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集雨及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902615阅读:来源:国知局
加热框内的第二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二海绵块下方的第一弯曲板、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板下方的第六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六支撑杆下方的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的散热框、位于所述散热框下方的第七支撑杆、位于所述加热框下方的第五管道、位于所述加热框左侧的第三连接杆及位于所述加热框右侧的第八支架,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位于所述冷却箱内的第一冷却框、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框内的第一冷却管、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框下方的第八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八支撑杆下方的第二冷却框、收容于所述第二冷却框下方的第二冷却管、位于所述冷却箱下方的第六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六管道上的第四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集雨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收集箱上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中斗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集中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收集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收集箱与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有第一锯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集雨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收集箱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三角块与所述第三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三角块与所述第三收集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中斗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集中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四收集箱的下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四收集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三角块与所述第四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三收集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集雨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收集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端轴转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收集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收集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收集框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三三角块与所述第五收集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收集框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集雨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框上设有第一斜杆、第一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上方的第一竖杆、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方的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斜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框贯穿所述第一横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斗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与所述第一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倒流块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集雨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框上设有若干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集中斗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集中斗的下表面与所述沉淀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挡框的下表面呈倾斜状,所述挡框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三集中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框的内表面与所述沉淀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挡框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五通孔,所述第一支撑环的下表面与所述挡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斗的上端与所述沉淀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环的下表面与所述沉淀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环的上端与所述过滤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流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沉淀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表面与所述沉淀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外表面与所述收集环固定连接,所述挡环的上端与所述收集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表面与所述沉淀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下表面与所述收集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集雨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与所述沉淀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八过滤网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上设有位于其右侧的第一横杆、第五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下方的第二斜杆,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垫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设有第五凹槽、第一滚轮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第二锯齿,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竖杆轴转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集雨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框上设有第七通孔、第八通孔,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七通孔且与所述杀菌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收集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一水栗、第二阀门,所述第九过滤网的左表面与所述杀菌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玻璃罩的上表面与所述杀菌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轨道架的两端与所述杀菌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八通孔且与所述杀菌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集雨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左表面与所述杀菌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柱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四推动杆的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一通道内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柱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推动杆贯穿所述杀菌框的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推动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杀菌框内且顶靠在所述轨道架上,所述第十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杀菌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轨道架贯穿所述第十过滤网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集雨及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框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九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十通孔,所述第四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九通孔且与所述加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加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弯曲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面与所述加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十一通孔,所述散热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内设有加热棒,所述第七支撑杆的下端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五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十通孔且与所述加热框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二冷却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冷却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圆孔且与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集雨及净化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收集装置、第二收集装置、第一过滤装置、沉淀装置、旋转装置、杀菌装置、气缸装置、加热装置及冷却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收集箱、第一固定块、第一过滤网、第二收集箱、第一集中斗、第二过滤网、第一弹簧、第一支撑杆及第一支撑块,第一收集装置包括第三收集箱、第一三角块、第三过滤网、第二集中斗、第一管道、第四收集箱、第二三角块、第一支架、第二管道,第二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架、第一气缸、第一推动杆、第二推动杆、第五收集框、第三三角块、第一连接板及第二固定块。本发明将符合需要的雨水进行快速有效的收集,提高沉淀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体的净化效率。
【IPC分类】C02F9/10
【公开号】CN105668895
【申请号】CN201610131272
【发明人】张舒维
【申请人】张舒维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9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