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厌氧释磷高效去除污水中磷酸盐的反应装置及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8275933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无厌氧释磷高效去除污水中磷酸盐的反应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无厌氧释磷高效去除污水中 磷酸盐的反应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废水排放总量的增加及化肥、合成洗涤剂和农药的广泛使用,氮、磷已逐 渐上升为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由氮、磷污染物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一水华和赤潮等进 一步导致了水体质量的恶化,不仅影响了水体的使用功能,也危害了人体健康,同时增加了 给水处理的难度。藻类过度生长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典型特征,虽然氮和磷都有可能成为藻 类生长的限制因素,但是从藻类对氮、磷需要的关系看,对磷的需要更为迫切。如果水体缺 氮,可由水中固氮微生物如某些固氮细菌和蓝细菌补充。水体中只要有低浓度的磷0. 018 mg/L就能刺激藻类大量繁殖。当水体中总磷TP浓度低于0.1 mg/L时,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随TP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在大多数湖泊和水库中,磷是主要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控 制水体承受的磷负荷已成为控制富营养化的关键。因此,世界各国对磷的排放标准的规定 日趋严格,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19- 2002规定的磷含量,一级A标 准为:TP小于0.5mg/L,一级B标准为:TP小于lmg/L。由此可见,无论是已有污水厂还是新 建污水厂都面临着污水深度除磷的问题。
[0003] 目前,污水中除磷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吸附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法。物理吸 附法除磷是利用某些多孔或大比表面积的固体物质对水中磷酸根离子的亲和力来实现除 磷的过程,吸附法除磷在吸附剂抗干扰、溶解损失和再生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吸 附法通常用作辅助除磷手段,难以作为主要除磷手段而广泛应用。化学沉淀法除磷的基本 原理是通过投加金属盐化学药剂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物,然后通过固液分离将其从污水 中去除,其主要问题是药剂昂贵、运行费用较高、化学污泥产量较大、污泥处置较难等,在实 际运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强化生物除磷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中除磷技术,工艺 的研究与应用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普及,工艺类型不断 增加。总体而言,强化生物除磷处理成本较低,特别是对磷浓度较低的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 果。常用的强化除磷工艺有A/0工艺、A 2/0工艺、氧化沟工艺、UCT工艺等。但这些工艺存 在着工艺流程复杂、操作参数难以控制、剩余污泥难处置等缺点。
[0004] SBBR工艺兼具序批式工艺和生物膜法的优点,通过厌氧、缺氧、好氧等不同工序的 控制,在一个反应器内完成脱氮除磷的过程,实现污水处理一体化。其主要优点有,占地面 积小,处理效率高,处理能力大且运行稳定,剩余污泥量少等。但是,SBBR的填料选择和运 行模式控制是影响系统处理性能和日常运行成本的关键。填料是生物膜反应器的关键组成 部分,直接影响生物膜反应器的性能和处理效率。目前在SBBR中主要应用的填料有流动 式活性炭、聚丙烯悬浮球等、固定式陶粒、铁屑、软纤维、聚乙烯等。如国内专利CN1709810 选用铁屑作为填料,具有不堵塞,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但填料层不具有过滤作用。专利 CN101168461以不锈钢或滤布滤网平均孔径为10?200iim作为滤网的生物膜过滤器替代 传统的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形成的生物膜具有过滤性能,但是载体滤网孔径易堵塞,生物 膜更新缓慢,需要定期反冲洗,日常运行的维护管理较为复杂。在专利CN101863590A中,以 一种组合式缺氧/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动态膜除磷,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经生物强化活性 炭预涂的动态膜过滤出水,该工艺初期投资高,日常运行操作难度大。虽然生物强化活性炭 动态膜通量大、水力停留时间短,但工艺设计复杂。SBBR的运行模式决定着该系统对碳源 和动力消耗的需要量,常规的厌氧/好氧SBBR、和厌氧/缺氧/好氧SBBR对碳源的需要量 高,动力消耗高,仍然不能改变污水处理"以能耗能"这一事实。对于成功的生物除磷来说, 厌氧/好氧交替环境并不是必需的。因此,对于经典的除磷理论--厌氧释磷、好氧过量摄 取磷提出了质疑,从而,需要开发低碳耗、低能耗的SBBR除磷新工艺。
