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2856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升降机构,涉及体外诊断行业的医疗检验仪器领域,具体涉及到医疗领域中样本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偏心混匀装置是一种为反应液容器提供偏心力,使反应液容器内的反应液被摇匀的装置。反应液的混匀在体外诊断行业的设备中使用非常广泛,而且是一个关键技术,反应液混匀的效果对测试结果影响非常的大。目前市场上反应液的混匀方式主要分为反应液接触混匀和非接触混匀,因为接触式混匀存在交叉污染,而且要解决交叉污染也是个麻烦的问题,所以市面上的设备还是多以非接触式混匀方式为主,而非接触式混匀比较新的技术是超声波混匀,但是机械式混匀反应液容器反应杯的方式还是目前多数仪器所采用的方式。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摇匀原理如下:采用带螺旋槽的混匀器,通过转轴沿螺旋槽转动从而使混匀器上升并旋转,当上升到最高处时混匀器与反应液容器的底部接触,并使反应液容器的底部偏心摆动,实现混匀;当反应液完成混匀后,电机停止转动,混匀器在惯性作用下相对于转轴转动,使混匀器沿螺旋槽下降。

现有技术中的偏心摇匀装置具有以下缺陷:在反应液摇匀过程中,转轴与混匀器的转速相同,且混匀器与转轴在螺旋槽的斜坡面接触,并依靠螺旋槽表面的摩擦力阻止混匀器相对于转轴下滑;造成混匀器在转轴的轴向方向抗压能力极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升降机构,采用压力平衡的替换摩擦力平衡的方式,增大偏心混匀装置的混匀器抗压压力,并降低偏心混匀装置对螺旋槽的摩擦系数及螺旋角的要求,降低设备的生产制造难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升降机构,用于偏心混匀装置,包括驱动部、与驱动部配合的升降部、及用于引导升降的导向部;导向部设于驱动部或升降部上,导向部的端部设有锁定部,混匀时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升降部在锁定部处压力平衡。该锁定部能够在驱动部的轴向锁定升降部防止升降部与驱动部相对移动,采用锁定部支撑力与升降部的重力或压力的平衡,代替原螺旋结构中重力、斜面支撑力、摩擦力的三个方向的力平衡关系,从而降低导向部的生产要求,提高升降部的抗压能力。

进一步,锁定部包括凹槽或/和凸棱,凹槽或凸棱呈弧形、角形、或条形。该锁定部具有多种可选的形式,能够方便的将该结构应用到不同的场合。

进一步,导向部呈螺旋状。该螺旋状的结构不但能够实现升降部的升降,还有利于升降部的旋转。

进一步,升降部包括与驱动部配合的管状部、及偏心部,导向部和锁定部设于管状部上;驱动部上设有与导向部配合的限位部,混匀时限位部与锁定部之间的压力平衡。采用管状部的设计有利于混匀器的驱动和稳定,偏心部能够提供偏心力实现摇匀反应液。

进一步,导向部和锁定部设于驱动部上,升降部包括与驱动部配合的管状部、及偏心部,管状部上设有与导向部配合的限位部,混匀时限位部与锁定部之间的压力平衡。将导向部设置在驱动部上,提高结构的多用性,实现另一种方式的升降。

一种混匀器,用于偏心混匀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偏心力的偏心部、连接部、及用于引导偏心部升降的导向部,导向部的端部设有锁定部,锁定部处所受支撑力与偏心部重力方向相反。该结构的混匀器能够方便于实现在锁定部处支撑力与压力的平衡,防止均混器沿其导向部下滑,进而影响混匀效果,提高混匀器的抗压效果。

进一步,锁定部包括凹槽或/和凸棱,凹槽或凸棱呈弧形、角形、或条形。

进一步,导向部为螺旋槽,锁定部为垂直于连接部轴向的水平槽、或凹槽,偏心部与连接部同轴。

基于上述混匀器的偏心混匀装置,还包括电机、及电机增大轴;电机驱动电机增大轴,电机增大轴上设有限位轴;限位轴与导向部配合使混匀器升降,混匀时限位轴与锁定部之间的压力平衡。该偏心混匀装置能够快速安装和使用,通过螺旋形的导向槽,实现混匀器的混匀和上升,利用锁定部锁定混匀器,从而防止混匀器沿导向槽下滑。

