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693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氧化碳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固定装置。
技术背景地球上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中,以二氧化碳约占总效应气体的三分之二为最多, 现今二氧化碳的含量已较工业革命前高出约三分之一,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 至工业革命前两倍,全球平均温度会上升,海平面因此升高,但气温改变并非均匀 分布,洪水、干旱、飓风等极端气候可能更频繁,而火灾、传染性疾病或病虫害的 流行、农业生产周期破坏、海水上升改变动植物栖地、生态环境,甚至整个社会结 构都可能因而改变,因此,必须要立即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为了主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业者改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做改良,关于此 方面的技术文献,可参考下揭专利文献l中国台湾专利公告00464755号「再生式二 氧化碳分离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分离系统」所示,为一种再生式二氧化碳分离装置,其 特征为具备可以旋转的转子;被保持在上述转子内,在比规定温度低的温度中, 吸收二氧化碳,而在比规定温度高的温度中,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放出之吸收分离 剂;在相对于上述转子之上述旋转的中心轴大致呈平行的方向,使第1气体流过上 述转子中的第1气体流路;在相对于上述转子之上述旋转的中心轴大致呈平行的方 向,使第2气体流过上述转子中的第2气体流路;以及使上述第1气体和上述第2 气体不会互相混含而呈气密状态的密封机构;并且, 一边使在上述第1气体流路中的温度比上述规定温度低, 一边使在上述第2气体流路中的温度比上述规定温度高, 而由使上述转子旋转,将上述第1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吸收至上述吸收分离剂 中,且将上述吸收分离剂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放出至上述第2气体中。前述专利文献1的问题点在于,其是使用固体的吸附剂,做为减少二氧化碳的 手段,二氧化碳的减少量有限,不能将二氧化碳完全的消耗吸附,还需要在较高的 温度下,反应才能充分发挥,对能源的利用较不经济,且当温度下降或是提高,会 使整体效率变差,而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影响吸附剂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在 二氧化碳体积百分含量比较高的条件下,吸附剂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较快,在二氧 化碳体积百分含量比较低的条件下,吸附剂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较慢,在废气不断的排放情形下,较难稳定的维持减少二氧化碳的量,需要装置其它装置。有鉴于此,如何有效、快速、稳定,而不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反应,便能 将二氧化碳完全消耗,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进的目的。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结合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物质,让含有二 氧化碳的废气大量固定后,将其一起排出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包括一底部为倒斜锥状的中空本体(l),该本体(1)底部设有一能将反应物(5)完全化 学反应后之生成物(6)排出的排放口 (13);一与本体(l)连接,并能将反应物(5)导入本体(1)内的入水管(10);一与本体(l)连接,并能将氧气/臭氧混合气体(7)导入本体(l)内的第一进气管 (11);一与本体(l)连接,并能将废气(8)导入本体(1)内的第二进气管(12);及一设置于本体(l)顶部内,并能控制本体(1)内压力大小的活塞(2),该活塞(2) 底侧面设有一高压放电装置(3)。根据上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所述入水管(10)设有一具有止回功能的逆止阀 (14)。根据上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所述第一进气管(ll)设有一具有止回功能的逆 止阀(14)。根据上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进气管(12)设有一具有止回功能的逆 止阀(14)。根据上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进气管(12)设有一脱硫装置(16)。 根据上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所述排放口(13)设有一能控制生成物(6)排出与 否的控制阔(15)。