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玻片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2463阅读:12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专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高通量免疫组化操作的玻片架。



背景技术: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的一种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将玻片通过玻片架固定并置于液体中进行脱蜡、修复等多个步骤,且耗时时间较长。因此单次免疫组化实验玻片数量对于提高免疫组化效率十分重要。

目前,免疫组化专用加热设备成本较高且普及度极低,行业内通常使用常规的加热设备(高压锅、电饭煲)。考虑受热均匀等因素,这些常规的加热设备内部容器都采用圆筒形结构,而现有的玻片架都是玻片平行放置的立方体结构,显然无法充分利用容器的内部空间,同时破片架容量和大小不能根据容器大小进行调整,都严重限制了免疫组化操作效率。现有技术也有采用弹簧进行玻片固定操作方式,将玻片固定在弹簧钢丝之间的缝隙内,但是其固定稳定性较低,若操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玻片共同操作需多条弹簧固定,这容易出现相邻的弹簧条上的玻片相互触碰、刮擦划伤玻片上组织,反而对成品率造成了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玻片架应用于免疫组化操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圆筒加热容器,且能够根据容器大小调整玻片架容量,从而提高免疫组化实验效率的玻片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免疫组化玻片架,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环框架和内环框架,所述外环框架包括环形的外环主架和外环副架,外环主架和外环副架成对间隔设置,外环主架滑动套接外环副架,滑动方向沿外环主架周向;所述内环框架包括至少一对环形的内环主架和内环副架,内环主架和内环副架成对间隔设置,内环主架滑动套接内环副架,滑动方向沿内环主架周向;外环主架和内环主架通过径向辐条一一对应连接,外环副架和内环副架通过径向辐条一一对应连接;外环主架和内环主架相对一侧设置定位胶条a,外环副架和内环副架相对一侧设置定位胶条b,所述定位胶条a表面设置有条形的定位斜槽,所述的定位斜槽倾斜定位胶条a表面法线设置,定位胶条b的外侧面均设置有条形的定位直槽,所述定位斜槽和定位直槽平行内、外环框架中轴设置;所述外环主、副架和内环主、副架均使用弹性材料。

玻片放置于相互连接的外环主架和内环主架之间或者外环副架和内环副架之间,玻片两侧边缘插入定位槽内,利用定位胶条a、b的弹性夹持固定,实现环形的定位方式。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圆筒形加热容器的内部空间,相比现有的长条形玻片架载片容量大大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免疫组化操作的通量和效率。同时,外环框架和内环框架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可伸缩调节的环形框架结构,可以根据加热容器的大小进行伸缩调节,进一步提高了本方案对于加热容器适用性。玻片在外环主架和内环主架之间倾斜外环框架径向固定、在外环副架和内环副架之间沿外环框架径向固定,从而弥补间隔距离的差异实现玻片稳固定位。所述的弹性材料是弹性塑胶材料,可以在外环框架和内环框架伸缩时,结构适度完全变形。

作为优选,外环主架和内环主架的圆心角相等,外环副架和内环副架的圆心角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外环主架和外环副架形状为同心的扇环形,沿外环主架周向设置有贯穿外环主架两端的弧形通孔,外环副架和所述弧形通孔滑动连接。

再根据加热容器大小进行调节时,外环副架两端滑入相邻的外环主架的弧形通孔内部,并利用外环主架和外环副架的材料弹性使整个外环框架实现可伸缩调整的环形框架结构,从而适应不同大小的加热容器。同时在调节过程中,设置于外环副架上的定位胶条a也适应性的部分收纳,在整体结构收缩时收纳部分较多,玻片固定容量减少,在整体结构伸展时收纳部分较少,玻片固定容量增加,从而适应加热容器容量调整玻片容量并且保持玻片之间距离防止解除碰撞,划伤玻片表面组织。

