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自过滤色浆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3465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原料自过滤色浆研磨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色浆生产领域应用的原料自过滤色浆研磨机。



背景技术:

在色浆的生产过程中,为满足产品的精度,生产工序中通常将原料进行研磨从而使其满足生产需求。人工的研磨过程费时费力,不利于生产过程的高效进行。为满足生产的需求,人们设计生产出研磨机,所述研磨机是使用研磨工具对其进行研磨,增加了研磨效率,有效保证了研磨效果。根据不同的研磨需求,工作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控制操作。研磨机在使用过程中,入料口可以连接上料装置,也可以进行人工倾倒。然后原料通过入料口进入内部的研磨机构进行研磨,但是原料的直接进入无法保证其原料的纯净度,当含有杂质时通常会因为研磨品为达标导致研磨成品的浪费,造成了研磨过程的无效运行,增加了生产成本。为降低原料的杂质含量,人们通常会设置有过滤过程,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生产过程的持续进行,同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原料杂质过多影响研磨质量的原料自过滤色浆研磨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原料自过滤色浆研磨机,包括外壳、研磨机构,所述外壳设置有入料口、出料口,所述入料口设置有入料过滤装置,所述入料过滤装置设置有原料入口、原料出口,所述原料出口与入料口相连。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研磨机的基础上在入料口设置有入料过滤装置,则原料通过入料过滤装置的过滤作用后进入研磨机,则入料过滤装置的设置降低了研磨原料的杂质含量,提高了其研磨质量,有效避免了不合格研磨品的产生。

进一步的是,所述入料过滤装置为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包括后端面、前端面,所述后端面的上部设置有原料入口。所述过滤箱的内部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将过滤箱分为三个腔室,所述第一筛网的目数小于第二筛网的目数,所述腔室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所述过滤箱的前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杂质第一出口,所述过滤箱体设置有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原料出口,所述过滤箱体设置有与第三腔体相连通的杂质第二出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振动电机。

进一步的是,所述过滤箱的原料入口上设置有进料斗。

进一步的是,所述过滤箱朝向入料口进行倾斜设置,所述倾斜角度范围为5°—1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研磨机入料口的入料过滤装置的设置,有效的保证了研磨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其产品生产效率,避免了无效研磨情况的发生;

2、多层目数不同的筛网设置,使其既能去除粒径较大的杂质又可以同时去除粒径较小的杂质,提高了其杂质去除效果,保证了入料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

3、振动电机的设置,提高了其过滤工作的效率,有效保证了研磨机的入料速度以及入料质量;

4、过滤箱的倾斜设置,避免了原料的堵塞而无法顺利进行输送,有效保证了原料在过滤箱的正常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料自过滤色浆研磨机的研磨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料自过滤色浆研磨机的过滤箱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料自过滤色浆研磨机的过滤箱连接结构的右视图;

图中标记:外壳1,入料口11,出料口12,研磨机构2,原料入口3,原料出口4,过滤箱5,后端面51,前端面52,第一筛网53,第二筛网54,第一腔室55,第二腔室56,第三腔室57,杂质第一出口58,杂质第二出口59,振动电机6,进料斗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研磨机的侧视图,在图中的研磨机包括外壳1、研磨机构2,研磨机构2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外壳1设置有入料口11、出料口12,本实用新型在研磨机的入料口11的位置设置有入料过滤装置,所述入料过滤装置设置有原料入口3、原料出口4,所需要进行研磨的原料从原料入口3进入入料过滤装置,则进行过滤操作后原料从原料出口4流出。则此时原料出口4与研磨机的入料口11相连,经过滤后的原料流入入料口11。经过入料过滤装置的原料其精度得到了提高,避免了杂质对其研磨过程的影响,保证了研磨品的质量,避免了杂质过多研磨品质量不过关而导致无效研磨情况的出现。入料过滤装置的设置,保证了其研磨质量,提高了其有效研磨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有效扩大了其使用效果。

所述入料过滤装置可以设置为具有滤网的管道,当原料通过滤网管道时,将细小的杂质通过滤网使其与原料分离,使杂质含量减少。所述入料过滤装置还可以为垂直设置在流通管道内的滤网,所述滤网的目数设置可以使原料进行通过而粒径较大的杂质则不能通过,实现原料杂质的过滤。

如图2所示的入料过滤装置为过滤箱5,在过滤箱5的后端面51的上部设置有原料入口3,则原料可以从原料入口3进入过滤箱5进行过滤操作。所述过滤箱5的内部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一筛网53和第二筛网54将过滤箱分为三个腔室。如图2所示,所述腔室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腔室55、第二腔室56、第三腔室57,所述第一筛网53的目数应设置为小于第二筛网54的目数,则此时第一筛网53的目数设置应保证原料的通过而大于原料粒径的杂质不能通过,而所述第二筛网54的目数则不能使原料通过同时小于原料粒径的杂质可以进行通过。则此时大于原料粒径的杂质由于不能通过第一筛网53则遗留在第一腔室55,所以第一腔室55进行大于原料粒径的杂质的盛装。而经过第二筛网54时,粒径较小的杂质顺利通过而原料则被阻隔在第二腔室56内,此时第二腔室56进行原料的盛装,而第三腔室57则可以盛装小于原料粒径的杂质。同时,所述过滤箱5的前端面52设置有与第一腔室55连通的杂质第一出口58,则此时第一腔室55内的粒径较大杂质可以通过杂质第一出口58输送出去。所述过滤箱体5设置有与第二腔室56相连通的原料出口4,由于第二腔室56为盛装原料,则此时过滤后的原料通过原料出口4输送至研磨机构内。所述过滤箱体5设置有与第三腔体57相连通的杂质第二出口59,杂质第三出口59的设置可以对粒径较小的杂质进行清理。

图2中过滤箱5的设置使其既可以对其粒径较大杂质进行去除,又保证了粒径较小杂质的清理,有效地提高了原料的纯净度,使其入料过滤装置的作用更大化。过滤箱5的各种不同物质出口的设置,防止了物品的随意洒落,方便了物品的收集,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过滤后的杂质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所述过滤箱5上设置有振动电机6。通过振动电机6的震动操作则带动过滤箱5进行震荡,同时设置在过滤箱5内的第一筛网53和第二筛网54以及过滤箱5内的原料也会随之进行震荡。则筛网以及原料震荡,防止了杂质的过多对筛网进行堵塞情况的发生,加快了过滤箱5的筛网过滤过程,提高了过滤效率,保证了过滤质量,使其过滤速度满足研磨机的需求,提升了其工作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过滤箱5的原料入口3上设置有进料斗7。进料斗7的设置避免了人工对其进行倾倒时原料的洒落,有效保证了其倾倒效率以及效果,使资源的得到合理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同时避免了成本的增加。

所述过滤箱5朝向入料口11进行倾斜设置,则给予腔体内的物质一定的移动动力,避免了物质的移动缓慢导致出口堵塞情况的发生,有效提高了物质的输送力。通过有限次实验可以得出在倾斜角度为5度到10度时既可以满足物质的顺利移动,又保证了原料的合理过滤,避免了未过滤原料从出口流出现象的发生,有效保证了其过滤输送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