根据上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所述反应物(5)为下列其一,卤水、含有二价金 属离子的水。根据上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所述废气(8)为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 根据上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所述本体(1)底部内设置有一加热装置(4); 根据上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于排放口 (13)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1. 因为是在本体(l)内,与反应物(5)进行反应过程,由于其为密闭环境,遂能 有效的避免废气(8)外溢,故能避免造成空气污染,亦能稳定的控制,使废气(8)能 被完全清除干净。2. 利用一能控制本体(1)内压力大小的活塞(2),与活塞(2)底侧面的高压放电装 置(3),使反应物(5)在本体(1)内达到一定的量时,封闭后使其内的压力下降,使反 应物(5)闪化,再由高压放电装置(3),加速整体的反应,使废气(8)的二氧化碳与输 入的氧气/臭氧混合气体(7),能与反应物(5)完全反应后,产生对环境较无害的物质, 降低工业对环境的污染。3. 使用的反应物(5)能为,现今水资源的另一重要来源,海水淡化后,所产生的 副产品,也就是卤水,再加上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量,与一小部分的电源,以及氧 气/臭氧混合气体(7),就能有效的将废气(8)与卤水一同除去,能免去卤水,对海洋 生态所造成的影响,及因排放废气(8)所产生的温室效应。4. 因为是大部份是使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的副产品,故对中小型的工厂, 亦能安心装设,对现今一般使用固体、液体、及薄膜的成本要低,能有效的降低环 境污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面及实施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面及实施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面及实施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面及实施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具体呈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下参考图式,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作详细说明。如图l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图1的部分剖视图。 图式中揭示出一种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包括一底部为倒斜锥状的中空本体(l),该本体(1)底部设有一能将反应物(5)完全化 学反应后之生成物(6)排出的排放口(13);一与本体(l)连接,并能将反应物(5)导入本体(1)内的入水管(10); —与本体(l) 连接,并能将氧气/臭氧混合气体(7)导入本体(l)内的第一进气管(ll); 一与本体(l)连接,并能将废气(8)导入本体(1)内的第二进气管(12);及一设置于本体(l)顶部内,并能控制本体(1)内压力大小的活塞(2),该活塞(2)底侧面设有一高压放电装置(3);其中,因为本体(l)其为密闭环境,遂能有效的避免废气(8)外溢,故能避免造 成空气污染,也能稳定的控制进入的量,有效达成零废气的目标,使废气(8)能被完 全清除干净;其次,由一控制本体(1)内压力大小的活塞(2),与底侧面的高压放电装置(3), 当反应物(5)在本体(1)内达到一定的量时,封闭本体(l)后,利用活塞(2)的控制, 使其内的压力下降至一大气压力以下,使反应物(5)能闪化,再由高压放电装置(3), 使废气(8)的二氧化碳与输入的氧气/臭氧混合气体(7),与反应物(5)加速反应,而 当反应物(5)反应完成后,产生对环境较无害的生成物(6),再将其排放,降低工业 对环境的污染;再者,因为整体的反应过程中,是大部份是使用于工厂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的 副产品,故对中小型的工厂,亦能安心装设,对现今一般使用固体式、液体式、及 薄膜式的废气处理成本要低,能有效的降低环境污染。上述入水管(10)设有一具有止回功能的逆止阀(14);上述第一进气管(11)设有一具有止回功能的逆止阀(14);上述第二进气管(12)设有一具有止回功能的逆止阀(14);由上述的几项的配合, 使本体(l)成为密闭环境,让其所输入的废气(8)、氧气/臭氧混合气体(7)、与反应 物(5),能在稳定的状态下反应,生成对环境较为无害的生成物(6),大幅降低工业 对环境的伤害。上述第二进气管(12)设有一脱硫装置(16);将废气(8)中的硫化物移除,能提 高反应效率,与避免产生具有腐蚀性的酸性物质,危害设备与环境。上述排放口(13)设有一能控制生成物(6)排出与否的控制阀(15);当其内的废气 (8),完全消耗完毕之后,便能由控制阀(15)控制,将生成物(6)与剩余物质一起排 出,此时己无废气(8)污染的可能,而反应物(5)的剩余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亦降到 最低。