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007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以及设于基材之上的纳米纤维膜,所述的纳米纤维膜包括至少一个层级单元,每一层级单元包括由纳米纤维杂乱聚集而成的平面层以及设于平面层之上的由纳米纤维堆砌而成的空腔结构,部分或全部空腔结构内填充有可释放远红外线的物质,纳米纤维也掺杂有可释放远红外线的物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为网孔状,孔的形状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克重为10~300g/m2,材质为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锦纶、纤维素、聚丙烯腈、聚氯乙烯或金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为60~99.99%,平均孔径为1~10μm,克重为0.01~70g/m2,堆积密度为0.006~0.084g/cm3,纳米纤维膜中层级单元的个数为1~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层的纤维直径为0.02~20μm,孔隙率为60~99.99%,平均孔径为1~10μm,堆积密度为0.006~0.084g/c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层级单元中空腔结构的数量为2.5×104~5×106个/cm2,空腔的高度为5~50μm,截面形状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截面面积为20~4000μm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结构内可释放远红外线的物质为碳化硅、电气石、麦饭石、远红外陶瓷和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物质的形态为颗粒状或短纤,每个空腔内填充的可释放远红外线的物质质量为0.1~1000μ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有可释放远红外线的物质的空腔结构占所有空腔结构的比例为10%~90%,分布形式为均匀分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的化学成分为氟化乙丙烯共聚物、聚全氟乙丙烯、聚丙烯、可溶性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苯乙烯、聚酯、聚醋酸乙烯、尼龙6、尼龙66、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胺、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聚己内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四氟乙烯、聚乙二醇、聚氨酯、聚砜、聚醚砜、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和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中的一种或以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掺杂的可释放远红外线的物质的质量比例为0.01%~5%。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可释放远红外线的物质分散于溶剂中,形成分散液,将可释放远红外线的物质分散于溶剂中,加入聚合物,搅拌形成纺丝溶液;

步骤2:将基材置于静电纺丝接收装置上,所述的静电纺丝接收装置包括滚筒,滚筒的表面设有多个空心状的凸起,凸起的一面与滚筒接触,与滚筒的接触面能够连通至滚筒内部,该面的对立面封闭,除此两面外,其他面上设有孔,滚筒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一端连接有高温蒸汽发生装置,另一端封闭;基材置于滚筒上,基材的孔和滚筒上的凸起相互嵌合,将刻蚀蒸汽从高温蒸汽发生装置送入滚筒,使蒸汽从凸起上的孔上排出;

步骤3:在基材上形成至少一个层级单元,纳米纤维膜的每个层级单元的形成方法包括:先将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形成平面层,再将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形成空腔结构的腔壁,然后通过将分散液进行静电喷雾向空腔结构内填充可释放远红外线的物质;最终得到可释放远红外线的功能过滤材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