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6367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过滤组件及密封及通气组件,其中,上述过滤筒中部为空腔结构,过滤筒的两端为开放面;上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管及活性炭球,过滤管包括至少二个,各过滤管间隔设置在过滤筒内,过滤管内放置有至少两颗活性炭球;上述密封及通气组件分别设置在过滤筒的两端,以便密封,待净化的气体经过滤筒下部进入过滤管内,经活性炭球过滤后,从过滤筒的上部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卸快捷方便,部件替换性强,清洗难度小,过滤效果好。
【专利说明】滤器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复杂,设备拆装难5将活性炭更换,由于现有设备采用一体化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好的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置。
1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过滤为空腔结构,过滤筒的两端为开放面;上述:少二个,各过滤管间隔设置在过滤筒内,过I气组件分别设置在过滤筒的两端,以便密乏活性炭球过滤后,从过滤筒的上部排出。
I5内壁上分别设有挡环,两挡环距离过滤筒:组件及下组件,上组件和下组件分别设置卡板、密封圈、密封盖及通气管。0
?描述:
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其中,上述过滤筒1中部为空腔结构,过滤2及活性炭球10,过滤管2包括至少二个,放置有至少两颗活性炭球10 ;上述密封及,待净化的气体经过滤筒1下部进入过滤管非出。
I有挡环3,两挡环3距离过滤筒1的上下端气体在管状的过滤管内经活性炭球过滤,其换通过长条状的杆体伸入过滤管内即可将滤管同样利用在杆体一端固定棉絮球伸入匕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筒(I)、过滤组件及密封及通气组件,其中,上述过滤筒(I)中部为空腔结构,过滤筒(I)的两端为开放面;上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管⑵及活性炭球(10),过滤管(2)包括至少二个,各过滤管(2)间隔设置在过滤筒(I)内,过滤管(2)内放置有至少两颗活性炭球(10);上述密封及通气组件分别设置在过滤筒(I)的两端,以便密封,待净化的气体经过滤筒(I)下部进入过滤管(2)内,经活性炭球(10)过滤后,从过滤筒(I)的上部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I)的上下部分的管内壁上分别设有挡环(3),两挡环(3)距离过滤筒(I)的上下端面分别为5-10mm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及通气组件包括上组件及下组件,上组件和下组件分别设置在过滤筒(I)的上端和下端;上组件和下组件均包括卡板(4)、密封圈¢)、密封盖(7)及通气管(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板(4)为橡胶材质,卡板⑷上开有至少二个插孔(5),插孔(5)均匀间隔排列在卡板⑷上;上述过滤管(2)的两端分别插入上组件及下组件卡板(4)的插孔(5)内,以便使过滤管(2)限位固定;上下卡板(5)分别贴紧过滤筒(I)内的挡环(3),挡环(3)支撑卡板(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5)的直径小于过滤管⑵的外径1_2_,过滤管⑵压入插孔(5)内,与插孔(5)过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6)为环形圈体,密封圈(6)设置在卡板(4)上,并与过滤筒(I)的内壁贴紧,以便密封;上述密封盖(7)压在密封圈(6)上,并与过滤筒(I)可拆卸地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7)的底部设有环形卡槽(9),该环形卡槽(9)与过滤筒(I)的环形外壁嵌合固定,且密封盖(7)的内端压紧密封圈(6);上述通气管⑶包括二个,分别连接在上下密封盖(7)的外端,并于密封盖(7)内部连通,下部的通气管(8)为进气管,上部的通气管(8)为出气管;待净化的气体经该管进入过滤管(2),并向上运动,被过滤管(2)内的活性炭球(10)过滤后,经上部的通气管(8)排出。
【文档编号】B01D53/02GK204093230SQ20142056080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卢元健, 缪存标, 占礼万, 方世国, 王世平 申请人: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