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微粉酸碱中和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4039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化硅微粉酸碱中和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酸碱中和反应装置,用于将碳化硅微粉的酸性中和,以便进行后续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新材料科学的大力发展,对碳化硅微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质量的碳化硅微粉的生产中,对粗大和细小的碳化硅微粉颗粒进行水力分级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技术环节。因此,酸洗过后的碳化硅微粉浆料在进行水力分级前,需要将其酸性中和,以保证水力分级的质量。酸碱反应的速度除酸液的质量和浓度外,其反应温度至关重要,若反应温度较高,酸液挥发,不仅造成酸液的浪费,而且工作车间内会弥漫着挥发的酸液,使工人的工作环境很恶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化硅微粉酸碱中和反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温度无法控制,酸液易挥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碳化硅微粉酸碱中和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箱体,所述反应釜箱体的上部安装有冷凝装置、搅拌装置、溶液进料口、物料进口、PLC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所述反应釜箱体的下部设置有浆料出口,所述反应釜箱体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为外层、保温层,电加热板、内层,所述电加热板的加热温度由安装在反应釜箱体上的PLC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控制;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道,所述冷凝管道的下端深入反应釜箱体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进口处安装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一侧安装有倾斜放置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阶梯状的输送漏斗,所述输送带安装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输送带通过安装轴安装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两个直角边和安装轴均能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选择减速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道中安装有螺旋形冷凝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较好,反应釜箱体内的温度由电加热板加热,温度的高低由PLC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控制,保证反应釜箱体内的温度时时一致;当控制在一定的温度时,若由酸液挥发,从冷凝管道中直接回流到反应釜箱体内,既充分利用了原料,又保证了车间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反应釜箱体的截面图;

图4为冷凝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2、输送带,3、漏斗,4、冷凝装置,5、溶液进料口,6、减速电机,7、PLC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控制,8、反应釜箱体,9、浆料出口,10、螺旋形冷凝管,81、外层,82、保温层,83、电加热板,84、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如图1所示,一种碳化硅微粉酸碱中和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箱体8,所述反应釜箱体8的上部安装有冷凝装置4、搅拌装置、溶液进料口5、物料进口、PLC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所述反应釜箱体8的下部设置有浆料出口9,所述反应釜箱体8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为外层81、保温层82,电加热板83、内层84,所述加热板的加热温度由安装在反应釜箱体8上的PLC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控制7。

如图3所示,所述冷凝装置4包括内部安装有螺旋形冷凝管10的冷凝管道,所述冷凝管道的下端深入反应釜箱体8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减速电机6,减速电机6驱动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安装有搅拌叶片,物料进口处安装有漏斗3,所述漏斗3的一侧安装有倾斜放置的输送带2,所述输送带2上设置有阶梯状的输送漏斗3,所述输送带2安装在支架1上。所述支架1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支架1的两个直角边和安装轴均能伸缩。输送带2通过安装轴安装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及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使用前,先将输送带2安装在支架1上,调整支架1上的安装轴和两个直角边的长度,将输送带2的最高点安装在漏斗3的上方,便于输送带2在最高点回转后能将输送漏斗3中的碳化硅直接掉进漏斗3中。安装完成后,将酸液加入反应釜箱体8内,然后打开PLC温度自动控制装置7,将温度设置在100℃,将待中和的碳化硅微粉放入输送带2上的输送漏斗3中,输送带2在最高点回转后能将输送漏斗3中的碳化硅送入漏斗3中,然后从漏斗3下方进入反应釜箱体8内,打开减速电机6开关,减速电机6带动搅拌叶片进行搅拌,使反应更加充分。挥发的酸液从冷凝管道中直接回流到反应釜箱体8内,既充分利用了原料,又保证了车间的工作环境。反应完成以后,将反应后反应釜箱体8内的物质从浆料出口9出放出。在反应釜箱体8上安装PH检测器,将PH检测器的探针深入到反应釜箱体8内部,当PH值变大后可及时加入酸液,便于时时控制溶液的酸碱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