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洗管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4972发布日期:2019-02-19 20:02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洗管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系统调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洗管网系统。



背景技术:

美国的AP1000技术和法国的EPR技术是当前三代核电技术的典型代表。AP1000技术另辟蹊径,在系统设计上,做的是减法,通过减少系统管道和设备(尤其是能动设备),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引入了非能动的概念,通过大自然的固有规律,弥补了减少设备的安全相关功能,实现反应堆的安全性。AP1000采用非能动设计,也导致了系统完成建造后,缺乏动力源进行系统清洁,核岛系统冲洗需要大量干净的除盐水,电厂正式除盐水系统(DWS)接口仅仅1英寸,无法满足大于1英寸管道冲洗流速要求,并且为了提高充排水效率,需要设计和开发一套用于非能动系统的冲洗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为非能动系统提供冲洗动力,同时根据冲洗要求,提供不同流量的冲洗流体,还能满足绝大部分系统冲洗要求的冲洗管网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洗管网系统,用于非能动系统,冲洗管网系统包括除盐水储存箱、主动力支路、备用动力支路、冲洗管路;所述除盐水储存箱经两路并行设置的主动力支路和备用动力支路,通过母管连接冲洗管路;所述冲洗管路包括为蒸汽发生器隔间内供水的第一、第二支路、向换料水箱充水的第三支路、向压力容器充水的第四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第四支路连接于母管上的并联支路;所述主动力支路和所述备用动力支路为包括泵的动力支路。

作为优选,冲洗管网系统还包括供水管路,所述母管还连接供水管路,用于提供水源给需求用户。

作为优选,所述供水管路包括多条连接需求用户的供水支路,每条供水支路上设有用水隔离阀。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力支路包括第一泵入口隔离阀、第一泵、第一小流量循环管线调节阀、第一出口止回阀;所述第一泵入口隔离阀一端连接除盐水储存箱,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一泵、第一出口止回阀、母管;所述第一小流量循环管线调节阀并联在第一泵上。

作为优选,所述备用动力支路包括第二泵入口隔离阀、第二泵、第二小流量循环管线调节阀、第二出口止回阀;所述第二泵入口隔离阀一端连接除盐水储存箱,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二泵、第二出口止回阀、母管;所述第二小流量循环管线调节阀并联在第二泵上。

作为优选,冲洗管网系统还包括在所述主动力支路/所述备用动力支路与所述冲洗管路连接的母管上设置超声波流量计和压力表,用于监测冲洗流量和泵出口压头。

作为优选,冲洗管网系统还包括在所述主动力支路/所述备用动力支路与所述冲洗管路连接的母管上设置温度检测装置,用于监测泵出口管网温度。

作为优选,冲洗管网系统还包括在所述主动力支路/所述备用动力支路与所述冲洗管路连接的母管上设置用以连接雨排的出口旁路管线。

作为优选,所述冲洗管路设于安全壳厂房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冲洗管网系统,为非能动系统提供冲洗的动力,同时根据冲洗要求,可以提供不同流量的冲洗流体,满足绝大部分系统的冲洗要求。临时冲洗管网设计上通过法兰连接,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和修改,灵活性较强。除了冲洗,也可以实现容器快速充水的需求,如在调试期间,通过此系统,给压力容器充水,满足试验所需的条件,大大加快了调试进度。此系统操作简便,通过简单的培训后,即可用于工程实践,便于推广。该实用新型在核电调试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系统冲洗、水压试验、箱体和系统充水均有帮助,提高了调试效率,保证了系统清洁度和调试进度,后续机组以及类似工程均有必要建立一套类似的临时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洗管网系统一实施方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洗管网系统另一实施方式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冲洗管网系统一实施方式下的系统结构图。一种冲洗管网系统包括除盐水储存箱1、主动力支路、备用动力支路及冲洗管路。所述除盐水储存箱1(DWST)储存有冲洗所用的水。所述主动力支路与所述备用动力支路并行设置,所述除盐水储存箱经两路并行动力支路通过母管连接冲洗管路。所述主动力支路和所述备用动力支路包括泵,用于抽取除盐水储存箱1的水,并通过母管输送至冲洗管路,进行冲洗。所述冲洗管路设于安全壳厂房内,冲洗管网系统利用设于安全壳厂房外的动力支路将水源送入安全壳厂房,为非能动系统冲洗清洁。

所述除盐水储存箱1在与主动力支路/备用动力支路连接前,还设置有总隔离阀11。

所述主动力支路包括第一泵入口隔离阀21、第一泵22、第一小流量循环管线调节阀23、第一出口止回阀24。所述第一泵入口隔离阀21一端连接除盐水储存箱1,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一泵22、第一出口止回阀24、母管5。所述第一小流量循环管线调节阀23并联在第一泵22上。所述第一泵22可以是液压泵,也可以是电泵。所述第一泵22的泵扬程125m,流量200t/h,功率110Kw,以提供动力进行冲洗,泵入口为6寸,出口为4寸,并配有小流量循环管线。泵出口设置有第一出口止回阀24,防止倒流。

