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漆生产用混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307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漆生产用混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油漆生产用混料装置,涉及油漆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一方形框架体,框架体顶端设置一铁环Ⅰ,铁环Ⅰ通过一组连杆固定一铁环Ⅱ,铁环Ⅰ较铁环Ⅱ大,铁环Ⅰ和铁环Ⅱ内部设置一透明且开口朝下的锥形桶,锥形桶上的上端插入原料输送管,锥形桶的底端开口连接主管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透明的锥形桶不仅可以确保生产所需原料全部输松,同时便于观察原料的输送情况,避免管道堵塞而导致油漆生产出现质量问题,调控简单,实用性好。
【专利说明】一种油漆生产用混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漆生产用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油漆是一种能牢固覆盖在物体表面,起保护、装饰、标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学混合物涂料。油漆为粘稠油性颜料,未干情况下易燃,不溶于水,微溶于脂肪,可溶于醇、醛、醚、苯、烷,易溶于汽油、煤油、柴油。现阶段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在不断的提升,对于油漆的颜色,规格,品种都有不同的追求,这样就导致目前油漆各种各样,品质颜色各异,在生产有油漆时,不同的原料都会通过各自固定的输料管道输送油漆反应釜中,但是在进入反应釜之前原料必须全部混合在一起,目前采用的输送方式都是直接将各原料的辅管道分别连接至反应釜上的主管道,但是这种方式在操作中会出现当原料输送的速度过快时,会导致进入反应釜中原料配比不均衡,同时无法辨别是否管道出现堵塞而某些原料无法输送,从而影响到生产出油漆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观察的油漆生产用混料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油漆生产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方形框架体,所述的框架体顶端设置一铁环I,所述的铁环I通过一组连杆固定一铁环II,所述的铁环I较铁环II大,所述的铁环I和铁环II内部设置一透明且开口朝下的锥形桶,锥形桶上的上端插入原料输送管,锥形桶的底端开口连接主管道。
[0006]所述的锥形桶的开口处设置一阀门。
[0007]所述的铁环I和铁环II上均套有橡皮套。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透明的锥形桶不仅可以确保生产所需原料全部输松,同时便于观察原料的输送情况,避免管道堵塞而导致油漆生产出现质量问题,调控简单,实用性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2]如图1、图2所示,一种油漆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一方形框架体01,框架体01顶端设置一铁环I 02,铁环I 02通过一组连杆03固定一铁环II 04,铁环I 02较铁环II 04大,铁环I 02和铁环II 04内部设置一透明且开口朝下锥形桶05,锥形桶05上的上端插入原料输送管06,锥形桶05的底端开口处连接主管道07,这样设置后,原料直接通过原料输送管06输送至透明锥形桶05内部,方便了操作人员的观察,避免了断料而影响油漆生产质量,同时保证了各种原料均可以输送,安全方便。
[0013]锥形桶05的开口处设置一阀门08,这样设置后,当原料输送出现问题时,可以迅速关闭阀门08,安全方便。
[0014]铁环I 02和铁环II 04上均套有橡皮套09,这样设置后,可以避免了锥形桶05与铁环I 02和铁环II 04的直接摩擦。
[001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漆生产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方形框架体,所述的框架体顶端设置一铁环I,所述的铁环I通过一组连杆固定一铁环II,所述的铁环I较铁环II大,所述的铁环I和铁环II内部设置一透明且开口朝下的锥形桶,锥形桶上的上端插入原料输送管,锥形桶的底端开口连接主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漆生产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桶的开口处设置一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漆生产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环I和铁环II上均套有橡皮套。
【文档编号】B01F7/00GK203577663SQ201320640331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7日
【发明者】高也寒, 肖志强 申请人:安徽省七博士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