉末原料颗粒堵塞在粉末通过孔32。

本实施例中,收集桶4外壁上设有可封闭的开启门板10。方便将沉积在收集桶4内的粉末原料颗粒取出再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将本装置的吸嘴对准搅拌桶,启动吸风机1,在吸风机1的作用下,搅拌桶上方的漂浮有粉尘颗粒的气体通过吸风机1后再进入进气嘴2,在进气嘴2的导向作用下,气体呈旋转的斜向上的排入分离桶3内,在气体的旋转下,粉末原料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吸附在分离桶3的内壁,并随着气流的作用,在条形槽33内移动,最后移动到引导槽,最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粉末通过孔32,进入粉末通过孔32后,与金属层8接触,金属层8将其上的部分电荷传递到粉末原料颗粒上,从而粉末原料颗粒不会相互依靠堵塞粉末通过孔32。

粉末原料颗粒穿过粉末通过孔32后与位于收集桶4内的金属网9接触,将其附带的电荷传递到金属网9上,最后落入收集桶4内。在搅拌完成后,关闭吸风机1,打开收集桶4上的开启门板10,将收集桶4内的粉末原料颗粒取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