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萃取浸提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4434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萃取浸提一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仪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多功能连续萃取浸提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食品等工业,通用于石油炼制工业。萃取根据所提取的组分的不同,可分为浸提法(固—液萃取法)和萃取法(液—液萃取法)。其中,液液萃取通常采用分液漏斗或者连续萃取的分体两套装置;浸提多采用索氏提取器和渗漉筒,因此,实验室内进行萃取及浸提实验时,需要多个实验装置,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萃取浸提一体装置,可在一套仪器上实现轻相或重相的收集,以及浸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萃取浸提一体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相互连通的广口瓶和烧瓶,其中,所述烧瓶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路与所述广口瓶的瓶口连通,通过第二连通管路与所述广口瓶的瓶身连通,通过第三连通管路与所述广口瓶的瓶底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与所述第三连通管路上设有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及所述第三连通管路通断的控制阀;还包括与所述广口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进液管或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与所述广口瓶配合时,所述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打开,所述第三连通管路关闭;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广口瓶配合时,所述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关闭,所述第三连通管路打开。

所述第一进液管及第二进液管内分别设有塞体,所述塞体上成型有通气孔。

所述第一连通管路为L形,其包括与所述广口瓶瓶口连通的水平段以及与所述烧瓶连通的竖直段。

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一端与所述广口瓶的瓶身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竖直段上。

所述第三连通管路为L形,其包括与所述广口瓶的瓶底连通的水平段以及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竖直段。

所述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与所述第三连通管路的相交处。

所述第一进液管包括第一主管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主管体上的扩径部,所述第一主管体所述扩径部与所述广口瓶的瓶口密封配合,所述第一主管体延伸至所述广口瓶的瓶底。

所述塞体位于所述扩径部的内壁,所述第一进液管的管口处设置密封塞。

所述第二进液管包括与所述广口瓶的瓶口密封配合的圆柱形第二主管体,以及位于第二主管体上侧的进口管,所述第二主管体延伸至所述广口瓶的瓶身上侧,所述进口管的直径小于第二主管体,所述塞体位于所述第二主管体的内壁,所述进口管的管口处设置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萃取浸提一体装置,当需要进行轻相收集时,将第一进液管与广口瓶配合,此时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打开,所述第三连通管路关闭,烧瓶装轻相溶剂;当需要进行重相收集时,将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广口瓶配合时,所述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关闭,所述第三连通管路打开,烧瓶装重相溶剂;当需要进行固液浸提时,将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广口瓶配合时,所述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关闭,所述第三连通管路打开,加热烧瓶,烧瓶内蒸汽通过第一连通管路循环至广口瓶内,实现连续循环浸提,能用很少的溶剂完成有效成分的富集。可见,上述萃取浸提一体装置可以实现液液萃取收集重相、收集轻相和固液浸提三种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萃取浸提一体装置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萃取浸提一体装置的第一进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萃取浸提一体装置的第二进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萃取浸提一体装置进行轻相收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萃取浸提一体装置进行重相收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萃取浸提一体装置进行固液浸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主体,11-广口瓶,12-烧瓶,13-第一连通管路,14-第二连通管路,15-第三连通管路,16-控制阀,2-第一进液管,3-第二进液管,21-主管体,22-扩径部,31-第二主管体,32-进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为本发明的萃取浸提一体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萃取浸提一体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相互连通的广口瓶11和烧瓶12,其中,所述烧瓶12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路13与所述广口瓶11的瓶口连通,通过第二连通管路14与所述广口瓶11的瓶身连通,通过第三连通管路15与所述广口瓶的瓶底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与所述第三连通管路15上设有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及所述第三连通管路15通断的控制阀16;还包括与所述广口瓶1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进液管2或第二进液管3;所述第一进液管2与所述广口瓶11配合时,所述控制阀16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打开,所述第三连通管路15关闭;所述第二进液管3与所述广口瓶11配合时,所述控制阀16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关闭,所述第三连通管路15打开。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为L形,其包括与所述广口瓶11瓶口连通的水平段以及与所述烧瓶12连通的竖直段。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一端与所述广口瓶11的瓶身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的竖直段上。所述第三连通管路15为L形,其包括与所述广口瓶11的瓶底连通的水平段以及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的竖直段。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根据制造工艺的需求,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及所述第三连通管路15可根据情况制造成其他形状。

所述控制阀16位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与所述第三连通管路15的相交处。

具体地,所述第一进液管2及第二进液管3内分别设有塞体,所述塞体上成型有通气孔。

所述第一进液管2包括第一主管体2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主管体21上的扩径部22,所述第一主管体21所述扩径部22与所述广口瓶11的瓶口密封配合,所述第一主管体21延伸至所述广口瓶11的瓶底。

所述塞体位于所述扩径部22的内壁,所述第一进液管2的管口处设置密封塞。

所述第二进液管3包括与所述广口瓶11的瓶口密封配合的圆柱形第二主管体31,以及位于第二主管体31上侧的进口管32,所述第二主管体31延伸至所述广口瓶11的瓶身上侧,所述进口管32的直径小于第二主管体31,所述塞体位于所述第二主管体31的内壁,所述进口管32的管口处设置密封塞。

采用上述萃取浸提一体装置,当需要进行轻相收集时,如图4所示,将第一进液管2与广口瓶11配合,此时控制阀16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打开,所述第三连通管路15关闭,烧瓶装轻相溶剂;此时,第一进液管2塞体的通气孔将轻相气体通过冷凝管,冷凝后重新导入广口瓶11中的被萃取液中。

当需要进行重相收集时,如图5所示,将所述第二进液管2与所述广口瓶11配合时,所述控制阀16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关闭,所述第三连通管路15打开,烧瓶装重相溶剂;此时,塞体的通气口将重相通过冷凝管冷凝后导入广口瓶中,与被萃取液混合后,分液至下层,通过“U”型管回流至烧瓶中。

当需要进行固液浸提时,如图6所示,将所述第二进液管3与所述广口瓶11配合时,所述控制阀16控制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关闭,所述第三连通管路15打开,加热烧瓶,烧瓶内蒸汽通过第一连通管路13塞体内的通气孔循环至广口瓶内并重新进行冷凝,实现连续循环浸提,能用很少的溶剂完成有效成分的富集。

可见,上述萃取浸提一体装置可以实现液液萃取收集重相、收集轻相和固液浸提三种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