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343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收到液态污泥后,输送装置101可以如沿箭头指示的方向通过双线表示的管道将液态污泥输送到调质装置或二次调质装置104中。在调质装置104中将调质剂与污泥进行混合,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其中,调质剂可以预先放置到调质装置104中,也可以在污泥进入调质装置104同时或之后投放。例如,将污泥输送到作为调质装置104的混合器中并随后添加无机调质剂,而这种无机调质剂有利于对污泥进行机械脱水。
[0040]经调质后的污泥经过管道输送到位于调质装置下游的脱水装置105,在脱水装置105中对调质的污泥进行过滤,以分离出大量的水并形成固态的污泥或脱水的污泥。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例如采用加压与过滤的方法将污泥中的水分离出,通常利用板框压滤机使调质的污泥脱水,由此可以获得含水率为大约40-60%的污泥,而所得到的污泥基本上为饼状或块状,也即成形的块状体。
[0041]经过脱水的块状污泥通过传送装置如管道、漏斗或传送带等被输送到下游的干化机107。在干化机107中,块状污泥通过翻动装置的翻动、剪切和破碎以及与干燥气体的充分接触而得以干燥,最终成为含水率40%以下的粉粒状的污泥。经干燥后的污泥通过设置在干化机的出料口 9排出。经过干燥处理的这种污泥在填埋之后不会出现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而且如果用于育肥、制成建筑材料等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0042]为了更好地发挥干化机的作用,也可以在脱水装置105的下游设置破碎装置。经脱水后的块状污泥由传送装置输送到破碎装置106。破碎装置106将来自上游的脱水装置的块状污泥破碎成小块体或碎块,以利于干燥。由于脱水后的块状污泥的块体尺寸不均匀,因而在干燥过程中不同尺寸的块状污泥可能导致各个块体的干燥程度不同。尽管现有的破碎装置也可以对块状污泥进行破碎,但因污泥的脱水不充分,导致污泥的含水率较高,所以这种破碎装置不仅不能获得粒径大致均匀的小块体,而且也难以避免经破碎后的小块体或团块再次粘结成团。在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装置I中所采用了破碎装置可以有效地消除上述缺陷,即可以将块状污泥破碎成尺寸大小接近的碎块。本实用新型的破碎装置包括控料部件和破碎组件,其中,通过控料部件调整并控制进入破碎装置的污泥的速度,使得破碎组件可以预定的速度对块状污泥进行破碎,从而获得所希望的尺寸大致均匀的污泥的小块体或碎块。
[0043]如图1所示,在污泥干化装置I中除了上述装置外还设置有前置调质装置102和浓缩装置103。输送装置101可以将所接收的污泥如沿箭头指示的方向通过双线表示的管道将污泥输送到附图左侧的前置调质装置(或一次调质装置)102。在前置调质装置102中通过有机调质剂与液态污泥进行混合使污泥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以提高污泥的沉降性。将经前置调质后的污泥通过管道输送到前置调质装置下游的浓缩装置103,在浓缩装置中,通过沉降方式将污泥絮凝体与水分离,从而将浓缩后的液态污泥输送到下游的调质装置。浓缩装置也可以是重力浓缩机、离心浓缩机或带式浓缩机等形式的装置。调质装置(或二次调质装置)104随后将浓缩的污泥按照上面提到的次序在各个装置中实施后续的污泥处理过程。
[0044]在图2和3中分别以纵向和横向剖开的形式示出了图1所示的污泥干化装置I中的干化机107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干化机107是一种单体形式的底部干燥式污泥干化机,且包括第一干燥室6a、第二干燥室6b以及将第一干燥室6a和第二干燥室6b分开的分隔壁4。在分隔壁4上形成有连通第一干燥室6a和第二干燥室6b的连通口 5,以使干燥气体经过连通口 5进入第一干燥室6a内并对其中的污泥进行干燥。
[0045]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干燥式污泥干化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而图3是图1中污泥干化机的横向剖视图,其中示意性地表示了一种单体形式的污泥干化机。底部干燥式污泥干化机107包括壳体,且壳体包括上壳体2、下壳体4a和上盖(或盖)3。上壳体2的底部用作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干燥室6a和第二干燥室6b的分隔壁4。其中,上壳体2与上盖3构成第一干燥室6a,而下壳体4a与上壳体2的底部即分隔壁构成第二干燥室6bο在分隔壁4上形成用于连通第一干燥室6a和第二干燥室6b的连通口 5,以使干燥气体能够从第二干燥室6b进入到第一干燥室6a中。如图所示,尽管第一干燥室6a和第二干燥室6b是上下布置的,但也可以有其它布置形式。然而,壳体可以由多个部件或多种方式构造而成,例如,图示出的上壳体2的侧壁与分隔壁4可以分开制造,其中,可以将板状部件用作分隔板以替代分隔壁并将分隔板安装在侧壁上,且也可以将侧壁、分隔板和下壳体4a组装在一起。另外,还可以将下壳体4a与分隔壁4 一体形成,并取消下壳体的底部,将下壳体4a设置在地面B上等等。壳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的,但也可以是正方形、多边形、椭圆形或其它形状。
