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贴片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0439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自动贴片点胶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点胶设备领域,尤指一种自动贴片点胶机。



背景技术:

对于光纤通讯类单纤双向组件的生产,其步骤是通过在组件底座8内点胶,随后在点胶处粘贴滤光片9,贴片后再将组件移至烘烤箱上加热使胶水固化,如图1所示。上述步骤中,点胶、贴片都需要通过人工来完成,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此外人工操作使得点胶和贴片位置不准确,同时点胶量不定性,降低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贴片点胶机,可实现对组件底座的自动、定量、精准点胶以及自动精确贴片,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贴片点胶机,包括工作台、移动台、将底座输送至工作台的送料机构、吸附点胶机构、滤光片组、加热模组,所述滤光片组设置在移动台表面,所述移动台设置在工作台表面并连接有沿工作台表面前后方向移动的Y轴模组,工作台表面的一端设置有沿工作台表面左右方向驱动的X轴模组,X轴模组驱动连接有沿工作台表面垂直方向移动的Z轴模组,Z轴模组与吸附点胶机构驱动连接,加热模组设置在工作台表面的一侧,所述吸附点胶机构包括点胶针头和真空吸嘴,并分别外接点胶机和真空机,移动台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接收底座的收料台,收料台的一侧设有推动底座固定在收料台上的夹紧气缸,收料台的一侧设置有推动底座进入加热模组的出料气缸。

具体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振动盘、送料导轨、进料台、检测光电,送料导轨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进料台设置在工作台表面的一侧,送料导轨的另一端设置在进料台上,进料台的一侧设置有推动底座沿工作台Y轴方向推动的进料气缸,进料台的另一侧设置有推动底座至收料台的推料气缸,检测光电与送料导轨连接并与进料台和送料导轨的连接处相对。

具体地,所述滤光片组包括固定座、滤光片座、定位机构,滤光片座设置在固定座的表面,固定座设置在移动台表面,定位机构固定设置在滤光片座相邻的两侧,通过压缩弹簧卡紧滤光片座的侧面。

具体地,所述滤光片组还包括校正治具,所述校正治具设置在固定座的表面,且表面设有直角凹槽。

具体地,所述吸附点胶机构还包括XYZ轴微调模组,XYZ轴微调模组与点胶针头和真空吸嘴驱动连接。

具体地,还包括监控组,所述监控组包括监控镜头、调节治具、显示器,调节治具固定设置在移动台上,监控镜头固定设置在调节治具上与收料台上的底座相对,并与显示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送料机构将底座送至收料台,通过X轴模组、Y轴模组、Z轴模组配合驱动吸附点胶机构往底座点胶,往滤光片组吸附滤光片并往底座的点胶处贴片,随后通过出料气缸将成品推送至加热模组内加热,实现了送料、点胶、贴片、送料加热烘干的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 是光纤通讯类单纤双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送料机构送料动作示意图;

图4 是滤光片组结构示意图;

图5 是通过校正治具进行校正的动作示意图;

图6 是吸附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 是XYZ轴微调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监控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工作台;2-送料机构;21-振动盘;22-送料导轨;23-进料台;24-检测光电;25-进料气缸;26-推料气缸;3-移动台;31-收料台;32-夹紧气缸;33-出料气缸;34-Y轴模组;4-吸附点胶机构;41-点胶针头;42-真空吸嘴;43-XYZ轴微调组;44-X轴模组;45-Z轴模组;5-滤光片组;51-固定座;52-滤光片座;53-定位机构;531-压缩弹簧;54-校正治具;541-直角凹槽;6-加热模组;71-监控镜头、72-调节治具、73-显示器;8-底座;9-滤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关于一种自动贴片点胶机,包括工作台1、将底座8输送至工作台1的送料机构2、设置在工作台1表面的移动台3、吸附点胶机构4、滤光片组5、加热模组6,其中移动台3连接有驱动其沿工作台1表面前后方向移动的Y轴模组34,滤光片组5设置在移动台3的表面,工作台1表面的一端设置有沿工作台1表面左右方向驱动的X轴模组44,X轴模组44驱动连接有沿工作台1表面垂直方向移动的Z轴模组45,Z轴模组45与吸附点胶机构4驱动连接,其中吸附点胶机构4包括用于向底座8点胶的点胶针头41及用于吸取滤光片9的真空吸嘴42,通过X轴模组44和Y轴模组34的配合驱动,即可实现对吸附点胶机构4沿X轴和Z轴的方向移动,同时配合移动台3往Y轴方向的移动,即可实现点胶针头41向底座8点胶以及真空吸嘴42对滤光片9的吸附并贴合至底座8的点胶处,实现了对底座8的自动化点胶和贴片。