所述备用动力支路具有与所述主动力支路相同的结构。所述备用动力支路包括第二泵入口隔离阀31、第二泵32、第二小流量循环管线调节阀33、第二出口止回阀34。所述第二泵入口隔离阀31一端连接除盐水储存箱1,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二泵32、第二出口止回阀33、母管5;所述第二小流量循环管线调节阀33并联在第二泵上32。所述第二泵32可以是液压泵,也可以是电泵。所述第二泵32的泵扬程125m,流量200t/h,功率110Kw,以提供动力进行冲洗,泵入口为6寸,出口为4寸,并配有小流量循环管线。泵出口设置有第二出口止回阀34,防止倒流。

上述管线为不锈钢管道,经辅助厂房通过0米层设备闸门进入安全壳内。母管进入安全壳厂房,分成四路供水冲洗使用。由于小流量循环管线上没有设热交换器,为此,冲洗管网系统还包括在所述主动力支路/所述备用动力支路与所述冲洗管路连接的母管上设置用以连接雨排的出口旁路管线,该出口旁路管线上设置出口旁路隔离阀9,出口旁路隔离阀9用以连接雨排。这样,可防止在下游用户流量需求偏小的情况下,导致水泵入口温度超过设计要求。同时,在所述主动力支路/所述备用动力支路与所述冲洗管路连接的母管上还设置温度检测装置,在泵运行时,用于监测泵出口管网温度,防止泵体过热导致损坏。

所述冲洗管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第四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用于为蒸汽发生器隔间内供水,用于BDS系统冲洗,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上分别设有第一隔离阀41和第二隔离阀42,第一隔离阀41和第二隔离阀42分别连接蒸汽发生器。所述第三支路用于向换料水箱充水,该第三支路上设有第三隔离阀43,第三隔离阀43连接换料水箱。所述第四支路用于向压力容器充水,所述第四支路上设有第四隔离阀44,第四隔离阀44连接压力容器。

冲洗管网系统还包括在所述主动力支路/所述备用动力支路与所述冲洗管路连接的母管上设置超声波流量计7和压力表8,用于监测冲洗流量和泵出口压头。

用冲洗管网系统进行冲洗的路径一般为开式冲洗,冲洗最高压力可以达到1.44Mpa,冲洗流量可以达到200t/h(单台泵小流量管线关闭状态)。系统采用主动力支路和备用动力支路作为一用一备设置使用,可采用星角切换启动。

当第一泵/第二泵在小流量运行进行冲洗或低流量冲洗期间,需要时刻关注泵的管网温度,当管网温度升高后,需要开大旁路管线流量来降低第一泵/第二泵的热量。

在临时水泵运行配合系统冲洗期间, DWST就地仪表显示需要大于30 kpa,如果压力低于30 kpa,必须停运临时水泵,需要对DWST水箱进行充水,防止入口压力过低,导致泵损伤。

冲洗期间,需关注泵出口流量,防止泵超流量运行。

将本实用新型冲洗管网系统按如下方式投运:

第一步,完成此系统在线连接,将下游用户隔离阀门均关闭。

第二步,打开主动力支路/备用动力支路的第一水泵入口隔离阀/第二水泵入口隔离阀。

第三步,打开主动力支路/备用动力支路的第一水泵出口隔离阀/第二水泵出口隔离阀

第四步,打开主动力支路/备用动力支路的第一小流量循环管线调节阀/第二小流量循环管线调节阀,开度大约达45%。

第五步,启动第一泵/第二泵将水源运输至安全壳厂房,对非能动系统的装置进行冲洗。

第六步,如水泵出口管线温度过热,打开第一出口旁路隔离阀/第二出口旁路隔离阀,确保能够把水泵的热量带出。

第七步,根据需要,打开下游用户隔离阀,如第一隔离阀、第二隔离阀、第三隔离阀、第四隔离阀。将水运输至待冲洗管路,进行冲洗。

第八步,完成冲洗后,关闭下游用户隔离阀。

第九步,逐渐关闭第一/第二出口旁路阀,同时停运第一/第二泵。

图2还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冲洗管网系统另一实施方式下的系统结构框图。该系统还包括供水管路,所述母管还连接供水管路,用于提供水源给需求用户。所述供水管路包括多条连接需求用户的供水支路,每条供水支路上设有用水隔离阀。图中设置了8条支路,用以8厂房用户。在第七步时,可打开供水管路上的用水隔离阀,为终端用户供水。8厂房用户供水与非能动系统冲洗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厂房进行。根据需要,还可连接其他供水管路。

本实用新型一种冲洗管网系统,为非能动系统提供冲洗动力,同时根据冲洗要求提供不同流量的冲洗流体,还可为其他系统提供水源,包括用水、实现容器快速充水等。该系统对系统冲洗、水压试验、箱体和系统充水均有帮助,提高了调试效率,保证了系统清洁度和调试进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