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浆液分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8104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浆液分隔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浆液分隔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浆液分隔池。



背景技术:

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基本工艺过程:烟气进入吸收塔后,与吸收剂浆液接触、进行物理、化学反应,最后产生固化二氧化硫的石膏副产品。基本工艺过程为:

(1)气态SO2与吸收浆液混合、溶解,生成亚硫根 SO2 + H2O → H2SO3

(2)亚硫酸根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硫酸盐

CaCO3 + H2SO3 → CaSO3 + CO2 + H2O

(3) 亚硫根氧化生成硫酸根CaSO3 +1/2O2 → CaSO4

(4)硫酸盐从吸收剂中分离CaSO4 +2H2O → CaSO4•2H2O

由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为了确保持续高效地吸收二氧化硫(SO2)必须采取措施将通过循环泵送至塔内喷淋系统的脱硫液的PH值控制在7~8之间,这样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硫(SO2),而落入吸收塔浆液反应池的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5和6之间,这样有利于石膏的生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浆液分隔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浆液分隔池,包括反应池,反应池内由池分离器分隔为氧化区和结晶区,氧化区位于结晶区上方,所述结晶区设有石灰石浆液入口、浆液排出口、吸收塔循环泵、去喷淋层,石灰石浆液入口位于结晶区上方,浆液排出口位于结晶区上方另一侧,吸收塔循环泵位于结晶区中部,去喷淋层位于结晶区底部,吸收塔循环泵的支管正对去喷淋层的喷嘴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池分离器由分离管和氧化空气管组成,分离管和氧化空气管相间隔铺设于反应池的加强筋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池分离器将吸收塔反应池分为pH值不同的两部分,可以在单回路系统内获得双回路系统的效果,提高了脱硫效率;

(2)在池分离器中间布置氧化空气喷管,向氧化区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石膏结晶;同时,鼓入的氧化空气可强制排除浆液中的CO2,使得底部新鲜石灰石更易溶解,吸收剂利用效率更高;

(3)底部通过添加新鲜的石灰石,pH值上升,进而提高吸收SO2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堵塞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池分离器结构布置图。

图中1、反应池,2、池分离器,3、氧化区,4、结晶区,5、石灰石浆液入口,6、浆液排出口,7、结晶区,8、去喷淋层,21、分离管,22、氧化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浆液分隔池,包括反应池1,反应池1内由池分离器2分隔为氧化区3和结晶区4,氧化区3位于结晶区4上方,结晶区4设有石灰石浆液入口5、浆液排出口6、吸收塔循环泵7、去喷淋层8,石灰石浆液入口5位于结晶区4上方,浆液排出口6位于结晶区4上方另一侧,吸收塔循环泵7位于结晶区4中部,去喷淋层8位于结晶区4底部,吸收塔循环泵7的支管正对去喷淋层8的喷嘴中。

池分离器2由分离管21和氧化空气管22组成,分离管21和氧化空气管22相间隔铺设于反应池1的加强筋内。

池分离器2将吸收塔反应池1分为pH值不同的两部分,可以在单回路系统内获得双回路系统的效果,提高了脱硫效率。 反应池1上部浆液的pH较低,根据亚硫酸盐和亚硫酸之间的平衡关系,较低的pH值有利于提高氧化效率。 在池分离器2中间布置氧化空气管22,向氧化区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石膏结晶;同时,鼓入的氧化空气可强制排除浆液中的CO2,使得底部新鲜石灰石更易溶解,吸收剂利用效率更高。石膏浆液排出处的石灰石浓度最低而石膏浓度最高,有利于获得高纯度的石膏。底部通过添加新鲜的石灰石,pH值上升,进而提高吸收SO2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堵塞的风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