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0398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钛酸钡是一种强介电化合物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是电子陶瓷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

工业生产的钛酸钡产品是一种白色粉末,根据其细度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钛酸钡在经过球磨机处理后,得到的含有钛酸钡粉末的浆体,浆体再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处理后,钛酸钡会结块,这又需要对其粉碎,粉碎中仍有较小结块,这些较小结块需要回流粉碎,这种烘干方式步骤繁琐,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现有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仍然不能再避免结块的基础上,实现钛酸钡粉体的批量生产,存在着不能实现其工业化生产以及工业化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充分地回收再干燥器内的热气体,同时保证了储液器中的钛酸钡不发生沉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的烘干装置不仅适用于钛酸钡的生产,还适用于其他物质的烘干,尤其是对于一些低温下易发生沉淀的物质,通过将回收管连接至储液器,将气液的热量传递至储液器内的浆液,从而避免了储液器内的浆液产生沉淀,利于后续的运输和烘干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

储液器,其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储液器内设置一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将所述储液器的容纳腔自上而下分割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水平隔板的中心设置有通孔,且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上;

驱动构件,其包括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并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搅拌轴以及与设置在所述搅拌轴的自由端的搅拌桨;

干燥构件,其包括干燥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干燥器内且位于所述干燥器上端的喷雾组件,所述干燥器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红外烘干灯,所述干燥器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所述干燥器的侧壁上开设流出口,所述喷雾组件包括与所述开口连通的竖直喷雾管、沿所述竖直喷雾管的自由端向外延伸的四个喷雾管以及分设在所述四个喷雾管自由端的四个雾化喷头;

浆液输送管,其一端设置在所述出液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口,所述浆液输送管上安装有抽水泵;

回收构件,其通过插接在所述流出口处的回收管与所述干燥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由储液器、驱动构件、干燥构件、浆液输送管和回收构件组成,钛酸钡浆液从储液器的进液口进入储液器,储液器内的钛酸钡浆液从出液口流出后进入浆液输送管,抽水泵将浆液输送管内的钛酸钡浆液泵至开口,并进入竖直喷雾管和四个喷雾管,并从四个雾化喷头内喷在干燥器内,干燥器内的至少两个红外烘干灯将雾化的浆液迅速干燥,液体被气化后流入回收构件,可得到非常细的粉末,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储液器内的搅拌轴和搅拌桨在电机的驱动下,对储液器内的钛酸钡浆液进行持续搅拌,避免了浆液的沉淀;同时,在喷雾管的自由端设置四个雾化喷头,实现了能够快速且大量的对钛酸钡浆液进行雾化喷淋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红外烘干灯不仅起到了对雾化后的洒落在干燥器内的固体再次烘干的目的,同时保证了干燥器内干燥和无菌的环境,提高了钛酸钡的生产质量。

优选的是,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中,所述浆液输送管和所述回收管上设有阀门。可调节浆液输送速度以及气液的回收速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中,所述四个雾化喷头中,相邻两个雾化喷头之间的角度为30~90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中,所述干燥器包括双层侧壁,所述双层侧壁之间贴设有加热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中,所述搅拌桨包括多个搅拌叶片。增大了钛酸钡浆液与搅拌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搅拌效率。

优选的是,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中,所述搅拌桨包括3~6个搅拌叶片。

优选的是,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中,所述至少两个红外烘干灯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的上端面。为了避免从雾化喷头中喷出的物质洒落在红外烘干灯上,可将红外烘干灯设置在干燥器内的上端。

优选的是,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中,所述四个雾化喷头位于所述干燥器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充分地回收再干燥器内的热气体,同时保证了储液器中的钛酸钡不发生沉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能实现持续化生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不仅适用于钛酸钡的生产,还适用于其他物质的烘干,尤其是对于一些低温下易发生沉淀的物质,通过将回收管连接至储液器,将气液的热量传递至储液器内的浆液,从而避免了储液器内的浆液产生沉淀,利于后续的运输和烘干过程,利于推广,增大了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中喷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

储液器1,其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110和出液口120,所述储液器1内设置一水平隔板2,所述水平隔板2将所述储液器1的容纳腔自上而下分割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水平隔板2的中心设置有通孔210,且所述进液口110和所述出液口120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上;

驱动构件3,其包括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电机310、与所述电机310的输出轴相连接并穿过所述通孔210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搅拌轴320以及与设置在所述搅拌轴320的自由端的搅拌桨330;

干燥构件4,其包括干燥器410以及设置在所述干燥器410内且位于所述干燥器410上端的喷雾组件420,所述干燥器410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红外烘干灯5,所述干燥器410的上端设有一开口411,所述干燥器410的侧壁上开设流出口412,所述喷雾组件420包括与所述开口411连通的竖直喷雾管421、沿所述竖直喷雾管421的自由端向外延伸的四个喷雾管422以及分设在所述四个喷雾管422自由端的四个雾化喷头423;

浆液输送管6,其一端设置在所述出液口120,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口411,所述浆液输送管6上安装有抽水泵7;

回收构件8,其通过插接在所述流出口412处的回收管与所述干燥器410连通。

该实施例所述的钛酸钡生产用烘干装置由储液器1、驱动构件3、干燥构件4、浆液输送管6和回收构件8组成,钛酸钡浆液从储液器1的进液口110进入储液器1,储液器1内的钛酸钡浆液从出液口120流出后进入浆液输送管6,抽水泵7将浆液输送管6内的钛酸钡浆液泵至开口411,并进入竖直喷雾管421和四个喷雾管422,并从四个雾化喷头423内喷在干燥器410内,干燥器410内的至少两个红外烘干灯5将雾化的浆液迅速干燥,液体被气化后流入回收构件8,可得到非常细的粉末,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储液器1内的搅拌轴320和搅拌桨330在电机310的驱动下,对储液器1内的钛酸钡浆液进行持续搅拌,避免了浆液的沉淀;同时,在喷雾管422的自由端设置四个雾化喷头423,实现了能够快速且大量的对钛酸钡浆液进行雾化喷淋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红外烘干灯5不仅起到了对雾化后的洒落在干燥器410内的固体再次烘干的目的,同时保证了干燥器410内干燥和无菌的环境,提高了钛酸钡的生产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浆液输送管6和所述回收管上设有阀门9。可调节浆液输送速度以及气液的回收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个雾化喷头423中,相邻两个雾化喷头423之间的角度为30~9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器410包括双层侧壁,所述双层侧壁之间贴设有加热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桨330包括多个搅拌叶片。增大了钛酸钡浆液与搅拌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搅拌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桨330包括3~6个搅拌叶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红外烘干灯5设置在所述干燥器410的上端面。为了避免从雾化喷头423中喷出的物质洒落在红外烘干灯5上,可将红外烘干灯5设置在干燥器410内的上端。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