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件抛光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839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件抛光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配件制造的过程中,对配件进行抛光是一个重要的步骤,通过对配件进行打磨,使得配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使其具有光滑、平整的表面。

但是在进行配件抛光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及残渣,粉尘弥漫在空气中,残渣散落在操作台上,造成空气污染,作业环境变差,为不影响操作台的工作环境,需频繁对操作台进行清理,费时费力,影响效率,且混杂粉尘的空气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配件抛光除尘装置,旨在解决抛光作业时粉尘弥漫及残渣散落在操作台上,影响工作环境、降低生产效率和危害操作人员健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配件抛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尘板、喷水管、集水槽和隔离管;

所述挡尘板的数量为3个,并竖直设置在抛光工作台的侧面;

所述隔离管设置在挡尘板面向抛光工作台的一侧;

所述喷水管设置在挡尘板面向抛光工作台一侧的上方,喷水管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喷水孔,所述喷水孔朝向挡尘板方向;

所述集水槽设置在挡尘板下方。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抛光工作台侧面的挡尘板,防止配件在进行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向周边飞溅,污染环境,并且通过在挡板上设置喷水管,喷水管向挡尘板喷水,使得被挡尘板阻挡的粉尘与水混合,清理了挡尘板上附着的粉尘,防止粉尘在空气中弥漫。

进一步地,所述挡尘板分别设置对应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分别与供水管路连接。

通过设置挡尘板的独立喷水管,喷水管分别与供水管路连接,使得三面挡尘板的供水更加稳定,三面挡尘板的水流量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储水桶、滤料和循环水泵;所述储水桶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储水桶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集水槽,所述滤料设置在储水桶的进水口,所述储水桶的出水口连接循环水泵的进水口,循环水泵出水口连接喷水管的供水管路。

通过设置水循环装置,使用储水筒对使用过的废水进行收集,滤料过滤了其中的粉尘,并将过滤后的水通过循环水泵重新通入喷水管进行使用,节省了用水量。

进一步地,所述喷水管的供水管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机构,所述喷水管的供水管路上设置有三通构件,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流量控制机构和喷水管的供水管路通过三通构件管道连接,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回水管和流量控制阀门,所述储水桶上设置有回水口,所述回水管通过流量控制阀门连接三通构件与储水桶的回水口。

通过设置流量控制机构,对循环水泵所泵出的水进行分流,对喷水管的出水量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还包括抛光工作台上设置的支撑框架和隔挡管,所述支撑框架顶面连接多根隔挡管。

通过在配件承载台上方设置底部隔挡管,使得抛光产生的粉尘和碎渣能通过隔挡管的缝隙向下掉落,不在操作台面上堆积,影响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工作台的隔挡管两端通过焊接在支撑框架两端的U形槽进行可拆连接,所述集水槽底部向连接储水桶进水口一侧的管道倾斜,管道设置在距集水槽槽底1到2cm的槽壁上。

通过设置倾斜的槽底使得废水能流向管道连接储水桶进水口的一侧,通过将管道设置在槽壁的一定高度上,使得沉淀的粉尘与碎渣不进入管道,通过隔挡管与支撑框架的可拆连接,使得能通过拆卸隔挡管的方式对集水槽内的粉尘与碎渣进行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隔挡管包覆有缓冲套,隔挡管两端顶部设置有缓冲垫层。

通过设置隔挡管的缓冲套和两端顶部的缓冲垫层,防止配件放置过程中出现磕碰的情况,避免造成配件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件抛光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抛光工作台;102、支撑框架;103、隔挡管;

1031、缓冲套;104、缓冲垫层;

201、挡尘板;202、喷水管;203、侧面隔离管;

301、集水槽;

401、水循环装置;402、储水桶;403、滤料;404、循环水泵;

405、回水管;406、流量控制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件抛光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抛光工作台101为四边形,抛光工作台101上设置有支撑框架102和隔挡管103,隔挡管103上包覆有缓冲套1031,隔挡管103两端设置有缓冲垫层104,抛光工作台的三个侧面设置有挡尘板201,挡尘板201面向抛光工作台101的一侧设置有喷水管202,喷水管202的喷水孔朝向挡尘板201,挡尘板201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301,侧面隔离管203设置在挡尘板201面向抛光工作台101的一侧,一端连接集水槽301侧壁上预先焊接的插槽上,另一端连接预先焊接在挡尘板201顶部的定位槽上,集水槽301一侧与水循环装置401储水桶402的进水口管道连接,并且集水槽301底部向管道连接储水桶402的一侧倾斜,储水桶402的进水口设置有滤料403(本实施例中滤料选用滤棉),储水桶402的出水口连接循环水泵404的进水口,喷水管202的供水管路上设置有三通构件,循环水泵404的出水口、回水管405和喷水管202的供水管路通过三通构件管道连接,回水管405通过流量控制阀门406连接三通构件与储水桶402的回水口喷水管202的供水管路分为3条,分别向3根喷水管202供水。

根据上述结构,在具体操作时,配件放置在抛光工作台101上进行抛光作业,飞溅的粉尘被挡尘板201阻挡,并与喷水管202喷射的水混合,侧面隔离管203使得配件与水隔离,混合粉尘的水沿挡尘板201流入下方设置的集水槽301,较大的粉末通过抛光工作台101隔挡管103之间的缝隙落入集水槽301,经过沉淀的水沿集水槽301倾斜的底面流向储水桶402,经过储水桶402进水口设置的滤棉过滤后流入储水桶402,循环水泵404将储水桶402内的水抽出,并向喷水管202的供水管路送水,并通过操作回水管405上设置的流量控制阀门406控制水流量,供水管路分为三条,分别向三根喷水管202供水。

在某些实施例中,挡尘板的数量可选择1块或者2块,1块挡尘板设置在飞溅粉尘最多的方向,亦可有效地对粉尘进行阻挡和收集,2块挡尘板的设置,既可留出一侧空间提供抛光操作,另一侧空出的空间可用于放置长度长于抛光操作台的配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喷水管可选为单根,单根喷水管为U型沿挡尘板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维护。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抛光工作台设置挡尘板,并在挡尘板上设置喷水管,有效地阻挡粉尘的飞溅,并通过挡尘板底部设置的集水槽集中废水和抛光操作台隔离管缝隙间落下的粉末,经过沉淀后的水经过滤料过滤后进入储水桶并通过循环水泵重新投入使用,达到了抑制粉尘弥漫,防止操作台散落残渣,减少了抛光操作台的清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并对废水进行重新利用,节省了用水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