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疏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9357发布日期:2019-02-26 17:5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污泥疏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泥疏松装置,属于水、废水、污水或污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泵站污泥的处理过程中,会出现污泥观察口太小难以操作、污泥固化无法抽取以及泵站内物质不明容易造成危险等问题。现行的处理泵站污泥的方法主要有水泵抽取和人工搬运的方法,但是两种方法都有很多不足。水泵抽取的过程中会出现污泥固化难以抽取或者观察口太小难以操作等问题,当污泥出现固化等情况时,放下的抽取管只能抽取少量、小范围的污泥,而不能抽取全部的污泥。而人工操作时,由于污泥泵站中存在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液体,必须穿戴防毒装置潜入下方操作,这不仅会威胁到工人的安全而且可操作性很小,而且人工成本远大于机械操作。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污泥处理、特别是容易出现固结已经出现固结的污泥处理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实现污泥疏散、提高污泥排出的污泥疏松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污泥疏松装置,包括高压水泵、延长管、进水管、顶尖和喷头,所述高压水泵通过延长管与进水管连接,用于为进水管提供冲压水源;进水管末端连接顶尖,所述顶尖一端大一端小,且大端与进水管末端连接,小端用于贯穿待处理污泥;喷头位于顶尖上方,并与进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进水管是由若干个管件构成,且相邻管件之间通过接头连接。更优选的,所述的接头与管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选择全密封或局部密封结构,全密封结构中,密封圈环绕包围管件的连接部位,局部密封结构中,密封圈设置为若干个,各密封圈相互不接触,并环绕设置在管件连接部位周侧。因供应的水体为高压水源,进水管如采用一根管件,则因管体需要抗高压,其重量较重,会存在受压过大、结构不稳的现象,容易出现管体爆裂,将其设置为依次连接的若干段,可有效分解并缓冲高压水源造成的受力,提高进水管工作的稳定性。各管件之间以接头连接,并在接头与管件的连接处以密封圈进行密封,避免出现漏水现象,密封圈可设置为完整的环形结构,该结构安装更便捷;也可以设置为多个配合使用的片状结构,该结构使用灵活,在不同的管件连接处可将其位置设置不同,以满足整体使用的稳定性。

所述的喷头至少设置有两个。更优选的,所述的喷头设置有三个或成对设置,当设置三个时,各喷头在同一水平上均匀分布;当成对设置时,两两相对进水管中心对称设置。喷头是出水的核心部位,将其设置一个时,因出来的是是高压水,非常容易造成整个进水管受力不匀、进水管倾斜,工作不稳定;设置为三个时,可满足360°全方位的冲散,但高压水源的压力或者喷头的内径需要进行控制才能确保其不清斜;成对设置可使对称设置的喷头两两抵消其冲击力,稳定性会更高。

所述的喷头内径为2.5-3mm。喷头是出水和固化污泥打散的核心部件,如果内径较小,则会因喷头与进水管之间压力差过大造成高压水雾化,起不到打散的作用;内径过大,又会因为压力差太小导致流速小、作用在污泥上的力度太小,同样起不到打散的作用。经过申请人大量的实验验证,将喷头内径设置为2.5-3mm时(进水管的管径是否为标准件,还是说内径对水的打散作用是单一影响),打散效果更好。

所述的进水管竖直安装,延长管水平安装,两者之间设置连接管进行过渡安装,该连接管设置为弧形管。在进行钻孔、疏散过程中,高压水与污泥接触的水体以竖直向下为宜,此时,借助于水体的压力和其自身的重力,可将冲击作用提高到最佳,而基于操作的便捷性,不可能将进水管无限上延,因此,借助于延长管和连接管,将高压水泵的高压水源由水平转移过渡到竖直,确保输送稳定性。

所述的进水管通过旋转件固定,旋转件包括旋转盘、连杆和电机,旋转盘由电机驱动,旋转盘上安装有旋转销,旋转销上安装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装有夹套销,夹套销上设置右夹套,右夹套上安装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上安装左夹套,进水管固定在左夹套和右夹套之间。当进水管受冲击转动时,电机通电工作,带动旋转盘转动,旋转盘带动旋转销随之转动,转动过程中形成经连杆点和远连杆点,从而带动连杆在一个水平面上做 往复运动,连杆的往复运动带动夹套销在一个圆弧上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左夹套往复旋转,紧固的左夹套、右夹套带动进水管旋转,即可对受冲击的进水管进行调节。调节夹套销的长度,即可对连杆的往复旋转角度进行调节,从而适应喷头喷水以及其他不同冲击条件造成的影响。

将本申请应用于有固结或密度较高的污泥等处理对象时,延长管一端接入高压水泵,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进水管上段连接,进水管上、中、下各段(每段并不局限于一个管件)以接头进行串连,并在进水管的末端接入实心的顶尖,顶尖附近的进水管侧壁上则接入喷头;将顶尖插入待松散的处理对象处,启动高压水泵,高压水源经高压水泵→延长管→连接管→进水管→各喷头,对钻头打散的污泥进行成浆,即完成整个疏散、成浆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第一种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方向第二种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B方向剖面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中旋转件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旋转件的后视图。

图中标号:M. 污泥;N. 污水;1. 进水管;11. 下端管;12. 中段管;13. 上段管;2. 顶尖;3. 喷头;31. 喷头一;32. 喷头二;33. 喷头三;4. 接头;5. 延长管;51. 接入端;6. 连接管;7. 密封圈;8. 高压水泵;81. 旋转件;811. 旋转盘;812. 连杆;813. 夹套销;814. 左夹套;815. 右夹套;816. 紧固螺栓; 817. 旋转销;818. 支座;819. 电机;9. 抽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污泥疏松装置,结合图1和图2,包括高压水泵8、延长管5、进水管1、顶尖2和喷头3,顶尖2采用一端大一端小的实心结构,且大端与进水管1末端连接,小端优选为尖端,其锥度β为60°,用于贯穿待处理污泥;喷头3位于顶尖2上方,并与进水管1连通;进水管1的始端则通过延长管5与高压水泵8连通。

