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药液搅拌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10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药液搅拌混合器。



背景技术:

在制药过程中,会涉及到将多种药液混合这一步骤,且上述的步骤需要借助混合设备来实现。

现有的药液混合设备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用于制药的混合设备[申请号:201420529648.3;授权公告号:CN 204073940 U],包括搅拌桶,搅拌桶盖和搅拌组件,所述搅拌桶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搅拌桶的顶部,所述搅拌组件安装在搅拌桶盖上,所述搅拌桶盖上设置有可开闭的用于进料的活动门,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有可开闭的用于出料的启闭门,所述搅拌桶支承在支架上;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搅拌轴和多个搅拌桨叶,所述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多个搅拌桨叶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在所述搅拌轴上,靠近搅拌桶的顶部的搅拌桨叶反向安装在搅拌轴上,靠近搅拌桶底部的搅拌桨叶正向安装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的上端连接所述电机,下端转动连接于支承座上,所述支承座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搅拌桶的内壁。

上述的混合设备通过电机驱动搅拌桨片转动以使搅拌桶内的多种药液均匀混合在一起,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但该混合设备存在一个问题:支撑座和搅拌轴是分开安装的,支撑座的安装以及支撑座和搅拌轴的组装均是在搅拌桶内部完成的,这样便加大了该设备的组装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组装的药液搅拌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组装的药液搅拌混合器,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搅拌筒,所述的搅拌筒的两端均敞开,搅拌筒内竖直设有呈直杆状的搅拌杆,且搅拌杆的侧壁上固定有多个搅拌叶片,搅拌筒的上端装有筒盖,筒盖上设有进液口以及用于驱动搅拌杆转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筒的下端口内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和搅拌筒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的搅拌筒的侧壁沿该搅拌筒的径向贯穿有呈条状的锁孔,锁孔有若干个且沿搅拌筒的周向均布,所述的支撑板的侧壁沿搅拌筒的径向设有呈条状的连接孔,连接孔的数量与锁孔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每个连接孔内均插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限位柱,限位柱的外端伸出连接孔并插在锁孔内,且限位柱能沿搅拌筒的径向滑动,所述的支撑板的侧壁和搅拌筒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所述的支撑板沿搅拌筒的轴向贯穿有排液孔,支撑板上固定有能控制排液孔与外界通断的阀门,所述的搅拌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轴向固定。

使用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多种药液均通过进液口灌入到搅拌筒内,接着电机启动以驱动搅拌叶片转动使药液充分混合在一起;混合完毕后,打开阀门,药液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从排液孔排出;当起搅拌作用的组件需要维修时,可以通过磁柱将限位柱吸出,以使支撑板与搅拌筒分离,此时便可将整个搅拌组件取出进行维修,具有维修方便的优点。

在限位柱、连接孔和锁孔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以将支撑板稳定定位于搅拌筒内,从而对搅拌杆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搅拌杆在电机的作用下能够平稳的转动,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搅拌叶片转动的稳定性,来提高搅拌的效率以及质量,而且又可以减少搅拌杆施加在电机上的反作用力,来延长电机的寿命。

支撑板既用于排出混合后的药液,又对搅拌杆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支撑板在本混合器中具有一物两用的作用,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的使用,来提高组装本混合器的方便性。

支撑板是通过轴承与搅拌杆连为一个整体的,且限位柱的安装可以在搅拌筒外侧进行,因此,起搅拌和支撑作用的各零部件均可以在搅拌筒外侧完成组装,从而有效提高了组装本混合器的方便性。

在上述的便于组装的药液搅拌混合器中,所述的支撑板的侧壁和搅拌筒的内侧壁均为圆柱面且两者相贴靠,所述的支撑板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密封圈位于环形凹槽内,且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搅拌筒的内侧壁紧密抵靠。

在支撑板侧壁和搅拌筒内侧壁的挤压下,使密封圈发生弹性形变并与上述的两者更为紧密地抵靠,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支撑板和搅拌筒之间形成密封的可靠性,以避免混合液提前泄露;而且又使支撑板和搅拌筒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以进一步定位支撑板,以加强支撑板对搅拌杆的支撑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本混合器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便于组装的药液搅拌混合器中,所述的锁孔包括均呈条状的大孔和小孔,大孔和小孔相连通且大孔位于小孔和连接孔之间,所述的限位柱的外端位于大孔内且限位柱的直径大于小孔的孔径,所述的小孔内插有能使限位柱完全缩入到大孔内的磁柱,且磁柱的外端伸出小孔并位于搅拌筒外侧。

正常使用时,将磁柱完全拔出,接着手动推动限位柱使其两端分别位于锁孔和连接孔内,以将支撑板稳定地定位于搅拌筒内;当需要维修搅拌组件时,将磁柱插入到小孔内,此时,限位柱在磁柱的吸引下完全缩入到大孔内使支撑板和搅拌筒处于分离状态。由于小孔的孔径小于限位柱的直径,这样在将磁柱拔出时便不会将限位柱一起带出,从而有效避免限位柱丢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在上述的便于组装的药液搅拌混合器中,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面的中心处具有呈筒状凸出的连接部,且搅拌杆的下端插在连接部内,所述的轴承位于连接部内并套在搅拌杆上,且轴承的外圈和内圈分别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连接部和搅拌杆相固定。

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省略用于起连接作用的零部件的使用,这样便可减少本混合器的组装工序,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组装方便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便于组装的药液搅拌混合器具有以下优点:

