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构型搅拌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037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构型搅拌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充分搅拌物料的双构型搅拌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领域常用的物料反应设备,为使物料充分混合、充分反应通常在反应釜内加装搅拌装置,搅拌时,通过桨叶对釜内物料形成旋转搅拌,从而使物料充分混合。各物料之间混合的均匀程度影响到物料在反应釜中的反应程度,从而影响到产品质量。然而现有反应釜因搅拌浆的结构原因很难使釜内顶层和底层的充分混合,导致难以反应充分。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它烯属单体共聚制成的树脂,丙烯酸树脂根据结构和成膜机理的差异又可分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在成膜过程中不发生进一步交联,具有良好的保光保色性、耐水耐化学性。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有优异的丰满度、光泽、硬度、耐溶剂性、耐候性。丙烯酸树脂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卷钢等产品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丙烯酸树脂由于分子量较大,在制备过程中难以搅拌充分、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搅拌物料使反应充分的双构型搅拌桨釜。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构型搅拌桨反应釜,包括釜体(I)、设于釜体(I)顶部的釜盖(2)、搅拌电机(5)、搅拌杆(6)、直搅拌桨(7)和螺旋搅拌桨(8),所述釜盖(2)上设有人孔(3),所述釜体(I)底部设有出料口(4),所述搅拌电机(5)和搅拌杆(6)固定连接,所述直搅拌桨(7 )固定于搅拌杆(6 )上,所述螺旋搅拌桨(8 )通过固定杆(IO )固定于搅拌杆(6)上。作为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一种优选,所述搅拌杆(6)上设有通孔(9)。作为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通孔(9)的数量为I至5个,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搅拌杆(6)上。作为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另一种优选,所述直搅拌桨(7)为1-3对,自上而下依次固定于搅拌杆(6)上。作为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另一种优选,还包括夹层(11),所述夹层(11)包裹于釜体(I)外,所述夹层(11)下部设有进口(12),上部设有出口(1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通过设置双构型搅拌桨,通过螺旋搅拌桨提升物料,避免未溶解的物料沉积于反应釜底部,使物料之间能够充分混合,从而确保反应完全。该反应釜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双构型搅拌桨反应釜,见图1,包括釜体1、设于釜体I顶部的釜盖2、搅拌电机5、搅拌杆6、直搅拌桨7和螺旋搅拌桨8,釜盖2上设有人孔3,釜体I底部设有出料口 4,搅拌电机5和搅拌杆6固定连接,直搅拌桨7固定于搅拌杆6上,螺旋搅拌桨8通过固定杆10固定于搅拌杆6上。搅拌杆6上设有通孔9。釜体I包覆夹层11外,夹层11下部设有进口12,上部设有出口 13。本实施例中,通孔9的数量为3个,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搅拌杆6上;可选地,通孔9的数量可以为任意合适的数量,优选地,为I至5个。本实施例中,直搅拌桨7的数量为3对,自上而下依次固定于搅拌杆6上;可选地,直搅拌桨7的数量可以为任意合适的数量;优选地,为1-3对。
权利要求1.一种双构型搅拌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I)、设于釜体(I)顶部的釜盖(2)、搅拌电机(5)、搅拌杆(6)、直搅拌桨(7)和螺旋搅拌桨(8),所述釜盖(2)上设有人孔(3),所述釜体(I)底部设有出料口(4),所述搅拌电机(5)和搅拌杆(6)固定连接,所述直搅拌桨(7)固定于搅拌杆(6)上,所述螺旋搅拌桨(8)通过固定杆(10)固定于搅拌杆(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构型搅拌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6)上设有通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构型搅拌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的数量为I至5个,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搅拌杆(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构型搅拌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搅拌桨(7)为1-3对,自上而下依次固定于搅拌杆(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构型搅拌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层(11),所述夹层(11)包裹于釜体(I)外,所述夹层(11)下部设有进口(12),上部设有出口(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构型搅拌桨反应釜,包括釜体(1)、设于釜体(1)顶部的釜盖(2)、搅拌电机(5)、搅拌杆(6)、直搅拌桨(7)和螺旋搅拌桨(8),所述釜盖(2)上设有人孔(3),所述釜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4),所述搅拌电机(5)和搅拌杆(6)固定连接,所述直搅拌桨(7)固定于搅拌杆(6)上,所述螺旋搅拌桨(8)通过固定杆(10)固定于搅拌杆(6)上。该反应釜通过设置双构型搅拌桨,通过螺旋搅拌桨提升物料,避免未溶解的物料沉积于反应釜底部,使物料之间能够充分混合,从而确保反应完全。该反应釜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01F7/24GK202921298SQ20122042290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张建根, 丁友生, 杨学强, 黄海娟 申请人:南通艾德旺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