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气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4998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气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极易溶于水。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对于氨制冷系统中因排气压力过高,电气保护高压失效或安全阀本身质量等非火灾因素引起的安全阀短暂起跳,还没有针对性地设计氨气吸收装置。这些场合泄放的氨气通常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或者采用简单的方式吸收,例如采用罐体中放入水或氨气排放管道直接插入其中进行吸收的方法。由于安全阀起跳时泄放的氨气流速较大,没有充足的溶解时间;氨气和水的接触面积比较小,溶解量小;氨气溶解于水时大量放热,水温急剧升高,氨气的溶解度减小。所以目前的氨气吸收装置对氨气的吸收效率不高,容易造成泄漏,会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危害。此外,还有一些氨气吸收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制造、运行和维护成本高,不适用于安全阀短暂起跳这种突发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收效果好、成本低的氨气吸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包括储水罐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伸至储水罐底部,还包括通气罩,所述通气罩罩设于所述进气管的末端,所述通气罩的罩壁上设有两个以上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罩为圆筒形,所述通气孔为圆形,所述通气孔孔径大小为8-15mm,并且所述通气孔之间的间隔为16-30mm,两个以上的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在通气罩的罩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底部设有氨水排放管路,所述氨水排放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上设有氨水浓度检测仪,所述氨水浓度检测仪用于检测储水罐内氨水浓度并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上部设有进水管路和浮球室,所述浮球室侧壁设有一个以上通孔,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的浮球位于浮球室中,所述浮球阀用于控制进水管路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于储水罐顶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单向压力平衡阀。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设有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上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一个以上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上部设有压力表,所述储水罐侧壁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一个的视液镜。

进一步的,所述氨水排放管路设有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上设有第一球阀,所述进水管路设有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二旁通管上设有第二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进气管末端伸至储水罐的底部,有利于增加氨气与水的接触时间,增大水对氨气的吸收量;在进气管的末端设通气罩,并且在通气罩上设有通气孔,使氨气能够通过通气孔分散到水中,增大氨气与水的接触面积,降低氨气流速,使水能更大程度吸收氨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氨气吸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储水罐;2、进气管;3、通气罩;4、氨水排放管路;5、电磁阀;6、第一旁通管;7、第一球阀;8、进水管路;9、浮球阀;10、浮球;11、浮球室;12、浮球室侧壁;13、第二旁通管;14、第二球阀;15、氨水浓度检测仪;16、压力表;17、连接管;18、单向压力平衡阀;19、挡板;20、进气口;21、排气管;22、排气管进气口;23、排气口;24、视液镜;25、进水口;26、氨水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进气管的末端设通气罩,并且在通气罩上设有通气孔,使氨气能够通过通气孔分散到水中,增大氨气与水的接触面积。

请参照图1,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包括储水罐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伸至储水罐底部,还包括通气罩,所述通气罩罩设于所述进气管的末端,所述通气罩的罩壁上设有两个以上通气孔。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进气管末端伸至储水罐的底部,有利于增加氨气与水的接触时间,增大水对氨气的吸收量;在进气管的末端设通气罩,并且在通气罩上设有通气孔,使氨气能够通过通气孔分散到水中,增大氨气与水的接触面积,降低氨气流速,使水能更大程度吸收氨气。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罩为圆筒形,所述通气孔为圆形,所述通气孔孔径大小为8-15mm,并且所述通气孔之间的间隔为16-30mm,两个以上的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在通气罩的罩壁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将通气罩设计为圆筒形,并且圆形通气孔均匀地分布在通气罩罩壁上,可使氨气均匀分散到水中,更大程度增大氨气与水的接触面积,降低氨气流速。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底部设有氨水排放管路,所述氨水排放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上设有氨水浓度检测仪,所述氨水浓度检测仪用于检测储水罐内氨水浓度并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氨水浓度检测仪检测到氨水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电磁阀开启,开始排放氨水,当氨水浓度降低到一定浓度时,电磁阀关闭,氨水停止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上部设有进水管路和浮球室,所述浮球室侧壁设有一个以上通孔,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的浮球位于浮球室中,所述浮球阀用于控制进水管路的开启或关闭。

由上述描述可知,浮球用于检测液位高度,当液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浮球阀开启,进水管路向储水罐补充清水,当液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浮球阀关闭,停止进水;将浮球置于浮球室内,在浮球室壁设通孔用于平衡储水罐和浮球室的液位,并且可以减小氨气排放时引起的液位波动,保证浮球阀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于储水罐顶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单向压力平衡阀。

由上述描述可知,单向压力阀用于平衡进气管和储水罐顶部气体的压力,防止水倒吸回进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设有填料。

由上述描述可知,排气管用于排放少量不能溶解的氨气,填料用于凝聚和吸收氨气和水反应时产生的水汽和小液滴。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上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一个以上通孔。

