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3464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汇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油田污水处理中的汇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油田所用的沉降罐收油装置均为固定收油,沉降罐上部安装固定收油槽,当沉降罐内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即上端的油面达到或超过收油槽高度时,油从罐上部的收油槽中经过汇油管流至收油管道中,再经收油泵输至站内脱水系统进一步处理。目前这种收油装置通常只采用一个收油罐连接一个回油管,收油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油田收油装置收油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汇油装置,该汇油装置采用多边形汇管,使用灵活,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任意组装,收油效率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汇油装置,包括至少两根回流管,回流管的下端与收油管道相连,所述的回流管顶端连接有汇油管,所述的汇油管形状为多边形,且其各边上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收油支臂,所述的汇油管内部固定有若干竖直的隔断盲板,隔断盲板将汇油管分隔为互不相通的区间,且每个区间对应至少一个回流管。
[000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汇油管为多边形,各边上均连接有收油支臂,收油支臂端部连接有收油罐及浮子,收油支臂可绕汇油管旋转,使收油罐可随液面变化而上下浮动,从而随时进行收油。汇油管内部由隔断盲板分隔成不同的区间,每个区间分别对应一根或多根回流管,使汇油管内的污油可快速流入回流管内。该汇油装置可根据现场情况任意组装,使用灵活,并且可以对应多个收油罐,收油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08]图中1-收油支臂,2-转轴,3-汇油管,4-回流管,5-隔断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由图1、图2所示,一种汇油装置,包括至少两根回流管4,每根回流管4的下端均与收油管道相连,最终将污油排至储油罐内。所述的回流管4顶端连接有汇油管3,所述的汇油管3形状为多边形,多边形的各边通过弯头相连,并且各边内部相通。汇油管3的各边上均通过转轴2连接有收油支臂1,收油支臂I端部连接有收油罐,收油支臂I可绕转轴2旋转,使得收油罐可随液面变化而上下浮动,保证随时收油。所述的汇油管3内部固定有若干竖直的隔断盲板5,隔断盲板5将汇油管3分隔为互不相通的区间,且每个区间对应至少一个回流管4,这样可以使汇油管3内的污油快速的流入回流管4。该汇油装置可根据现场情况任意组装,使用灵活,并且可以对应多个收油罐,收油效率高。
【主权项】
1.一种汇油装置,包括至少两根回流管(4),回流管(4)的下端与收油管道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管(4)顶端连接有汇油管(3),所述的汇油管(3)形状为多边形,且其各边上均通过转轴(2)连接有收油支臂(I ),所述的汇油管(3)内部固定有若干竖直的隔断盲板(5),隔断盲板(5)将汇油管(3)分隔为互不相通的区间,且每个区间对应至少一个回流管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汇油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油田收油装置收油效率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管(4)顶端连接有汇油管(3),所述的汇油管(3)形状为多边形,且其各边上均通过转轴(2)连接有收油支臂(1),所述的汇油管(3)内部固定有若干竖直的隔断盲板(5),隔断盲板(5)将汇油管(3)分隔为互不相通的区间,且每个区间对应至少一个回流管(4)。该汇油装置采用多边形汇管,使用灵活,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任意组装,收油效率高。
【IPC分类】C02F1-40
【公开号】CN204342477
【申请号】CN201420818823
【发明人】李 远, 李康, 刘连刚
【申请人】大庆联润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