使用中,将顶尖2插入待松散的处理对象处,启动高压水泵8,高压水源经延长管5、进水管1到达喷头3,对顶尖2打散的污泥进行成浆,即完成整个疏散、成浆工序。

为实现更多的使用效果,上述方案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增设:

结合进水管1是由若干个管件构成,且相邻管件之间通过接头4连接。如图2所示,管件包括下段管11、中段管12和上段管13。因供应的水体为高压水源,进水管如采用一根管件,则因管体需要抗高压,其重量较重,会存在受压过大、结构不稳的现象,容易出现管体爆裂,将其设置为依次连接的若干段(如图2所示的下段管11、中段管12和上段管13),可有效分解并缓冲高压水源造成的受力,提高进水管工作的稳定性。

为实现更好的使用效果,上述方案还可以增设密封圈:接头4与管件(上段管13/中段管12/下段管1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密封圈7可以如图3所示选择全密封结构,也可以如图4所示设置为局部密封结构,全密封结构中,密封圈7环绕包围管件的连接部位;局部密封结构中,密封圈7设置为若干个(如图5的三个),各密封圈相互不接触,并环绕设置在管件连接部位周侧。各管件之间以接头4连接,并在接头4与管件的连接处以密封圈7进行密封,避免出现漏水现象,密封圈7可设置为图3所示的完整的环形结构,该结构安装更便捷;也可以设置为如图4所示的多个配合使用的片状结构,该结构使用灵活,在不同的管件连接处可将其位置设置不同,以满足整体使用的稳定性。

为实现更多的使用效果,上述方案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增设:喷头3至少设置有两个。更优选的,喷头3设置有三个或成对设置,当如图5所示设置三个时,喷头一31、喷头二32、喷头三33在同一水平上均匀分布;当成对设置时,两两相对进水管1中心对称设置。喷头3是出水的核心部位,将其设置一个时,因出来的是高压水,非常容易造成整个进水管1受力不匀、进水管1倾斜,工作不稳定;设置为三个时,可满足360°(比如θ选择120°、各喷头120°×3的分布)全方位的冲散,但高压水源的压力或者喷头3的内径需要进行控制才能确保其不清斜;成对设置可使对称设置的喷头两两抵消其冲击力,稳定性会更高。

为实现更多的使用效果,上述方案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增设:结合图4,喷头3内径D1为2.5-3mm,此时进水管1的外径D外为88.9mm,进水管1的内径 D内为52.4mm。喷头3是出水和固化污泥打散的核心部件,如果内径较小,则会因喷头3与进水管1之间压力差过大造成高压水雾化,起不到打散的作用;内径过大,又会因为压力差太小导致流速小、作用在污泥上的力度太小,同样起不到打散的作用。经过申请人大量的实验验证,将喷头3内径设置为2.5-3mm时(进水管1的管径是否为标准件,还是说内径对水的打散作用是单一影响,进水管直径是否也有影响),打散效果更好。

为实现更多的使用效果,上述方案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增设:结合图1,进水管1通过延长管5与高压水泵8连接,以实现高压水源的接入。更优选的,进水管1如图1、图2所示竖直安装,延长管5则如图1所示水平安装,两者之间设置连接管6进行过渡安装,该连接管6设置为弧形管。在进行钻孔、疏散过程中,高压水与污泥接触的水体以竖直向下为宜,此时,借助于水体的压力和其自身的重力,可将冲击作用提高到最佳,而基于操作的便捷性,不可能将进水管无限上延,因此,借助于延长管5和连接管6,将高压水泵的高压水源由水平转移过渡到竖直,确保输送稳定性。

为实现更多的使用效果,上述方案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增设:结合图6和图7,进水管1通过旋转件81固定,其中,旋转件81包括旋转盘811、连杆812和电机819,旋转盘811由电机819驱动,旋转盘811上安装有旋转销817,旋转销817上安装连杆812,连杆812的另一端装有夹套销813,夹套销813上设置右夹套815,右夹套815上安装四个紧固螺栓816,紧固螺栓816上安装左夹套814,进水管1固定在左夹套814和右夹套815之间。当进水管1受冲击转动时,电机819通电工作,带动旋转盘811转动,旋转盘811带动旋转销817随之转动,转动过程中形成经连杆点和远连杆点,从而带动连杆812在一个水平面上做 往复运动,连杆812的往复运动带动夹套销813在一个圆弧上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左夹套814往复旋转,紧固的左夹套814、右夹套815带动进水管1旋转,即可对受冲击的进水管1进行调节。调节夹套销813的长度,即可对连杆812的往复旋转角度进行调节,从而适应喷头3喷水以及其他不同冲击条件造成的影响。

将本申请应用于有固结或密度较高的污泥M等处理对象时,延长管5一端接入高压水泵8,另一端通过连接管6与进水管1上段(即上段管13)连接,进水管1的上段管13与连接管6、上段管13与中段管12、中段管12与下段管11连接处(每段并不局限于一个管件)均以接头4进行串连,并在进水管1的末端(即下段管11的末端)接入实心的顶尖2,顶尖2附近的进水管1(即下段管11)侧壁上则接入喷头3;先将污水N液位抽低,再将顶尖2插入待松散的处理对象处,启动高压水泵8,高压水源经高压水泵8→延长管5→连接管6→进水管1→各喷头3,对转动的钻头2打散的污泥进行成浆,即完成整个疏散、成浆工序。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发明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