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化油反应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5656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臭氧化油反应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化油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臭氧化油反应柱。



背景技术:

臭氧化油是植物油与臭氧气体反应的产物,由于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杀灭细菌、微生物、及真菌、免疫诱导、促进肉芽颗粒形成等作用,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臭氧化油主要是通过臭氧化油反应柱来进行生产,生产过程是:将臭氧和植物油分别注入到臭氧化油反应柱中,臭氧和植物油经过化学反应之后产生臭氧化油。

上述臭氧化油生产过程中,一般会有剩余的臭氧及有机溶剂挥发形成的挥发气体,而现有技术中的做法是将臭氧及挥发气体当做尾气处理并排出,这样就造成了原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化油反应柱,能够将生产过程中剩余的臭氧及有机溶剂挥发形成的挥发气体进行重复利用。

一种臭氧化油反应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柱体联通的冷凝回流组件,所述柱体的内部侧壁上设有储液元件,所述储液元件与位于所述冷凝回流组件的下方且与所述冷凝回流组件联通。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臭氧化油反应柱中,所述冷凝回流组件将生产过程中剩余的臭氧及有机溶剂挥发形成的挥发气体进行冷却形成液体,冷却形成的液体由所述冷凝回流组件进入所述储液元件中进行存储,以便进行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回流组件包括与设于所述柱体的顶端的回流元件,及与所述回流元件连接的冷凝元件,所述回流元件上设有进气口和回流口,其中,

所述进气口用于将所述冷凝回流组件和所述柱体联通;

所述回流口用于将所述冷凝回流组件和所述储液元件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元件包括与所述回流元件连接的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上且朝向所述回流元件的若干个冷凝鳍片。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元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柱体联通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元件的顶部设有液位传感器,当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储液元件中的液体达到预设的位置时,触发所述电磁阀打开,所述储液元件中的液体流入所述柱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元件的底面为斜面,所述出液管位于所述斜面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回流口分别设有所述回流元件的两侧,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回流口之间的连接面为斜面,且所述进气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回流口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口位于所述回流元件的中间,所述回流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的连接面为圆锥面,且所述进气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回流口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鳍片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三角形、椭圆形或圆形当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柱体的底部设有进液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臭氧化油反应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臭氧化油反应柱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臭氧化油反应柱100,包括柱体10,所述柱体10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柱体10联通的冷凝回流组件11,所述柱体10的内部侧壁上设有储液元件12,所述储液元件12与位于所述冷凝回流组件11的下方且与所述冷凝回流组件11联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柱体10的底部设有进液孔101,所述进液孔101便于反应原料臭氧和有机溶剂进入所述柱体10中。

请参阅图1,所述冷凝回流组件11包括与设于所述柱体10的顶端的回流元件111,及与所述回流元件111连接的冷凝元件112,所述回流元件111上设有进气口1111和回流口1112,其中,所述进气口1111用于将所述冷凝回流组件11和所述柱体10联通;所述回流口1112用于将所述冷凝回流组件11和所述储液元件12联通。

请参阅图1,所述冷凝元件112包括与所述回流元件111连接的底板1121,及设于所述底板1121上且朝向所述回流元件111的若干个冷凝鳍片1122。所述底板1121与一压缩机连接,通过压缩机对所述底板1121和所述冷凝鳍片1122进行降温,从而对所述冷凝元件112与所述回流元件111之间的空间进行降温。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鳍片112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冷凝鳍片1122的截面形状至少为矩形、三角形、椭圆形或圆形当中的一种。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1111与所述回流口1112分别设有所述回流元件111的两侧,所述进气口1111与所述回流口1112之间的连接面为斜面,且所述进气口1111的位置高于所述回流口1112的位置。所述进气口1111与所述回流口1112之间的连接面设置为斜面,是为了当生产过程中剩余的臭氧及有机溶剂挥发形成的挥发气体被所述冷凝元件112冷却形成液体时,液体不在所述冷凝元件112和所述回流元件111之间滞留,从所述斜面顺利流至所述回流口1112,再经所述回流口1112进入所述储液元件12中进行存储。

请参阅图1,所述储液元件1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柱体10联通的出液管121,所述出液管121上设有电磁阀13。所述储液元件12的顶部设有液位传感器14,当所述液位传感器14检测到所述储液元件12中的液体达到预设的位置时,触发所述电磁阀13打开,所述储液元件12中的液体流入所述柱体10中。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元件12的底面为斜面,所述出液管121位于所述斜面的底部。所述储液元件12的底面设置为斜面,是为了便于所述储液元件12中的液体顺利流入所述柱体10中,且不再所述储液元件12的底部滞留。

综上,生产过程中剩余的臭氧及有机溶剂挥发形成的挥发气体从所述进气口1111中所述冷凝元件112与所述回流元件111之间,遇到所述冷凝元件112后被冷却形成液体,液体滴落在所述回流元件111上,通过所述回流口1112进入所述储液元件12中进行存储;当所述液位传感器14检测到所述储液元件12中的液体达到预设的位置时,触发所述电磁阀13打开,所述储液元件12中的液体流入所述柱体10中,以便进行重复利用。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臭氧化油反应柱100中,所述冷凝回流组件11将生产过程中剩余的臭氧及有机溶剂挥发形成的挥发气体进行冷却形成液体,冷却形成的液体由所述冷凝回流组件11进入所述储液元件12中进行存储,以便进行重复利用。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臭氧化油反应柱100a,本实施例中所述臭氧化油反应柱100a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臭氧化油反应柱100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回流元件111a的结构,本实施例所述回流元件111a中所述回流口1112a位于所述回流元件111a的中间,所述回流口1112a与所述进气口1111a之间的连接面为圆锥面,且所述进气口1111a的位置高于所述回流口1112a的位置。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口1112a与所述进气口1111a之间的连接面设置为圆锥面,是为了便于所述储液元件12中的液体顺利流入所述柱体10中,且不再所述储液元件12的底部滞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