进一步,偏心部的顶面设有偏心槽,电机通过模块支座固定,在混匀器外侧套有保护罩,混匀器上连接有检测盘,检测盘与设置在模块支座的传感器配合实现混匀器的位置检测。该结构为整体的混匀装置结构,其结构简单,混匀效果好,能够有利于连续的生产和使用,提高摇匀的速度和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结构的设计,简单通用,能够实现偏心混匀装置的快速使用,通过对导向部的改进,实现混匀器受力方式的改变,从以前的支撑力、重力、摩擦力三者的平衡,替换为支撑力与重力的平衡,从而提高混匀器的抗压能力;

2.锁定部作用为通过受力方式的改变,达到保证混匀过程中混匀器位于最高处不下滑的目的,从而保证混匀质量。

3.该结构通过受力方式的改变,降低了对螺旋槽或导向部的摩擦系数和螺旋角的要求,进而降低了混匀器的生产制作难度,降低了混匀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外螺纹的升降机构配合的结构图;

图2为内螺纹的升降机构配合的结构图;

图3为偏心混匀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水平的锁定部的受力图;

图5为凹槽型的锁定部的受力图。

图中标记:1-保护罩,2-模块支座,3-电机,4-混匀器,5-检测盘,6-电机增大轴,7-限位轴,8-传感器,9-螺旋槽,10-锁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偏心混匀装置,包括保护罩1、模块支座2、电机3、混匀器4、检测盘5、电机增大轴6、混匀器4、及传感器8。

电机3通过模块支座2安装固定,在支座安装上设有上下两个传感器8,电机增大轴6与电机3的转轴同轴连接,电机增大轴6上设置有横向的限位轴7;混匀器4包括同轴连接的管状连接部和偏心部,偏心部连接在管状连接部的上端,且在片形部的顶面设置有偏心槽,偏心槽偏心于电机3和混匀器4,管状连接部上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为通槽,导向槽呈螺旋状,导向槽的下端具有锁定部10,混匀时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升降部在锁定部处压力平衡。管状连接部套设于电机增大轴6上,限位轴7配合卡入导向槽内,在混匀器4上连接了检测盘5,检测盘5与混匀器4及电机增大轴6同轴,检测盘5位于支座安装上的两个传感器8之间;锁定部10可以为垂直于电机3转轴的水平槽,也可以是与限位轴7匹配卡接的凹槽,该锁定部10用于使限位轴7与导向槽的接触面在垂直于电机3转轴及混匀器4轴向方向的受力平衡,从而提高混匀器4的轴向抗压能力,当限位轴7到达锁定部10时,防止混匀器4在混匀器4的轴线方向相对于电机增大轴6移动;保护罩1套设到混匀器4外侧并与支座安装连接,从而保护混匀器4处的机构。该电机3可以为直流电机3,该水平槽的长度一般为8±1mm,该凹槽的深度一般不大于限位轴7的半径;该导向槽也可以为具有相同作用的导向的凸棱,并选择具有相同功能的限位部替换限位轴7。该螺旋槽9可以为单螺旋槽9、双螺旋槽9、三螺旋槽9等。

本装置的的工作流程为:将混匀器4置于电机增大轴6的低端,当直流电机3被驱动的瞬间,电机增大轴6由静止突然高速旋转,而在混匀器4静止惯性的作用下,混匀器4与电机增大轴6相对转动,电机增大轴6上的限位轴7提供一个沿转动方向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作用到螺旋槽9的倾斜面上被分解为电机3旋转方向和电机3轴向的两个力,旋转方向的作用力使混匀器4随着电机3轴旋转加速,电机3轴向的作用力使混匀器4在电机3轴向上克服自身重力上升,由于限位轴7提供的力很大,所以直流电机3启动的瞬间混匀器4就被升起并与电机3轴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当混匀器4与电机增大轴6速度相同时,由混匀器4的力学分析可知,螺旋槽9仅仅依靠摩擦力,保证混匀器4不相对于电机增大轴6下滑,造成混匀器4的抗压能力极低,如果摩擦力不足以平衡重力,则使混匀器4会慢慢的下降,从而影响混匀效果;因此特别设置了锁定部10,当达到限位轴7到达锁定部10后,能保证当混匀器4与电机增大轴6速度相同时,混匀器4的重力与限位轴7对混匀器4的支撑力平衡,避免依靠摩擦力保证混匀器4受力平衡的问题,提高混匀器4的抗压能力。

当电机3停转后,电机增大轴6快速停止,而混匀器4在自身旋转惯性的作用下相对于电机增大轴6转动,限位轴7沿越出锁定部10并沿螺旋槽9下降。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参考是实施例1的设计方式,可以将导向槽设置到电机增大轴6的侧壁上,将混匀器4的下部设置为管状并与电机增大轴6套接,在管状的内侧壁上设置限位部,并使限位部与导向槽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