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剂冷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538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静电剂冷却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静电剂回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剂冷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抗静电剂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废料,这些废料一般与别的材料不加区别的回收在一个罐体内,后续一同处理,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材料性质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不能一概而论;其次不是所有材料都完全是废料,后续可以进行处理后变废为宝,所以需要回收,综上所述,针对每一种材料需要分别设置一套收集装置来处理,以便后续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循环恒温水进行收集和保温的抗静电剂冷却回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静电剂冷却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回收筒、连接管路、第二回收筒和保温冲洗装置;第一回收筒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第一支撑杆并且第一支撑杆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第二回收筒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第二支撑杆并且第二支撑杆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第一回收筒和第二回收筒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管路连通;保温冲洗装置设置在第一回收筒和第二回收筒之间;保温冲洗装置通过保温管路单元与第一回收筒连接;保温冲洗装置通过冲洗管路单元与第二回收筒连接;

保温冲洗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恒温装置的恒温水槽;恒温水槽通过保温管路单元与第一回收筒连接;恒温水槽通过冲洗管路单元与第二回收筒连接;

第一回收筒的顶部设置有回收总管路和第一回收支管;第一回收筒的侧壁的上端设置有保温进水支管、下端设置有保温出水管路;第一回收筒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回收管路;第一回收筒的侧壁上成型有螺旋状的保温螺旋管;保温螺旋管的上端与保温进水支管连通、下端与保温出水管路连通;

第二回收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回收支管和抽气管、底部设置有回收出料管;第二回收筒的回收出料管上连接有矩形框状的回收过滤槽;

连接管路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路与第一回收筒的第一回收支管、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第二回收筒第二回收支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保温冲洗装置的保温管路单元包括保温进水管和保温出水管;保温进水管一端固定在保温冲洗装置的恒温水槽的顶部、另一端与保温进水支管连通;保温进水管上固定有保温水泵;保温出水管一端固定在保温冲洗装置的恒温水槽的顶部、另一端与保温出水管路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保温冲洗装置的冲洗管路单元包括冲洗进水管和冲洗出水管;冲洗进水管一端固定在保温冲洗装置的恒温水槽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回收筒的顶部;冲洗进水管上设置有冲洗水泵;冲洗出水管一端固定有保温冲洗装置的恒温水槽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回收过滤槽的侧壁的下部;冲洗出水管上固定有冲洗回收水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二回收筒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回收腔;第二回收腔的顶部安装有喷头;喷头的上端与冲洗进水管连通并且下端开设有均匀设置的出水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回收过滤槽为上端面中心处连接有回收过滤进料管的矩形框;回收过滤进料管与第二回收筒的回收出料管连通;回收过滤槽的内侧壁上水平固定有过滤板把回收过滤槽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上部的抗静电剂回收腔和下部的集水槽;回收过滤槽的上侧壁左侧开设有收取槽;收取槽内水平插设有封口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回收筒的侧壁上成型有螺旋状的保温螺旋管,这样通过循环恒温水使抗静电剂会保持在适当的温度,有利于抗静电剂的排出,第二回收筒内设置成负压抽取第一回收筒残余的抗静电剂,然后通过循环恒温水进行冲洗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回收筒10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回收筒30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过滤槽35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回收筒;102、保温螺旋管;11、第一支撑杆;12、回收总管路;13、第一回收支管;14、第一回收管路;15、保温出水管路;16、保温进水支管;20、连接管路;21、第一连接管路;22、第二连接管路;30、第二回收筒;301、喷头;31、第二支撑杆;32、第二回收支管;33、抽气管;34、回收出料管;35、回收过滤槽;350、过滤板;3500、抗静电剂回收腔;35000、收取槽;3501、集水槽;351、回收过滤进料管;352、封口板;40、保温冲洗装置;41、保温进水管;410、保温水泵;42、保温出水管;43、冲洗进水管;430、冲洗水泵;44、冲洗出水管;440、冲洗回收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抗静电剂冷却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回收筒10、连接管路20、第二回收筒30和保温冲洗装置40;第一回收筒10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第一支撑杆11并且第一支撑杆11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第二回收筒30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若干第二支撑杆31并且第二支撑杆31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第一回收筒10和第二回收筒30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管路20连通;保温冲洗装置40设置在第一回收筒10和第二回收筒30之间;保温冲洗装置40通过保温管路单元与第一回收筒10连接;保温冲洗装置40通过冲洗管路单元与第二回收筒30连接;