作为优选,所述内环主架和内环副架形状为同心的扇环形,沿内环主架周向设置有贯穿内环主架两端的弧形通孔,内环副架和所述弧形通孔滑动连接。

内环框架结构与外环框架结构对应,从两侧夹持玻片保证玻片定位稳定。

作为优选,外环主架、外环副架、内环主架、内环副架的数量为设置为2个。

作为优选,内环主架顶部转动连接有拉环,所述的拉环使用弹性材料。所述弹性材料为弹性塑胶材料,拉环便于将整个玻片架的放置和转移。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适用于圆筒加热容器,充分利用加热容器内部空间提高玻片容量,从而提高免疫组化实验效率;(2)可以根据加热容器伸缩调整结构大小,同时调节玻片容量,适应不同尺寸容器,达到容器利用的最大值;(3)玻片定位稳固,且有效防止玻片脱落、玻片表面组织划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外环主架;2外环副架;3定位胶条a;4定位斜槽;5内环主架;6内环副架;7定位胶条b;8定位直槽;9径向辐条;10弧形通孔;11拉环;12玻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免疫组化玻片架,包括同心设置的外环框架和内环框架,所述外环框架包括环形的外环主架1和外环副架2,外环主架和外环副架成对间隔设置,外环主架滑动套接外环副架,滑动方向沿外环主架周向;所述内环框架包括至少一对环形的内环主架5和内环副架6,内环主架和内环副架成对间隔设置,内环主架滑动套接内环副架,滑动方向沿内环主架周向;外环主架和内环主架通过径向辐条9一一对应连接,外环副架和内环副架通过径向辐条一一对应连接;外环主架和内环主架相对一侧设置定位胶条a3,外环副架和内环副架相对一侧设置定位胶条b7,所述定位胶条a表面设置有条形的定位斜槽4,所述的定位斜槽倾斜定位胶条a表面法线设置,定位胶条b的外侧面均设置有条形的定位直槽8,所述定位斜槽和定位直槽平行内、外环框架中轴设置;所述外环主、副架和内环主、副架均使用弹性材料。所述的弹性材料是弹性塑胶材料,可以在外环框架和内环框架伸缩时,结构适度完全变形。

外环主架和内环主架的圆心角相等,外环副架和内环副架的圆心角相等。

所述外环主架和外环副架形状为同心的扇环形,沿外环主架周向设置有贯穿外环主架两端的弧形通孔10,外环副架和所述弧形通孔滑动连接。

再根据加热容器大小进行调节时,外环副架两端滑入相邻的外环主架的弧形通孔内部,并利用外环主架和外环副架的材料弹性使整个外环框架实现可伸缩调整的环形框架结构,从而适应不同大小的加热容器。同时在调节过程中,设置于外环副架上的定位胶条a也适应性的部分收纳,在整体结构收缩时收纳部分较多,玻片固定容量减少,在整体结构伸展时收纳部分较少,玻片固定容量增加,从而适应加热容器容量调整玻片容量并且保持玻片之间距离防止解除碰撞,划伤玻片表面组织。

所述内环主架和内环副架形状为同心的扇环形,沿内环主架周向设置有贯穿内环主架两端的弧形通孔,内环副架和所述弧形通孔滑动连接。与外环框架结构对应,从两侧夹持玻片保证玻片定位稳定。

外环主架、外环副架、内环主架、内环副架的数量为设置为2个。内环主架顶部转动连接有拉环11,所述的拉环使用弹性材料。所述弹性材料为弹性塑胶材料,拉环便于将整个玻片架的放置和转移。

玻片设置于相互连接的外环主架和内环主架之间或者外环副架和内环副架之间,玻片12两侧边缘插入定位槽内,利用定位胶条a、b的弹性夹持固定,实现环形的定位方式。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圆筒形加热容器的内部空间,相比现有的长条形玻片架载片容量大大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免疫组化操作的通量和效率。同时,外环框架和内环框架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可伸缩调节的环形框架结构,可以根据加热容器的大小进行伸缩调节,进一步提高了本方案对于不同尺寸加热容器适用性。玻片在外环主架和内环主架之间倾斜外环框架径向固定、在外环副架和内环副架之间沿外环框架径向固定,从而弥补间隔距离的差异实现玻片稳固定位。并且不同尺寸的本方案免疫组化玻片架可以通过同心套设的方式组合使用,将小尺寸的免疫组化玻片架套设在大尺寸的免疫组化玻片架的内环框架内部,从而适用于大尺寸加热容器大大增加玻片容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