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加湿器绞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4170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粉尘加湿器绞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粉尘加湿器绞龙,包括绞龙轴,绞龙轴的外部套合有相互连通的搅拌筒和进料筒,绞龙轴对应于进料筒的一段外壁设置有螺旋叶片,绞龙轴对应于搅拌筒的一段外壁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进料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搅拌筒的侧壁的端部设置有出料口,搅拌筒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进水孔。本实用新型的粉尘加湿器绞龙通过调整进料筒与搅拌筒的尺寸,使得粉尘在搅拌筒内能够充分均匀加湿,另外通过对搅拌叶片的改进,解决了粉尘容易黏贴在筒壁上的问题,避免了整个装置出现闷机,该绞龙具有操作简单,故障率小的优点。
【专利说明】粉尘加湿器绞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用加湿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尘加湿器绞龙。【背景技术】
[0002]工业炼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为便于输送和防止输送中粉尘飞逸,一般在输运这些粉尘之前先对其进行加湿处理,加湿处理一般在粉尘加湿器中进行。
[0003]目前市场上提供的粉尘加湿器由于其核心部件绞龙,由于进料筒与搅拌筒设计尺寸一致,而粉尘在进料筒中只是传输,在搅拌筒中药进行搅拌加湿,这样就造成了粉尘在进料筒中传输快,在搅拌筒中传输慢,进料筒中的干的粉尘快速地进入搅拌筒,导致粉尘在搅拌筒中搅拌不充分,从而出现加湿不均匀的问题,引起输送过程中粉尘飞逸,污染环境;另夕卜,由于粉尘经常黏贴在搅拌筒的筒壁上,造成搅拌筒产生较大运转阻力,容易造成闷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加湿器绞龙,解决了现有的绞龙出现的对粉尘加湿不均匀以及闷机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粉尘加湿器绞龙,包括绞龙轴,绞龙轴的外部套合有相互连通的搅拌筒和进料筒,绞龙轴对应于进料筒的一段外壁设置有螺旋叶片,绞龙轴对应于搅拌筒的一段外壁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进料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搅拌筒的侧壁的端部设置有出料口,搅拌筒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进水孔。
[0006]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0007]搅拌筒与进料筒同轴,并且进料筒的内径不大于搅拌筒的内径。
[0008]若干个搅拌叶片按照螺旋线方向布列于绞龙轴的外壁。
[0009]搅拌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叶片本体的下端连接有叶片座,叶片本体与叶片座的连接部外侧设置有包套,叶片座与绞龙轴的外壁相连。
[0010]叶片本体为陶瓷材料制成的桨状,叶片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螺纹孔。
[0011]叶片座包括座体,座体的底部为圆弧形,座体的上端设置有螺杆,座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孔,螺杆伸入于螺纹孔内。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粉尘加湿器绞龙通过调整进料筒与搅拌筒的尺寸,使得粉尘在搅拌筒内能够充分均匀加湿,另外通过对搅拌叶片的改进,解决了粉尘容易黏贴在筒壁上的问题,避免了整个装置出现闷机,该绞龙具有操作简单,故障率小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粉尘加湿器绞龙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粉尘加湿器绞龙中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粉尘加湿器绞龙中叶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粉尘加湿器绞龙中叶片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绞龙轴,2.出料口,3.搅拌筒,4.进料筒,5.进料口,6.进水孔,7.螺旋叶片,8.搅拌叶片;
[0018]81.叶片本体,82.叶片座,83.包套;
[0019]811.螺纹孔;
