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介质的微藻固定化降解废水中对二甲苯的处理方法_2

文档序号:9445878阅读:来源:国知局
微藻与真菌形成微 藻共生的球体。形成微藻共生球体的微藻,用简单的过滤方法进行微藻收获。
[0029] (6)固定化的微藻细胞用来降解废水中的对二甲苯。
[0030] 实施例3: (1)微藻的转接:从-70°C冰箱取出冻存微藻藻株并用接种环刮取少许到固体斜面平 板光照培养。
[0031]自养培养条件如下:溫度控制在45°c;光照培养氮源如甘氨酸、酵母提取物等初始 浓度4g/l,通入空气或空气与C〇2的混合气体,通气量300LA;C0 2浓度3%。培养过程中 采用200umol.m2.S1的日光照射,抑值控制在9 ;总培养时间200小时。
[0032] 异养培养条件如下:有机碳源如葡萄糖浓度20g/L;通入空气,通气量300LA; 培养过程中采用40umol.m2.S1的日光照射,抑值控制在5;总培养时间72小时。
[0033] (2)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将平板培养物接种至生物反应器培养,在异养培养基中 高密度培养;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摇瓶、通气瓶、光生物反应器、发酵罐和开放培养池。在上述 适宜条件培养,直到细胞对数生长期,细胞密度达到(106-1010W上)。
[0034] 自养培养条件如下:溫度控制在20°C;光照培养氮源如甘氨酸、酵母提取物等初 始浓度1g/l,通入空气或空气与C〇2的混合气体,通气量50LA;C0 2浓度0.9%。培养过程 中采用lOumol.m2.S1的日光照射,抑值控制在5 ;总培养时间50小时。
[0035] 异养培养条件如下:有机碳源如葡萄糖浓度0. 01g/L;通入空气,通气量100L/ h,优选150-250LA;培养过程中采用加mol.m2.S1的日光照射,抑值控制在5 ;总培养时 间视72小时。
[0036] (3)能成球的真菌的抱子的培养:从-70°C冰箱取出冻存真菌菌株并用接种环刮 取少许到固体平板培养4-7天,然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获得新鲜的真菌抱子。
[0037] (4)添加新鲜抱子悬浮液到微藻培养基中在微藻细胞培养到细胞对数生长期,细 胞密度达到(1〇6-1〇1°W上),向微藻的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数量的真菌抱子。
[0038] (5)真菌介导微藻细胞固定化:优化培养条件,致使直至所有微藻与真菌形成微 藻共生的球体。形成微藻共生球体的微藻,用简单的过滤方法进行微藻收获。
[0039] (6)固定化的微藻细胞用来降解废水中的对二甲苯。
[0040] 实施例4: (1)微藻的转接:从-7(TC冰箱取出冻存微藻藻株并用接种环刮取少许到固体斜面平 板光照培养。
[0041]自养培养条件如下:溫度控制在20°C;光照培养氮源如甘氨酸、酵母提取物等初始 浓度4g/l,通入空气或空气与C〇2的混合气体,通气量300LA;C02浓度3%。培养过程中 采用200umol.m2.S1的日光照射,抑值控制在5 ;总培养时间200小时。
[0042] 异养培养条件如下:有机碳源如葡萄糖浓度0.01g/L;通入空气,通气量400L/ h;培养过程中采用加mol.m2.S1的日光照射,抑值控制在5 ;总培养时间72小时。
[0043](2)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将平板培养物接种至生物反应器培养,在异养培养基中 高密度培养;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摇瓶、通气瓶、光生物反应器、发酵罐和开放培养池。在上述 适宜条件培养,直到细胞对数生长期,细胞密度达到(106-1010W上)。
[0044] 自养培养条件如下:溫度控制在20°C;光照培养氮源如甘氨酸、酵母提取物等初 始浓度15g/l,通入空气或空气与C〇2的混合气体,通气量300LA;C〇2浓度0. 9%。培养过 程中采用200umol. m2.S1的日光照射,抑值控制在8 ;总培养时间120小时。
[0045] 异养培养条件如下:有机碳源如葡萄糖浓度200g/L;通入空气,通气量400L/ h ;培养过程中采用40umol. m2.S1的日光照射,抑值控制在7. 0 ;总培养时间72小时。
[0046] (3)能成球的真菌的抱子的培养:从-70°C冰箱取出冻存真菌菌株并用接种环刮 取少许到固体平板培养4-7天,然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获得新鲜的真菌抱子。
[0047] (4)添加新鲜抱子悬浮液到微藻培养基中在微藻细胞培养到细胞对数生长期,细 胞密度达到(1〇6-1〇1°W上),向微藻的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数量的真菌抱子。
[0048] (5)真菌介导微藻细胞固定化:优化培养条件,致使直至所有微藻与真菌形成微 藻共生的球体。形成微藻共生球体的微藻,用简单的过滤方法进行微藻收获。
[0049] (6)固定化的微藻细胞用来降解废水中的对二甲苯。
[0050] 实施例5 : (1)微藻的转接:从-70°C冰箱取出冻存微藻藻株并用接种环刮取少许到固体斜面平 板光照培养。
[0051]自养培养条件如下:溫度控制在45°c;光照培养氮源如甘氨酸、酵母提取物等初始 浓度15g/l,通入空气或空气与C〇2的混合气体,通气量150LA;C02浓度2. 5%。培养过程 中采用200umol.m2.S1的日光照射,抑值控制在7 ;总培养时间50小时。
[0052] 异养培养条件如下:有机碳源如葡萄糖浓度200g/L;通入空气,通气量100L/ h ;培养过程中采用40umol. m2.S1的日光照射,抑值控制在5 ;总培养时间100小时。