上述反应物(5)为下列其一卤水、含有二价金属离子的水;而所述废气(8)为 含二氧化碳的气体;由以上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的两种废弃物的配合,使 其能于本体(l)内产生化学反应, 一同除去此两种有害环境的物质,使环境污染下降。上述本体(1)底部内设置有一加热装置(4);该加热装置(4)并设置于排放口(13) 处;由以上的设置,当反应过程之中,热量不足,使整体反应下降时,能藉由此装置,于反应过程之中加热,使反应加快,以配合高速生产的现代工业。如图3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面及实施示意图。请参阅图3所示,当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要将入水管(IO)、第一进气管 (11)、第二进气管(12)分别打开,将其分别负责的反应物(5)、氧气/臭氧混合气体 (7)、废气(8)输入,而当本体(1)内反应物(5)的温度不足时,亦能由加热装置(4), 同时加热,以达最佳反应温度;请参阅图4所示,当本体(l)内整体物质达到一定的量时,使用各管路的逆止阀 (14),将本体(l)封闭,再经由控制活塞(2)上升,将本体(l)内的压力下降(约 0.03ATM),使其内的反应物(5)闪化,使其内含的水份,化为水蒸气(9),并让氧气/ 臭氧混合气体(7)、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8),与反应物(5)(卤水或是含有二价金属 离子的水)产生反应,生成沉淀物(61)(如碳酸钙),并由高压放电装置(3),加速生 成沉淀物(61)的速度,使沉淀物(61)下降至本体(1)底部。请参阅图5所示,当本体(1)内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8)消耗完毕,便经由控制 活塞(2)下降,恢复本体(l)内的压力值,至常压或是一正压值,使本体(l)内的水蒸 气(9)转化为水(60),成为包括水(60)和沉淀物(61)的生成物(6),及一小部份的剩余物质(未揭),将前述的几种工业废弃物,转换为对环境较无害的物质。请参阅图6所示,当本体(1)内的废气(8)消耗完,转为生成物(6)之时,便能由控制阀(15)控制,将生成物(6)与剩余物质一起由排放口(13)排出。由上述步骤,来有效且经济的利用工业上不需要的废弃物,如海水淡化的副产品卤水,来避免废气(8)中的二氧化碳造成污染的问题,使得原本对环境有高危害的影响程度,降低至几乎无公害程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底部为倒斜锥状的中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底部设有一能将反应物(5)完全化学反应后之生成物(6)排出的排放口(13);一与本体(1)连接,并能将反应物(5)导入本体(1)内的入水管(10);一与本体(1)连接,并能将氧气/臭氧混合气体(7)导入本体(1)内的第一进气管(11);一与本体(1)连接,并能将废气(8)导入本体(1)内的第二进气管(12);及一设置于本体(1)顶部内,并能控制本体(1)内压力大小的活塞(2),该活塞(2)底侧面设有一高压放电装置(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10)设 有一具有止回功能的逆止阀(1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ll)设有一具有止回功能的逆止阀(1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管(12) 设有一具有止回功能的逆止阀(14)。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管(12)设有一脱硫装置(16)。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口(13)设 有一能控制生成物(6)排出与否的控制阀(15)。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物(5)为下列其一,卤水、含有二价金属离子的水。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8)为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l)底部内设置有一加热装置(4)。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 设置于排放口(13)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固定装置。底部为倒斜锥状的中空本体(1),该本体(1)底部设有一能将反应物完全化学反应后之生成物排出的排放口(13);一与本体(1)连接,并能将反应物(5)导入本体(1)内的入水管(10);一与本体(1)连接,并能将氧气/臭氧混合气体(7)导入本体(1)内的第一进气管(11);一与本体(1)连接,并能将废气(8)导入本体(1)内的第二进气管(12);及一设置于本体(1)顶部内,并能控制本体(1)内压力大小的活塞(2),该活塞(2)底侧面设有一高压放电装置(3),能利用结合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物质、让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大量固定后将其一起排出。
文档编号B01D53/62GK201091823SQ200720176140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3日
发明者刘佳昌 申请人:刘佳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