具体而言如图2-3所示,送料机构2包括振动盘21、送料导轨22、进料台23、检测光电24、进料气缸25、推料气缸26,送料导轨22与振动盘21的出料口连接,进料台23设置在工作台1表面的一侧,送料导轨22的另一端设置在进料台23上,底座8通过送料导轨22的引导进入进料台23,检测光电24与进料气缸25连接并与进料台23和送料导轨22的连接处相对,检测光电24检测到底座8进入进料台23后,将信号传输给进料气缸25,进料气缸25的活塞杆伸出将底座8沿工作台Y轴方向推动,随后推动气缸26将底座8推动至移动台3。

移动台3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接收底座8的收料台31,送料机构2通过推动气缸26将底座8推至收料台31,收料台31的一侧设有推动底座8固定在收料台31上的夹紧气缸32,夹紧气缸32的活塞伸出将底座8顶至收料台31的侧面并夹紧,使底座8固定,便于后续的点胶和贴片位置的准确性,而收料台31的一侧设置有推动底座8进入加热模组6的出料气缸33,底座8点胶贴片完成后,通过出料气缸33活塞杆伸出将底座8推至加热模组6加热。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所述滤光片组5包括固定座51、滤光片座52、定位机构53,滤光片座52设置在固定座51的表面,固定座51设置在移动台3表面,定位机构53固定设置在滤光片座52相邻的两侧,通过压缩弹簧531卡紧滤光片座52的侧面。其中滤光片9放置在滤光片座52上,定位机构53通过采用压缩弹簧531卡紧在滤光片座52相邻的两侧,有效保证滤光片9定位受力大小,避免滤光片座52因受力过多而导致滤光片座52定位后中间翘曲,而影响真空吸滤光片9时的精度。

此外,滤光片组5还包括校正治具54,所述校正治54具设置在固定座51的表面,且表面设有直角凹槽541,当真空吸嘴42吸取滤光片9后,通过X轴模组44和Y轴模组34的驱动下,再在XY两个方向轻轻靠拢摆正滤光片9与校正治具54的直角凹槽541吻合,实现滤光片9的校正,如图5所示。

如图6-7所示,吸附点胶机构4包括点胶针头41和真空吸嘴42,并分别外接点胶机和真空机,点胶针头41和真空吸嘴42与Z轴模组45连接,实现Z轴方向的运动,此外还包括XYZ轴微调模组43,点胶针头41通过XYZ轴微调模组43与Z轴模组45连接,点胶针头41负责为底座9点胶工序,点胶针头41通过配备XYZ轴微调组43,可以精确调整点胶针头41在XYZ三个方向位置,其中XYZ轴微调组43中XYZ轴的方向与本发明中X轴模组44、Y轴模组34、Z轴模组45运动的方向平行。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包括监控组,所述监控组包括监控镜头71、调节治具72、显示器73,调节治具72固定设置在移动台3上,监控镜头71固定设置在调节治具72上与收料台31上的底座8相对,并与显示器73连接。监控镜头71通过调节治具72可多位置,多方向调节,通过监控镜头71连接显示器8,可实时显示监控底座8点胶和贴片时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XYZ轴微调模组43、X轴模组44、Y轴模组34、Z轴模组45均为在行业上广泛应用的标准件,其驱动原理均为伺服电机+丝杆驱动,对于其具体结构再次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如下:

一、振动盘21通过振动作用将底座8经送料导轨22送至进料台23;

二、进料台23通过检测光电24感应到底座后,将信号传输给进料气缸25,进料气缸25将底座8沿工作台1的Y轴方向推动随后复位;

三、通过Y轴模组34驱动将移动台3移动至收料台31与推料气缸26相对的位置,随后推料气缸26将底座8推动至收料台31并复位;

四、夹紧气缸32将收料台31的底座8顶至收料台31的侧面并夹紧,随后Y轴模组34驱动移动台3至吸附点胶机构4的下端;

五、X轴模组44、Z轴模组45配合驱动吸附点胶机构4的点胶针头41往底座8内点胶,真空吸嘴42往滤光片组5吸取滤光片9,随后通过移动台3及X轴模组44的配合,在XY两个方向靠拢摆正滤光片9与校正治具54的直角凹槽541吻合,随后将滤光片9贴合在底座8的点胶处;

六、移动台3在Y轴模组34驱动下移动至出料气缸33与加热模组6入口相对的位置,随后出料气缸33将底座8推至加热模组6内加热。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