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式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171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式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具体为一种隧道施工用的过滤式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爆破、装碴、喷射混凝土等施工步骤均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 被施工人员吸入后,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为了减小粉尘对施工人员的危害,常采 用干式吸尘器进行除尘,虽然除尘的效果较好,但空气通过阻力大且耗能较大,为了克服此 种情况,目前多采用水箱式除尘器进行除尘,水箱式除尘器包括水箱,箱体上部开有进风口 和出风口,当粉尘气体被吹入水箱时,部分粉尘不与箱体内的水结合即被吹出,造成大量粉 尘逃逸,而且部分水分随粉尘气体一并从出风口排出,造成施工环境湿度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水箱式除尘器存在粉尘逃逸且造成施工环境湿度过大 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过滤式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过滤式除尘装置,包括带有进水口和出 水口的水箱,水箱的左侧壁上部开有进风口,水箱的右侧壁上部开有出风口,水箱进风口上 方的前后侧壁之间设有上转轴,水箱水位线下方的前后侧壁之间设有下转轴,上转轴和下 转轴的两侧均固定有齿轮且上转轴和下转轴之间套有与齿轮同步转动的过滤网,上转轴或 下转轴的一端联接有电机。当需要对隧道施工所产生的粉尘气体进行除尘时,粉尘气体通 过风机从进风口吸入,启动电机,过滤网将粉尘气体的粉尘吸附,电机驱动过滤网转动从而 带动沾有粉尘的过滤网浸入水中,在水流的冲击下粉尘沉至水箱底部,粉尘气体经两层过 滤网过滤后从出风口排出,有效地控制了粉尘的逃逸,而且粉尘气体经过过滤式除尘装置 时对水的冲击力较小,减少了水分被带走,克服了施工环境湿度较大的问题。水位线下方的水箱前后侧壁之间设有若干与过滤网表面接触的毛刷辊,当过滤网 在电机的作用下进行直线位移时,带动与过滤网接触的毛刷辊转动,进一步对过滤网上吸 附的粉尘进行清理。水位线与进风口之间的水箱内设有隔水板,当气体通过时,进一步减少由于气体 冲击水而带走的水分,保证了隧道施工时对施工环境湿度的控制。水箱前后侧壁内侧均设有滑槽,两滑槽之间设有位于过滤网外侧的张紧轮,当过 滤式除尘装置上的过滤网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松弛时,调节张紧轮的位置,使过滤网重新绷 紧,不影响过滤式除尘装置的正常工作。水箱水位线下方的前后侧壁之间增设若干根转轴,过滤网是绕过上转轴、下转轴 和转轴围成的封闭过滤网,通过增设转轴,使得过滤网在水位下的面积增大,进一步提高了 过滤网在水中将粉尘脱落的能力。上转轴左侧的水箱上壁固定有高于水箱水位线的挡风板,当粉尘气体进入水箱 后,不会从上转轴与水箱内壁的缝隙处吹过,进一步减少了出风口处气体的粉尘含量。[0010]过滤网为缝隙较粗的布制编织物,在过滤粉尘时,保证透气性较好的前提下具有 吸水性较强且耐久性良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式除尘装置通过独特的设计有效地控制了粉尘的逃逸,而 且克服了施工环境湿度较大的问题,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公路隧道、 铁路隧道、水利工程隧道、矿井巷道等粉尘污染源附近及以除尘为主的空气净化场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口,2-出水口,3-水箱,4-进风口,5-出风口,6-上转轴,7_下转轴, 8-齿轮,9-过滤网,10-毛刷辊,11-隔水板,12-张紧轮,13-转轴,14-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过滤式除尘装置,包括带有进水口 1和出水口 2的水箱3,水箱3的左侧壁上部开 有进风口 4,水箱3的右侧壁上部开有出风口 5,水箱3进风口 4上方的前后侧壁之间设有 上转轴6,水箱3水位线下方的前后侧壁之间设有下转轴7,上转轴6和下转轴7的两侧均 固定有齿轮8且上转轴6和下转轴7之间套有与齿轮8同步转动的过滤网9,上转轴6或 下转轴7的一端联接有电机。水位线下方的水箱3前后侧壁之间设有若干与过滤网9表面 接触的毛刷辊10 ;水位线与进风口(4)之间的水箱3内设有隔水板11 ;水箱3前后侧壁内 侧均设有滑槽,两滑槽之间设有位于过滤网9外侧的张紧轮12 ;水箱3水位线下方的前后 侧壁之间增设若干根转轴13,过滤网9是绕过上转轴6、下转轴7和转轴13围成的封闭过 滤网;上转轴6左侧的水箱3上壁固定有高于水箱3水位线的挡风板14 ;过滤网9为缝隙 较粗的布制编织物。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转轴6穿过水箱3的前壁且穿出水箱3前壁的上 转轴6端部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过滤网9在与齿轮8对应的位置处开有与齿轮 8齿距相同的孔。
权利要求一种过滤式除尘装置,包括带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2)的水箱(3),其特征在于水箱(3)的左侧壁上部开有进风口(4),水箱(3)的右侧壁上部开有出风口(5),水箱(3)进风口(4)上方的前后侧壁之间设有上转轴(6),水箱(3)水位线下方的前后侧壁之间设有下转轴(7),上转轴(6)和下转轴(7)的两侧均固定有齿轮(8)且上转轴(6)和下转轴(7)之间套有与齿轮(8)同步转动的过滤网(9),上转轴(6)或下转轴(7)的一端联接有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水位线下方的水箱(3)前后 侧壁之间设有若干与过滤网(9)表面接触的毛刷辊(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水位线与进风口(4)之 间的水箱(3)内设有隔水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3)前后侧壁内侧均设 有滑槽,两滑槽之间设有位于过滤网(9)外侧的张紧轮(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3)水位线下方的前后 侧壁之间增设若干根转轴(13),过滤网(9)是绕过上转轴(6)、下转轴(7)和转轴(13)围 成的封闭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转轴(6)左侧的水箱 (3)上壁固定有高于水箱(3)水位线的挡风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转轴(6)左侧的水箱(3)上 壁固定有高于水箱(3)水位线的挡风板(1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网(9)为缝隙较粗的布 制编织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网(9)为缝隙较粗的布 制编织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具体为一种隧道施工用的过滤式除尘装置,解决了现有水箱式除尘器存在粉尘逃逸且造成施工环境湿度过大的问题。水箱的左侧壁上部开有进风口,水箱的右侧壁上部开有出风口,水箱进风口上方的前后侧壁之间设有上转轴,水箱水位线下方的前后侧壁之间设有下转轴,上转轴和下转轴的两侧均固定有齿轮且上转轴和下转轴之间套有与齿轮同步转动的过滤网,上转轴或下转轴的一端联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控制了粉尘的逃逸,而且克服了施工环境湿度较大的问题,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公路隧道、铁路隧道、水利工程隧道、矿井巷道等粉尘污染源附近及以除尘为主的空气净化场所。
文档编号B01D50/00GK201603501SQ20102012307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6日
发明者王新民 申请人: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