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79591阅读:来源:国知局
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离装置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离装置,包括:外壳I和生物过滤部2 ;外壳I为上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外壳I的下部设置有出泥口 3以及位于出泥口 3上方的泥水输入管4 ;外壳I的开口端设置有生物过滤部2,生物过滤部2用于过滤泥水中的污泥。
[0038]其中,外壳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球体或者正方体等等。
[0039]外壳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塑料或者金属等等。
[0040]生物过滤部的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包括壳体和铁丝网,铁丝网上附有生物膜。又例如:生物过滤部包括壳体和过滤布,过滤布用来过滤泥水。
[0041]泥水输入管4的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泥水输入管4的出口端与进口端垂直,且出口端朝向出泥口 3方向。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沉淀性好的污泥迅速从出泥口 3排出,减少分离时间。
[0042]本实施例提供的分离装置,当需要进行泥水分离时,使用者将生化过的泥水从泥水输入管4输入进分离装置的外壳I内,泥水中沉将性好的污泥向下沉淀从出泥口 3排出,泥水中沉降性差的污泥在从泥水输入管4进入的污泥的推力作用下,向上流动至生物过滤部2内,由生物过滤部2进行再次分离。
[0043]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分离装置对泥水进行了两次分离,即第一次利用重力分离出泥水中沉降性的污泥,第二次利用生物过滤部2对沉降性差的污泥进行再次分离,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分离装置分离比较彻底,分离效果好。
[0044]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外壳I内,位于生物过滤部2和泥水输入管4之间,设置有排泥桶5,且排泥桶5与外壳I之间具有间隙;排泥桶5的开口朝向生物过滤部2 ;外壳I上设置有进气管6和排泥管7 ;进气管6的一端与排泥桶5的上端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气栗连通;排泥管7的一端与排泥桶5的下端连通,另一端用于排出排泥桶5内的污泥。
[0045]当需要进行泥水分离时,使用者将好氧生化过的泥水从泥水输入管4输入进外壳I内,沉降性好的污泥从出泥口 3排出,沉降性差的污泥流动至生物过滤部2内,生物过滤部2将沉降性差的污泥分离出并将其留置在生物过滤部2内。当生物过滤部2内的污泥达到一定程度时,使用者打开外部气栗进行曝气,外部空气从进气管6流经排泥桶5吹入至生物过滤部2内,生物过滤部2内的污泥落入至排泥桶5内,再经排泥管7流出,最后关闭外部气栗,完成曝气。
[0046]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排泥桶5、进气管6和排泥管7对生物过滤部2内的污泥进行处理并将其排出,避免生物过滤部2内积累过多污泥,从而提高了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另夕卜,排泥桶5、进气管6和排泥管7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4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装置的进气管和排泥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进气管6包括第一连接管61、进气外盘管62和多个进气支管63 ;进气外盘管62呈环形,并套设在外壳I上;第一连接管61 —端与进气外盘管62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气栗连通;每个进气支管63的一端与排泥桶5连通,另一端与进气外盘管62连通;多个进气支管63,以排泥桶5为圆心,依次间隔地围设在排泥桶5外。
[0048]当生物过滤部2内的污泥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使用者打开外部气栗进行曝气,空气从第一连接管61依次流经进气外盘管62、多个进气支管63和排泥桶5,进而吹入至生物过滤部2内。生物过滤部2的污泥落入至排泥桶5,并从排泥管7流出。
[0049]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连接管61、进气外盘管62和多个进气支管63的形式将外部空气输入至排泥桶5内,多个进气支管63增加了空气流入的途径,缩短了曝气时间,提高了分离效率。另外,进气外盘管62和多个进气支管63与排泥桶5连接,可以起到固定排泥桶5的作用。
[005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装置的排泥管和排泥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排泥管7包括第二连接管71、排泥外盘管72和多个排泥支管73 ;排泥外盘管72呈环形,并套设在外壳I上;第二连接管71的一端与排泥外盘管72连通;每个排泥支管73的一端与排泥桶5连通,另一端与排泥外盘管72连通;多个排泥支管73,以排泥桶5为圆心,依次间隔地围设在排泥桶5外。
[0051]当空气从进气管6吹入至生物过滤部2后,生物过滤部2内的污泥落入至排泥桶5内,再从排泥桶5流经多个排泥支管73和排泥外盘管72,最后从第二连接管71流出。
[0052]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二连接管71、排泥外盘管72和多个排泥支管73的结构将排泥桶5内的污泥排出,多个排泥支管73可以增加污泥流出的途径,缩短污泥排出时间,提高分离效率。
[0053]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分离装置还包括清水筒8 ;清水筒8设置在生物过滤部2远离外壳I的一端,用于收集经生物过滤部2过滤后的清水;清水筒8上设置有排水管9,排水管9用于排放清水筒8内的清水。
[0054]其中,清水筒8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长方体或者圆柱状等等。
[0055]当生物过滤部2对沉降性差的污泥进行过滤时,生物过滤部2将泥水分离成污泥和清水,其中,污泥留置在生物过滤部2内,清水在泥水输入管4输入的泥水的推力作用下流至清水筒8内,并从排水管9排出。
[0056]本实施例中,在分离装置中增加清水筒8的结构,可以将分离出的清水集中从清水筒8内流出,便于收集清水。
[0057]图2为图1所示的分离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离装置的挡板的放大图。如图2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生物过滤部2包括过滤壳21和生物填料22 ;过滤壳2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过滤壳21的一端与外壳I的开口端连通;过滤壳21的两个开口端均设置有挡板23,每个挡板23上均设置有多个过滤孔24 ;两个挡板23与过滤壳21围成了用于容纳生物填料22的容纳空间。
[0058]其中,过滤壳21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金属或者透明材质等等。较佳地,采用透明材质,例如:钢化玻璃、亚克力等等。
[0059]过滤孔24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圆形或者方形等等。较佳地,过滤孔为5_15mm的圆孔,且挡板开孔率为5% -30%。
[0060]在本实施例中,生物填料22可以采用表面生长有生物膜的拉西环填料。当沉降性差的污泥通过过滤孔24流入生物过滤部2后,拉西环填料将泥水进一步分离,分离出的污泥留置在生物过滤部2内,分离后的清水从过滤孔24进入至清水筒8,最后由排水管9排出。
[0061 ] 本实施例中,拉西环填料开孔率高,空隙大,通量大,其表面可以与泥水充分接触,提高分离效果。另外,拉西环填料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可以对污水进行进一步降解,提高污水生物降解效果10%左右。
[0062]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外壳I包括分离筒11和连接筒
12;分离筒11包括第一筒体111和第二筒体112,第一筒体111和第二筒体112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第一筒体111的一端开口为出泥口 3 ;第一筒体111,朝靠近排泥口的方向,呈减缩状;第一筒体111的另一端开口与第二筒体112连通;第二筒体112,朝远离第一筒体111的方向,呈渐缩状;连接筒1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连接筒12的一端与第二筒体112远离第一筒体111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生物过滤部2连通;排泥桶5设置在连接筒12内,进气管6和排泥管7设置在连接筒12上,泥水输入管4设置在第一筒体111上。
[0063]其中,连接筒12与分离筒11的连接方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