由上述描述可知,挡板用于减少氨气排放时引起的液位波动。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罐上部设有压力表,所述储水罐侧壁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一个的视液镜。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储水罐上部气体的压力,所述视液镜用于观测储水罐液位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氨水排放管路设有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上设有第一球阀,所述进水管路设有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二旁通管上设有第二球阀。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氨水排放管路和进水管路都设有旁通管和球阀,便于手动控制氨水排放或进水管路进水。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包括储水罐1和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末端伸至储水罐1的底部,并且在进气管2的末端罩设有一通气罩3,优选的,所述通气罩3为圆筒形,在通气罩3的罩壁上设有至少两个通气孔,优选的,所述通气孔为圆形,通气孔的孔径大小为8-15mm并且所述通气孔之间的间隔为16-30mm,两个以上的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在通气罩3的罩壁上。

所述储水罐1的底部设有氨水排放管路4,所述氨水排放管路4上设有电磁阀5,电磁阀5用于控制氨水的关闭和排放。在氨水排放管路4上设有第一旁通管6,所述第一旁通管6上设有第一球阀7,第一旁通管6和第一球阀7的作用是可以手动控制氨水的排放。另外,储水罐1上还设有氨水浓度检测仪15,所述氨水浓度检测仪15用于检测储水罐1中的氨水浓度并控制电磁阀5的开启或者关闭,当氨水浓度到达一定值,例如3%时,电磁阀5开启,当氨水浓度降低到一定值,例如1%时,电磁阀5关闭。

所述储水罐1的上部设有进水管路8和浮球室11,所述进水管路8上设有浮球阀9,所述浮球阀9的浮球10位于浮球室11中,所述浮球阀9用于控制进水管路8的开启或关闭,浮球室侧壁12上开设有通孔,用于平衡储水罐1和浮球室11的液位,并且可以减小氨气排放时引起的液位波动,保证浮球阀9正常工作。当储水罐1中的液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浮球阀9开启,进水管路8向储水罐1补充清水,当液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浮球阀9关闭,停止进水。在进水管路8上设有第二旁通管13,第二旁通管13上设有第二球阀14,用于手动控制进水。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控制手动排放氨水和放入清水,在储水罐1的侧壁沿高度方向上依次设有至少一个视液镜24,用于观察储水罐1中的液位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罐的顶部设有一压力表16,用于检测储水罐1上部气体压力。所述氨气吸收装置还包括一连接管17,所述连接管17的一端设于储水罐1的顶部,所述连接管17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2连通,所述连接管17上设有单向压力平衡阀18,用于平衡进气管2和储水罐1顶部气体的压力,防止水倒吸回进气管2。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罐1的顶部还设有排气管21,在排气管进气口22装设有填料,用于吸收氨气与水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和小液滴。除此之外,在所述储水罐1的上部还设有挡板19,所述挡板19上设有一个以上通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氨气吸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氨气从进气口20进入,如图1中箭头a所示,氨气进入进气管2中后,在进气管2的末端与储水罐1中的水接触,发生反应,由于氨气浓度较大,来不及反应的氨气通过通气罩3的通气孔分散开来,分散后的氨气大部分与水发生作用生成氨水,其中有极少量的氨气来不及反应从排气管21的排气口23排放到大气中,如图1中箭头c所示。

当氨水浓度检测仪15检测到储水罐1中的氨水浓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氨水排放管路4上的电磁阀5开启排放氨水,氨水从氨水排放口26中排出,如图1中箭头b所示;当液位降低时,进水管路8上的浮球阀9开启,清水从进水口25进入,如图1中箭头d所示,以降低氨水浓度,最大程度吸收泄放的氨气;当氨水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磁阀5关闭,停止排放氨水;当储水罐1液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进水管路8上的浮球阀9关闭,停止补水。此过程为氨气吸收装置的自动化运行过程。当氨水排放管路4或进水管路8出现故障不能实现自动化时,这时可通过各自的旁通管手动进行氨水的排放或者进水操作,手动控制时通过视液镜24来观察储水罐1的液位高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氨气吸收装置,包括储水罐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伸至储水罐底部,还包括通气罩,所述通气罩罩设于所述进气管的末端,所述通气罩的罩壁上设有两个以上通气孔。将进气管末端伸至储水罐的底部,有利于增加氨气与水的接触时间,增大水对氨气的吸收量;在进气管的末端设通气罩,并且在通气罩上设有通气孔,使氨气能够通过通气孔分散到水中,增大氨气与水的接触面积,降低氨气流速,使水能更大程度吸收氨气;在进气管路上和储水罐顶部之间设计一个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单向压力阀用于平衡进气管和储水罐顶部气体的压力,防止水倒吸回进气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氨气吸收装置既能自动控制氨水的排放和清水的放入,还可以进行手动操作,制作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