[0005] 综上所述,在SBBR中,填料的选择上存在着生物膜更新慢,不具有过滤性能,或虽 具有过滤性能,但是易堵塞,需要反冲洗等。而且,在污水生物法除磷工艺中,也存在工艺设 计复杂,维护管理难度大,碳源需要量大,能耗高等问题,影响了生物法除磷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上述现有污水中除磷处理技术存在的生物膜更新慢,不具有过滤性能,或虽 具有过滤性能,但是易堵塞,需要反冲洗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厌氧释磷高效去除污水 中磷酸盐的反应装置及处理方法。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无厌氧释磷高效去除污水中磷酸盐的反应装置,该装置设有反应器、D0探测仪、D0传 感器、曝气盘、流量计、水浴锅、循环泵、上部出水泵、鼓风机和控制系统; 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槽和挂设在反应槽内的生物膜组件,反应槽侧壁的上部连接有相 对设置的进水管和循环出水管,侧壁的底部连接有相对设置的循环进水管和底部出水管, 且进水管与底部出水管、循环进水管与循环出水管均相对设置在反应槽的两侧,循环进水 管与循环出水管于反应器外经导管连通,水浴锅和循环泵设置在循环进水管与循环出水管 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曝气盘设置在反应槽内的底部,且经导管与反应器外的鼓风机连接,鼓 风机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曝气盘与鼓风机之间的管路上,所述D0探测仪的 一端设置在反应槽内,另一端与D0传感器连接,D0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生物膜组件包括支撑板、上部出水管、集水筒和软性纤维,所述支撑板挂设在反 应槽侧壁的顶端,集水筒两端密封,且其上部设置的密封盖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上部出水管 经集水筒上部的密封盖插设在集水筒内并延伸至集水筒底部,上部出水管的顶端与上部出 水泵连接,集水筒侧壁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导管与底部出水管连通,集水筒的侧 壁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小孔,软性纤维的一端设置在过滤小孔内,另一端向集水筒外自由延 伸; 所述软性纤维采用混纺棉线或合成纤维,其直径为〇. ; 所述集水筒为有机玻璃或聚丙烯、聚乙烯塑料圆筒,壁厚3~8mm ; 所述过滤小孔直径为4~6mm,过滤小孔中心间距为20~30mm ; 所述过反应槽为方形或圆形,生物膜组件的体积占水槽有效体积的1/5 ; 所述出水口与集水筒底部的距离为1mm; 一种利用上述反应装置去除污水中磷酸盐的方法,控制系统通过DO探测仪和DO传感 器连续测定反应槽内的DO值,当DO值小于设定的低限DO值时启动曝气盘进行曝气,直至 DO值大于设定的低限DO值后停止曝气盘,同时启动循环泵使水通过循环进水管与循环出 水管在反应槽内循环,当DO值小于设定的低限DO值时停止循环泵,同时再次启动曝气盘进 行曝气,使反应槽内形成交替的好氧及缺氧环境,从而通过聚磷菌好氧吸磷和反硝化聚磷 菌缺氧摄取磷,实现污水中高效除磷。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无厌氧释磷高效去除污水中磷酸盐的反应装置及处理方法,生物膜载体 成本低,易附着微生物,可缩短启动周期;处理后水通过毛细管作用进入支撑筒内部,生物 膜组件具有过滤作用,无需设置沉淀池;智能化控制系统控制鼓风机交替启停,使反应器处 于交替的(好氧/缺氧) n环境,实现非传统无厌氧释磷的高效除磷;缺氧状态的反硝化除 磷,降低了碳源需要量;智能化控制系统实施的交替(好氧/缺氧广供氧策略,缩短了曝气 时间,减少了动力消耗,节约了能源;水力停留时间短,减小了反应器体积和占地面积,可降 低初期投资;用于实施本发明污水中除磷方法的智能化控制反应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自 动化控制;本发明减少了污水中除磷的动力消耗和碳源需要量,降低了初期投资,提高了处 理效率,从而提高了无厌氧释磷非传统高效污水中除磷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09] 图1本发明反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反应器结构平面图; 图3本发明反应器结构A-A剖视图; 图4本发明反应器结构B-B剖视图; 图5本发明生物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