1、在限位柱、连接孔和锁孔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以将支撑板稳定定位于搅拌筒内,从而对搅拌杆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搅拌杆在电机的作用下能够平稳的转动,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搅拌叶片转动的稳定性,来提高搅拌的效率以及质量,而且又可以减少搅拌杆施加在电机上的反作用力,来延长电机的寿命。

2、支撑板既用于排出混合后的药液,又对搅拌杆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使支撑板在本混合器中具有一物两用的作用,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的使用,来提高组装本混合器的方便性。

3、支撑板是通过轴承与搅拌杆连为一个整体的,且限位柱的安装可以在搅拌筒外侧进行,因此,起搅拌和支撑作用的各零部件均可以在搅拌筒外侧完成组装,从而有效提高了组装本混合器的方便性。

4、在支撑板侧壁和搅拌筒内侧壁的挤压下,使密封圈发生弹性形变并与上述的两者更为紧密地抵靠,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支撑板和搅拌筒之间形成密封的可靠性,以避免混合液提前泄露;而且又使支撑板和搅拌筒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以进一步定位支撑板,以加强支撑板对搅拌杆的支撑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本混合器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便于组装的药液搅拌混合器正常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插入磁柱后限位柱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搅拌筒;2a、锁孔;2a1、大孔;2a2、小孔;3、搅拌杆;4、搅拌叶片;5、筒盖;5a、进液口;6、支撑板;6a、连接孔;6b、排液孔;6c、连接部;7、电机;8、限位柱;9、阀门;10、密封圈;11、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便于组装的药液搅拌混合器由支架1、搅拌筒2、搅拌杆3、搅拌叶片4、筒盖5、支撑板6、电机7、搅拌叶片4、限位柱8、阀门9等组成。其中,限位柱8由磁性材料制成,磁性材料可以为铁或含铁合金;阀门9可以为球阀或电磁阀。

具体来说,搅拌筒2两端均敞开,且该搅拌筒2通过焊接的方式竖直固定在支架1上。搅拌杆3呈直杆状,该搅拌杆3竖直设于搅拌筒2内,且此时,搅拌杆3和搅拌筒2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搅拌杆3的侧壁上固定有搅拌叶片4,且搅拌叶片4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搅拌叶片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搅拌杆3相固定,具有连接牢靠的优点。

筒盖5盖于搅拌筒2上端,且筒盖5通过螺栓与搅拌筒2可拆卸固定。如图1所示,筒盖5的顶部沿其轴向贯穿有进液口5a,筒盖5的顶部还固定有电机7,且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杆3的上端相固定,以使电机7稳定地驱动搅拌杆3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电机7通过电机安装座(未图示)与筒盖5固定,且这一连接方式是现有的。

支撑板6呈圆板状且设于搅拌筒2的下端口内。支撑板6和和搅拌筒2两者的中心轴线共线,且支撑板6的侧壁和搅拌筒2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密封圈10形成密封。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支撑板6的侧壁和搅拌筒2的内侧壁均为圆柱面且两者相贴靠。支撑板6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密封圈10位于环形凹槽内,且密封圈10的外周面与搅拌筒2的内侧壁紧密抵靠,这样不仅使支撑板6和搅拌筒2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而且又使两者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来提高支撑板6被定位的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搅拌筒2的侧壁沿该搅拌筒2的径向贯穿有呈条状的锁孔2a,锁孔2a有若干个且沿搅拌筒2的周向均布。支撑板6的侧壁沿搅拌筒2的径向设有呈条状的连接孔6a,连接孔6a的数量与锁孔2a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每个连接孔6a内均插有限位柱8,限位柱8的外端伸出连接孔6a并插在锁孔2a内,且限位柱8能沿搅拌筒2的径向滑动。进一步说明,锁孔2a包括均呈条状的大孔2a1和小孔2a2,大孔2a1和小孔2a2相连通且大孔2a1位于小孔2a2和连接孔6a之间。限位柱8的外端位于大孔2a1内且限位柱8的直径大于小孔2a2的孔径。小孔2a2内插有能使限位柱8完全缩入到大孔2a1内的磁柱11,且磁柱11的外端伸出小孔2a2并位于搅拌筒2外侧。

支撑板6沿搅拌筒2的轴向贯穿有排液孔6b,支撑板6上固定有能控制排液孔6b与外界通断的阀门9。进一步说明,排液孔6b有多个且沿支撑板6的周向均布。阀门9的数量与排液孔6b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搅拌杆3的下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6轴向固定。具体来说,支撑板6的上端面的中心处具有呈筒状凸出的连接部6c,且搅拌杆3的下端插在连接部6c内。轴承位于连接部6c内并套在搅拌杆3上,且轴承的外圈和内圈分别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连接部6c和搅拌杆3相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正常使用时,将磁柱11完全拔出,接着手动推动限位柱8使其两端分别位于锁孔2a和连接孔6a内,以将支撑板6稳定地定位于搅拌筒2内;阀门9处于关闭状态,多种药液均通过进液口5a灌入到搅拌筒2内,接着电机7启动以驱动搅拌叶片4转动使药液充分混合在一起;混合完毕后,打开阀门9,药液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从排液孔6b排出;如图3所示,当起搅拌作用的组件需要维修时,将磁柱11插入到小孔2a2内,限位柱8在磁柱11的吸引下完全缩入到大孔2a1内使支撑板6和搅拌筒2处于分离状态,接着旋出螺栓便可将整个搅拌组件取出进行维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