[0046]如图所示,在壳体的上盖3上分别设有用于使待干燥或要干燥的污泥进入第一干燥室的进料口 8和用于排出干燥污泥后的尾气或干燥气体的排气口 10,而在远离进料口 8的分隔壁4附近的上壳体2的端壁上设有用于干燥后的污泥的出料口 9。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将用于第一干燥室的进料口 8和排气口 10设置在上壳体2和上盖3的其中一个上的任意位置,也即第一干燥室6a的上部分的任意位置。同样,出料口 9可以设置在上壳体2的包括侧壁和端壁的周向壁的任意位置,也即第一干燥室6a的周向壁的任意位置。
[0047]图4示出了图1的污泥干化机的内部构造。在第一干燥室6a的底部即分隔壁4上形成两排连通口 5且在每排中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连通口 5,但在其中一排的多个连通口的每个连通口上方设有桥形件401。除了图示出的矩形,连通口 5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例如梯形、长方形、三角形、拱形、圆形等等。每个连通口 5的长度方向X与壳体的纵向方向G交叉,优选相互垂直,因此,每一排的多个连通口 5与壳体的纵向方向G交叉或大致平行。
[0048]在第一干燥室内沿壳体的纵向方向G平行设置两个用于翻动污泥的翻动装置7a、7bο由于两个翻动装置7a、7b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构造,因此,仅对其中一个翻动装置如翻动装置7a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2-4翻动装置7a具有转动轴701a和固定在转动轴701a上用于翻动污泥的翻动组件702a。翻动组件702a包括有四个叶片或棘齿703a,且每个叶片或棘齿703a从转动轴701a径向地向外延伸。然而,每个翻动组件702a的多个叶片或棘齿703a从转动轴701a延伸出的长度可以彼此不相同,而且多个翻动组件702a中的至少一个翻动组件可以有长度较长的叶片或棘齿,而其它翻动组件可以有长度较短的叶片或棘齿。优选地,在转动轴701a上的多个翻动组件702a的每个翻动组件分别与多个连通口 5中的每个连通口彼此对应,且通常翻动组件上的叶片或棘齿703a的顶端面对连通口 5,且叶片或棘齿703a的长度构形成使它的前端或顶端可以刮除连通口内或附近的污泥,以便第二干燥室6b内的干燥气体可以顺畅地通过连通口 5进入第一干燥室6a。
[0049]虽然干燥气体(如箭头所示)通过分隔壁4上的连通口 5从第二干燥室6b进入第一干燥室6a,并在与污泥相互作用后由排气口 10排出,以增加干燥气体与污泥接触的机会。然而,当待干燥的污泥经过进料口 8投放到第一干燥室6a内并堆放在分隔壁4上之后,随着翻动装置7a、7b的翻动组件702a、702b的翻动以及干燥气体的作用,一部分污泥会通过连通口 5从第一干燥室6a掉落或泄漏到第二干燥室6b中。为了减少污泥的泄漏,将桥形件401设置在连通口 5的上方,以便利用桥形件401来阻挡污泥经过连通口向第二干燥室6b的泄漏。如图所示,在另一排的多个连通口的每一个上方设有桥形件401。桥形件401设置成在连通口的长度方向X上跨过连通口 5,并与连通口 5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桥形件401的长度比连通口 5的长度长,从而桥形件401可以像桥一样在连通口 5的长度方向上跨置在连通口 5的上方,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连通口的端边缘附近的分隔壁4上。由于桥形件401的中间段位于连通口 5的上方,从而在桥形件401与分隔壁4之间形成侧开口 402,且可以在桥形件401的一侧形成侧开口 402或在其每一侧形成一个侧开口 402。因此,侧开口 402的开口方向与转动轴的轴向方向或壳体的纵向方向G大致平行。连通口5的上方的桥形件401有利于减少污泥从第一干燥室6a掉落或泄漏到第二干燥室6b,但堆积在侧开口附近的污泥也干扰了干燥气体从第二干燥室6b进入到第一干燥室6a内。为了促进干燥气体的流动,翻动装置7b的翻动组件702b的每个构形成它的叶片或棘齿703b的前端或者前端的侧边缘可以刮除桥形件401的侧开口 402附近的污泥。可以根据分隔壁4上每排中的多个连通口或桥形件的彼此间隔距离来确定翻动装置7a、7b的翻动组件702a、702b在转动轴701a、701b上的间隔,以便在转动轴转动时每个连通口或桥形件附近污泥可以由翻动组件的叶片或棘齿的前端刮除。总之,连通口或桥形件在分隔壁上的位置与翻动组件在转动轴上的位置相关联,但翻动组件702a、702b的数量与连通口 5或其上的桥形件401的数量不必--对应。
[0050]如图3所示,位于第一干燥室6a和第二干燥室6b之间的分隔壁4具有下凹的上表面。在横截于壳体的纵向方向G的方向上看,分隔壁4的上表面具有下凹的形状,也即下凹的表面的曲线段从第一干燥室6a朝第二干燥室6b向下突出,或者说,第一干燥室6a具有内凹的底部。因此,分隔壁在壳体的纵向方向G显示为下凹区域。如图所示,曲面的分隔壁4面向两个翻动装置7a、7b的每一个翻动装置的区域是下凹的,优选地每个下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