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6187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塔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塔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于水资源的短缺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中水开发与回用技术在水处理。技术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中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中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中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0003]但目前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空气中氧的利用率较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氧气利用率高的塔式污水处理
目.ο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式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塔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塔体、进水管、排污管、曝气管、筛孔板、高分子填料、出水管、风机以及三角堰,所进水管和排污管均设在所述塔体底部,所述曝气管设在塔体内并位于进水管上方,所述塔体内壁设有固定环,所述筛孔板栓接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筛孔板位于所述曝气管上方,所述高分子填料放置在所述筛孔板上,所述三角堰和出水管均设在塔体的顶部,且所述三角堰与塔体形成蓄水槽,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蓄水槽连通,所述塔体顶部还设有风机槽,所述风机槽位于所述三角堰上方,所述风机固定在风机槽内,所述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气管连接,所述曝气管包括主管和至少两根支管,所述至少两根支管分别固定在所述主管的两侧,所述主管的管径大于支管的管径,每一支管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若干气孔对称分布在每一支管的两侧,同侧之间的气孔之间间距相等。
[0006]进一步的,所述筛孔板的孔径为4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塔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直爬梯和走道板,所述直爬梯设在塔体外壁,所述走道板设在塔体顶部且位于风机槽上方,所述走道板与所述直爬梯对应配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塔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检修孔,所述检修孔设在塔体底部,且位于所述筛孔板下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气孔的直径为2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同侧之间的气孔之间间距为50mm。
[0011]本实用新型塔式污水处理装置将污水排入塔底,在塔底底部利用重力进行初步沉淀;将风机空气排入塔体底部污水进行初次溶氧,之后气水混合物升流在筛孔板的作用下污水进行二次溶氧,二次溶氧后剩余空气再在高分子填料内进行反复切割混流,使其污水进行三次溶氧,多次溶氧后的空气只剩余少量的氧气未被溶进污水中,多次溶氧使其空气的利用率达80%以上;溶氧量增加,促进药剂与污水充分反应,从而节约成本,同时设有检修孔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塔式污水处理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塔式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3是曝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塔式污水处理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塔体1、进水管31、排污管32、曝气管2、筛孔板5、高分子填料6、出水管33、风机8、三角堰7、直爬梯92和走道板91。所进水管31和排污管32均设在所述塔体I底部,上时间使用后可通过排污管32将塔体I底部的泥沙排出。所述曝气管2设在塔体I内并位于进水管31上方,所述塔体I内壁设有固定环12,所述筛孔板5栓接在所述固定环12上,在检修时,便于更换或维护,所述筛孔板5位于所述曝气管2上方。所述高分子填料6放置在所述筛孔板5上,所述筛孔板5的孔径为4mm,确保污水和空气能有效通过。所述三角堰7和出水管33均设在塔体I的顶部,且所述三角堰7与塔体I形成蓄水槽,所述出水管33与所述蓄水槽连通,三角堰7可对处理过后的污水进行泥水分离。所述塔体I顶部还设有风机槽81,所述风机槽81位于所述三角堰7上方,所述风机8固定在风机槽81内,所述风机8通过管道82与所述曝气管2连接。所述塔体I的上还设有检修孔11,所述检修孔11设在塔体I底部,且位于所述筛孔板5下方,便于维修人员对曝气管2等进行检修。所述直爬梯92设在塔体I外壁,所述走道板91设在塔体I顶部且位于风机槽81上方,所述走道板91与所述直爬梯92对应配合,便于观察塔体I内是否运行正常等。
[0018]请参考图3,所述曝气管2包括主管21和六根支管22,所述六根支管22两两对称固定在所述主管21的两侧,使其支管22在污水处理池中分布均匀,从而使含从支管22中排除的空气分布均匀,所述主管21上设有与风机8的接口 211。所述主管21的管径大于支管22的管径,确保气流量充足。每一支管22开设有若干气孔221 (如图4所示),所述若干气孔221对称分布在每一支管22的两侧,同侧之间的气孔221之间间距相等,所述同侧之间的气孔221之间间距为50mm,进一步的均匀分布空气。所述气孔221的直径为2mm,确保释放出来的空气泡较小,便于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支管22的数量可以是两根或者更多,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
[0019]曝气管2与风机8连接,使其将空气排入塔体I内,并与污水进行初次溶氧,之后气水混合物升流在筛孔板5的作用下污水进行二次溶氧,二次溶氧后剩余空气再在高分子填料6内进行反复切割混流,使其污水进行三次溶氧,多次溶氧后的空气只剩余少量的氧气未被溶进污水中,多次溶氧使其空气的利用率达80%以上,从而节约成本。
[002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塔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塔体、进水管、排污管、曝气管、筛孔板、高分子填料、出水管、风机以及三角堰,所进水管和排污管均设在所述塔体底部,所述曝气管设在塔体内并位于进水管上方,所述塔体内壁设有固定环,所述筛孔板栓接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筛孔板位于所述曝气管上方,所述高分子填料放置在所述筛孔板上,所述三角堰和出水管均设在塔体的顶部,且所述三角堰与塔体形成蓄水槽,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蓄水槽连通,所述塔体顶部还设有风机槽,所述风机槽位于所述三角堰上方,所述风机固定在风机槽内,所述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气管连接,所述曝气管包括主管和至少两根支管,所述至少两根支管分别固定在所述主管的两侧,所述主管的管径大于支管的管径,每一支管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若干气孔对称分布在每一支管的两侧,同侧之间的气孔之间间距相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板的孔径为4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直爬梯和走道板,所述直爬梯设在塔体外壁,所述走道板设在塔体顶部且位于风机槽上方,所述走道板与所述直爬梯对应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检修孔,所述检修孔设在塔体底部,且位于所述筛孔板下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的直径为2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侧之间的气孔之间间距为50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式污水处理装置。塔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塔体、进水管、排污管、曝气管、筛孔板、高分子填料、出水管、风机以及三角堰,所进水管和排污管均设在塔体底部,曝气管设在塔体内并位于进水管上方,塔体内壁设有固定环,筛孔板栓接在固定环上,筛孔板位于曝气管上方,高分子填料放置在筛孔板上,三角堰和出水管均设在塔体的顶部,且三角堰与塔体形成蓄水槽,出水管与蓄水槽连通,塔体顶部还设有风机槽,风机槽位于三角堰上方,风机固定在风机槽内,风机通过管道与曝气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塔式污水处理装置成本低,溶氧率高。
【IPC分类】C02F9/04
【公开号】CN204714634
【申请号】CN201520412291
【发明人】吴勇章, 张胜君
【申请人】重庆益凡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