[0020]821.座体,822.螺杆,823.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尘加湿器绞龙,如图1所示,包括绞龙轴1,绞龙轴I的外部套合有相互连通的搅拌筒3和进料筒4,绞龙轴I对应于进料筒4的一段外壁设置有螺旋叶片7,绞龙轴I对应于搅拌筒3的一段外壁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8 ;进料筒4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 5,搅拌筒3的侧壁的端部设置有出料口 2,搅拌筒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进水孔6。
[0023]搅拌筒3与进料筒4同轴,并且进料筒4的内径不大于搅拌筒3的内径。
[0024]若干个搅拌叶片8按照螺旋线方向布列于绞龙轴I的外壁。
[0025]如图2所示,搅拌叶片8包括叶片本体81,叶片本体81的下端连接有叶片座82,叶片本体81与叶片座82的连接部外侧设置有包套83,叶片座82与绞龙轴I的外壁相连。
[0026]如图3所示,叶片本体81为陶瓷材料制成的桨状,叶片本体81的下端设置有螺纹孔 811。
[0027]如图4所示,叶片座82包括座体821,座体821的底部为圆弧形,座体821的上端设置有螺杆822,座体82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孔823,螺杆822伸入于螺纹孔811内。
[0028]工作时,绞龙轴I在电机的带动下开始旋转,粉尘通过进料口 5落入进料筒4内,旋转的绞龙轴I带动螺旋叶片7将粉尘从进料筒4输送至搅拌筒3内,外部喷水从进水孔6进入搅拌筒3内,对搅拌筒3内的粉尘进行润湿,被润湿的粉尘通过搅拌叶片8在搅拌筒3内搅拌,并且由于搅拌叶片8按照螺旋线方向布列于绞龙轴I的外壁,随着绞龙轴I的转动,搅拌叶片8就将润湿的粉尘输送到出料口 6,再排出,这样就完成了对于粉尘的加湿处理。
[0029]其中,进料筒4的内径不大于搅拌筒3的内径,这样一来,虽然螺旋叶片7不断将进入的粉尘送入搅拌筒内,但是由于进料筒4与搅拌筒3之间的内径差,保证了搅拌筒3的出料速度稍大于进料筒4的出料速度,避免了物料积压造成闷机故障。
[0030]叶片本体81为桨状,可以增大搅拌时的出料速度。
[0031]叶片本体81采用陶瓷材料,避免粘结加湿的粉状物料。
[0032]座体821的底部为圆弧形,使得叶片座82与绞龙轴I的接触更加紧密,连接更加牢固。
[0033]包套83能够防止叶片本体81在叶片座82上自行转动,转动影响出料速度。
[0034]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粉尘加湿器绞龙通过调整进料筒与搅拌筒的尺寸,使得粉尘在搅拌筒内能够充分均匀加湿,另外通过对搅拌叶片的改进,解决了粉尘容易黏贴在筒壁上的问题,避免了整个装置出现闷机,该绞龙具有操作简单,故障率小的优点。
【权利要求】
1.粉尘加湿器绞龙,其特征在于,包括绞龙轴(1),绞龙轴(I)的外部套合有相互连通的搅拌筒(3)和进料筒(4),绞龙轴(I)对应于所述进料筒(4)的一段外壁设置有螺旋叶片(7),绞龙轴(I)对应于搅拌筒(3)的一段外壁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8);所述进料筒(4)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搅拌筒(3)的侧壁的端部设置有出料口(2),搅拌筒(3)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进水孔(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加湿器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筒(3)与所述的进料筒(4)同轴,并且所述进料筒(4)的内径不大于所述搅拌筒(3)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加湿器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搅拌叶片(8)按照螺旋线方向布列于所述的绞龙轴(I)的外壁。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粉尘加湿器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叶片(8)包括叶片本体(81),叶片本体(81)的下端连接有叶片座(82),所述叶片本体(81)与所述叶片座(82)的连接部外侧设置有包套(83),叶片座(82)与所述绞龙轴(I)的外壁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尘加湿器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本体(81)为陶瓷材料制成的桨状,叶片本体(81)的下端设置有螺纹孔(8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尘加湿器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座(82)包括座体(821),所述座体(821)的底部为圆弧形,座体(821)的上端设置有螺杆(822),座体(82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孔(823),所述螺杆(822)伸入于所述螺纹孔(811)内。
【文档编号】B01F7/06GK203790853SQ201420200806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3日
【发明者】陈曼龙, 李小龙 申请人:陕西理工学院, 汉中市聚龙矿冶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