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0299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回收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污水处理技术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将水中污染物进行富集后实现水体净化的一项技术,大型的污水处理项目一般都需要在专门的污水处理厂中完成。
[0003]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则形成了一种新的污染物,尽管目前已经大力推广污泥减量化处理,但是污泥量仍然很大,而且处理仍较困难。
[0004]目前污泥处理主要过程为泥水分离(压滤或离心等物理手段实现泥水分离)、填埋、堆肥或焚烧等。
[0005]其中,填埋多为将泥水分离后的污泥集中存放,使其中所含的有机物自然降解;而堆肥(泥水分离后的污泥)可以适当资源化利用污泥,但是,因为堆肥后成分复杂,甚至会滋生一些有害微生物,真正能够当作肥料使用的成分寥寥无几,大部分堆积物还需要消解后填埋;焚烧主要是通过高温燃烧除去泥水初步分离后污泥中的水分、可燃性物质,并最终进行填埋,其不能实现污泥中污染物分离的效果。
[0006]另外,填埋、堆肥手段的均是靠自然能力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其占地面积大,耗时长,而且污泥中无法降解的物质仍然集中存在,容易造成局部地区污染物富集,进而导致二次污染。
[0007]对于焚烧处理,是以高温煅烧的方式去除污泥中的水分、含碳物质以及挥发性物质,焚烧后的残留物仍然需要填埋;该操作无法回收填埋物中的有效成分,同时也存在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而且焚烧操作能耗大、成本高、不环保。
[0008]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污泥处理设备体积庞大,操作复杂,对于不同的污泥处理阶段,对应有不同的设备,没有实现一体化,非常不便整个污泥的集中处理。
[0009]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的装置,该装置一体设置,能够实现溶解反应、固液分离、干燥以及淋洗的操作,整个装置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可保证整个污泥的处理方法的顺利实现。
[001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的处理方法,所述的污泥的处理方法,依次进行了溶解、固液分离以及浓缩等操作,实现了污泥组份的分类收集效果;该方法所需处理周期短,占地面积小,能耗小,成本低,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001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I)、在待处理的污泥中加入重量不低于所述污泥10%的强酸或强碱溶液,搅拌反应,得到固液混合物;
[0015]2)、将所述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和固体部分;
[0016]3)、将所述滤液浓缩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体析出物;
[0017]4)、将所述固体析出物干燥后加水淋洗,分别得到回收溶液和固态不溶物;
[0018]5)、将所述固体部分调至pH为中性,压缩后填埋或焚烧;
[0019]其中,步骤5)与步骤3)、步骤4)没有先后次序。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污泥的处理方法,将污泥(一般为从污水处理厂排出,且经过初步脱水)与重量不低于所述污泥10%的强酸或强碱溶液混合后进行反应;该过程中,污泥中以亲水性物质吸附或细胞水形式存在水,通过加入强酸/强碱后,使污泥中大量可溶性物质溶解,大量的有机物碳化脱水,打破了污泥中物质的亲水性,使污泥中水分更容易分离,经过反应后,得到以糊状形式存在的固液混合物,该混合物经过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固体部分以不溶无机物的形式存在,基本不会含有可造成二次污染的有害物质存在,因此将其压缩会直接进行填埋或者焚烧,不会或者很少造成二次污染。对于得到的滤液,为了实现资源回收效果,将其进行浓缩和再次固液分离,进而得到含有极少量溶剂的固体析出物,该固体析出物经过干燥后加水淋洗,使得其中可溶于水的部分溶解,得到回收溶液,而不溶于水的部分则以固态不溶物形式存在。整个方法实现了污泥中所含污染物的分类回收效果,得到的回收溶液和固态不溶物进行深度处理后再次利用。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污泥处理方法,较传统的堆肥、焚烧等处理方式相比,其通过化学反应缩短了污染物的降解时间,使得大量的污染成分溶于强酸或强碱中,得到较少量的且基本不含有污染源的固体部分,减少了焚烧量以及填埋占地面积,避免了二次污染,同时也降低了能耗,成本低,环保;而且该方法实现了污泥中部分有效成分的回收效果,达到了资源合理分类利用的效果。
[0022]可选的,在步骤I)中:
[0023]所述强酸或强碱溶液为浓硫酸、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
[0024]可选的,在步骤2)中和步骤3中:
[0025]所述固液分离具体为过滤。
[0026]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反应器、滤液浓缩器和淋洗分离器;
[0027]所述污泥反应器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另一端为锥形端,且所述锥形端设置有滤液出口,所述滤液出口上设置有滤网;
[0028]所述污泥反应器内设置有搅拌反应器,所述搅拌反应器固定在所述开口上,且所述搅拌反应器的侧壁以及底壁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搅拌反应器上设置有反应器盖,所述反应器盖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气孔;
[0029]所述污泥反应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滤液浓缩器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滤液浓缩器的顶部开口端连接;
[0030]所述滤液浓缩器的内部吊设有能够沿从所述污泥反应器到所述滤液浓缩器的方向运动的过滤板,且所述滤液浓缩器的侧壁上设置有热风进口 ;
[0031]所述淋洗分离器设置在所述滤液浓缩器的侧部,且所述淋洗分离器和所述滤液浓缩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一个供所述过滤板从所述滤液浓缩器进入所述淋洗分离器的第一通道;所述淋洗分离器的顶部设置有水喷头。
[0032]可选的,所述搅拌反应器的外壁与所述污泥反应器的内壁存在间隙,且所述搅拌反应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层滤布。
[0033]可选的,所述反应器盖与所述搅拌反应器密封连接。
[0034]可选的,所述出气孔连接有气体回收设备。
[0035]可选的,所述污泥反应器的开口上还设置有一个密封盖,且所述污泥反应器的侧壁上设置有抽气孔。
[0036]可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滤网的滤径。
[0037]可选的,所述淋洗分离器中,与所述第一通道相对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通道平齐的第二通道。
[0038]可选的,所述过滤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牵拉索,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牵拉索;所述第一牵拉索穿过所述滤液浓缩器的侧壁,并延伸到滤液浓缩器外部,所述第二牵拉索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
[0039]可选的,所述反应器盖上设置有搅拌臂,所述搅拌臂伸入到所述搅拌反应器的内部。
[0040]可选的,所述污泥反应器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层再滤布,所述再滤布的边缘与所述污泥反应器的内壁相贴合,且所述再滤布处在所述搅拌反应器与所述滤液出口之间。
[00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42](I)、增设了化学处理操作,使得污泥中大量的可溶性成分以及以亲水性物质吸附或细胞水形式存在水分离,处理周期短,且分离效果理想。
[0043](2)、得到的固体部分中基本不含有可造成再次污染的污染源,而且固体部分的量较低,进而降低了焚烧的能耗以及填埋的占地面积。
[0044](3)、最终产物中得到了回收溶液和固态不溶物,通过深度加工后可实现资源的分类回收效果。
[0045](4)、实现污水处理方法的装置为一体设置,其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可以保证污水处理过程全套流程的顺利实现。
【附图说明】
[004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4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8]附图标记:
[0049]101-污泥反应器;102_滤液浓缩器;103_淋洗分离器;104_锥形端;105_滤网;106-搅拌反应器;107_通孔;108_反应器盖;109_进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