[0053] (2)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将平板培养物接种至生物反应器培养,在异养培养基中 高密度培养;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摇瓶、通气瓶、光生物反应器、发酵罐和开放培养池。在上述 适宜条件培养,直到细胞对数生长期,细胞密度达到(1〇6-1〇1°W上)。
[0054] 自养培养条件如下:溫度控制在20°C;光照培养氮源如甘氨酸、酵母提取物等初 始浓度15g/l,通入空气或空气与C〇2的混合气体,通气量300LA;C02浓度0.9%。培养过 程中采用200umol.m2.S1的日光照射,抑值控制在9 ;总培养时间150小时。
[00巧]异养培养条件如下:有机碳源如葡萄糖浓度20g/L,;通入空气,通气量200LA;培养过程中采用40umol. m2.S1的日光照射,抑值控制在5 ;总培养时间120小时。
[0056] (3)能成球的真菌的抱子的培养:从-70°C冰箱取出冻存真菌菌株并用接种环刮 取少许到固体平板培养4-7天,然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获得新鲜的真菌抱子。
[0057] (4)添加新鲜抱子悬浮液到微藻培养基中在微藻细胞培养到细胞对数生长期,细 胞密度达到(1〇6-1〇1°W上),向微藻的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数量的真菌抱子。
[0058] (5)真菌介导微藻细胞固定化:优化培养条件,致使直至所有微藻与真菌形成微 藻共生的球体。形成微藻共生球体的微藻,用简单的过滤方法进行微藻收获。
[0059](6)固定化的微藻细胞用来降解废水中的对二甲苯。
[0060] 降解催化能力测试: 取一定浓度的的对二甲苯水溶液500mU将培养好的微藻lOOmL加入到该水溶液中。对 水溶液中对二甲苯浓度进行实时测定,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0061] 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W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 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运里列出的主题实施各种改 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 真菌介质的微藻固定化降解废水中对二甲苯的处理方法,包括采用微生物对水中的 二甲苯进行降解处理,其特征是:所述的微生物为微藻与真菌形成微藻共生的球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介质的微藻固定化降解废水中对二甲苯的处理方法,其 特征是:将所述的微藻在自养培养条件或异养培养条件下培养后转入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 养;将真菌孢子加入经过所述的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的微藻液中直至形成微藻与真菌共 生的球体。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介质的微藻固定化降解废水中对二甲苯的处理方法,其 特征是:所述的微藻包括小球藻属、简柱藻属、硅藻、菱形藻、裂壶藻、杜氏藻属、微绿球藻、 衣藻属、扁藻、空球藻属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微藻采用的培养基包括BG-Il培养基或 F/2培养基或walne培养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介质的微藻固定化降解废水中对二甲苯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真菌培养自能成球的真菌菌株的孢子;所述的成球的真菌菌株包括米根 酶、变色木耳、糙皮侧耳、羊肚菌、产黄青霉、双孢蘑菇、毛霉属、深黄被孢霉、海藻曲霉、里氏 木霉、黄孢平革菌其中的一种或几种。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介质的微藻固定化降解废水中对二甲苯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自养培养条件为:温度控制在20-45°C的范围内,光照培养氮源甘氨酸或 酵母提取物的初始浓度介于l_15g/L,通入空气或空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气量为 50-300L/h;二氧化碳浓度为0. 9-3% ;培养过程采用10-200umol.m2.s1的日光照射,pH控 制在5-9之间;总培养时间介于50-400小时。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介质的微藻固定化降解废水中对二甲苯的处理方法,其 特征是:所述的异养条件为:有机碳源葡萄糖为20g/L;通气量150-250LA,培养过程中pH 值为6至8,总培养时间为100-150小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真菌介质的微藻固定化降解废水中对二甲苯的处理方法,包括采用微生物对水中的二甲苯进行降解处理,其中:微生物为微藻与真菌形成微藻共生的球体。采用微藻与真菌形成共生球体,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廉、接触界面性能好,能有效的降解水中的二甲苯,且能避免化学试剂的使用,生态友好的优点。
【IPC分类】C02F3/34, C02F101/32
【公开号】CN105198095
【申请号】CN201510694267
【发明人】王亚宁, 吴凯强, 宋文东, 纪丽丽, 李世杰, 蔡璐, 姜维, 胡世伟, 郭健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