如图1所示,保温冲洗装置40包括内部设置有恒温装置的恒温水槽;恒温水槽通过保温管路单元与第一回收筒10连接;恒温水槽通过冲洗管路单元与第二回收筒30连接;

如图1、图2所示,第一回收筒10的顶部设置有回收总管路12和第一回收支管13;第一回收筒10的侧壁的上端设置有保温进水支管16、下端设置有保温出水管路15;第一回收筒10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回收管路14;第一回收筒10的侧壁上成型有螺旋状的保温螺旋管102;保温螺旋管102的上端与保温进水支管16连通、下端与保温出水管路15连通;第一回收管路14的底部安装有开闭装置(未画出);

如图1所示,第二回收筒3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回收支管32和抽气管33、底部设置有回收出料管34;第二回收筒30的回收出料管34上连接有矩形框状的回收过滤槽35;抽气管33与外部抽气装置(未画出)连接。

如图1所示,连接管路20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路21与第一回收筒10的第一回收支管13、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路22与第二回收筒30第二回收支管32连通。

如图1所示,保温冲洗装置40的保温管路单元包括保温进水管41和保温出水管42;保温进水管41一端固定在保温冲洗装置40的恒温水槽的顶部、另一端与保温进水支管16连通;保温进水管41上固定有保温水泵410;保温出水管42一端固定在保温冲洗装置40的恒温水槽的顶部、另一端与保温出水管路15连通;

如图1所示,保温冲洗装置40的冲洗管路单元包括冲洗进水管43和冲洗出水管44;冲洗进水管43一端固定在保温冲洗装置40的恒温水槽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回收筒30的顶部;冲洗进水管43上设置有冲洗水泵430;冲洗出水管44一端固定有保温冲洗装置40的恒温水槽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回收过滤槽35的侧壁的下部;冲洗出水管44上固定有冲洗回收水泵440。

如图3所示,第二回收筒30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回收腔300;第二回收腔300的顶部安装有喷头301;喷头301的上端与冲洗进水管43连通并且下端开设有均匀设置的出水孔。

如图4所示,回收过滤槽35为上端面中心处连接有回收过滤进料管351的矩形框;回收过滤进料管351与第二回收筒30的回收出料管34连通;回收过滤槽35的内侧壁上水平固定有过滤板350把回收过滤槽35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上部的抗静电剂回收腔3500和下部的集水槽3501;回收过滤槽35的上侧壁左侧开设有收取槽35000;收取槽35000内水平插设有封口板352;回收过滤进料管351设置有开闭装置(未画出)。

抗静电剂冷却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恒温水的温度低于抗静电剂废料刚进入到第一回收筒10的温度,高于抗静电剂废料的凝固温度;

抗静电剂废料从回收总管路12进入到第一回收筒10内,此时抗静电剂废料的散热,但是由于保温冲洗装置40通过保温管路单元提供恒温水,所以抗静电剂废料不会凝固;第一回收筒10的抗静电剂废料收集一定量后,打开第一回收管路14的开闭装置(未画出),把第一回收筒10的抗静电剂废料排出,然后关闭第一回收管路14的开闭装置(未画出),此时由于第一回收筒10的侧壁上或多或少的粘附有抗静电剂废料,通过自然流出不太可能,所以后续启动与抽气管33连接的外部抽气装置(未画出),把第二回收筒30变成负压,然后第一回收筒10内残留的抗静电剂废料进入到第二回收筒30内,然后打开回收过滤进料管351设置有开闭装置(未画出),同时启动冲洗水泵430把保温冲洗装置40的恒温水槽内的水通过冲洗进水管43打入第二回收筒30,通过水把这些抗静电剂废料冲入到回收过滤槽35中,抗静电剂废料滞留在回收过滤槽35的过滤板350上,水流到过滤板350下的集水槽3501内;最后抗静电剂废料从回收过滤槽35的收取槽35000取出,而集水槽3501的水经过冲洗回收水泵440的作用从冲洗出水管44重新回到保温冲洗装置40的恒温水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