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更换枪头的真空泵移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9597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易更换枪头的真空泵移液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量移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易更换枪头的真空泵移液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真空泵配合移液管头将液体移入或移出移液枪头,现有与真空泵配合的移液管头是普通的管状结构,移液枪头在移液的过程中,需要套紧在移液管上,当移液结束后,由于移液枪头与移液管之间贴合得较紧,单手无法将移液枪头从移液管头上取出,需要双手操作,才能将移液枪头从移液管上取下。这样的操作方式,存在操作不便、移液枪头更换速度慢、更换过程移液枪头容易发生污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更换枪头的真空泵移液装置,该装置在更换移液枪头时,能够有效防止污染的发生,更换移液枪头速度更快且可以仅用单手操作,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更换枪头的真空泵移液装置,包括真空泵、缓冲瓶和移液管头,所述的真空泵与缓冲瓶之间、缓冲瓶和移液管头之间均是通过连接管连接并连通,所述的移液管头上还设置有枪头取出装置,该枪头取出装置包括外筒体、连接盖、弹簧和弹簧安装板,所述的外筒体的上端开口,下端连接有用于推动移液枪头的环形板,外筒体套装在移液管头外侧,所述的连接盖穿过移液管头并通过可拆卸方式与外筒体上端开口连接,弹簧安装板固定在移液管头上并位于外筒体内,弹簧位于外筒体内并安装在弹簧安装板与连接盖之间,无外力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所述的移液管头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环形板位于限位凸起下方并与限位凸起接触。

所述的连接盖与外筒体是通过螺纹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更换移液枪头时,仅需要一只手往移液枪头的方向压下连接盖,使环形板推动移液枪头脱离移液管头,就可以更换移液枪头,不需要用双手操作,与现有需要双手操作更换移液枪头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更换移液枪头速度更快且可以仅用单手操作,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取下移液枪头的过程比较平稳,且不需要用手接触移液枪头,能够有效防止污染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盖通过可拆卸方式与外筒体上端开口连接,将连接盖与外筒体分离后,可以维修或更换弹簧等更损坏部件,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易更换枪头的真空泵移液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真空泵移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移液枪头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之枪头取出装置安装在移液管头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泵,2-缓冲瓶,3-移液管头,4-连接管,5-枪头取出装置,51-连接盖,52-弹簧,53-外筒体,54-弹簧安装板,55-环形板,56-限位凸起。

图2中,P表示移液枪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易更换枪头的真空泵移液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真空泵1、缓冲瓶2和移液管头3,所述的真空泵与缓冲瓶之间、缓冲瓶和移液管头之间均是通过连接管4连接并连通,所述的移液管头上还设置有枪头取出装置5,该枪头取出装置包括外筒体53、连接盖51、弹簧52和弹簧安装板54,所述的外筒体53的上端开口,下端连接有用于推动移液枪头的环形板55,外筒体套装在移液管头3外侧,所述的连接盖51穿过移液管头3并通过可拆卸方式与外筒体53上端开口连接,弹簧安装板54固定在移液管头上并位于外筒体内,弹簧52套装在移液管头3外位于外筒体内并安装在弹簧安装板与连接盖之间,无外力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外筒体53、连接盖51和环形板55均可以在移液管头3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弹簧52可以直接放置在弹簧安装板54与连接盖51之间,也可以将弹簧52一端与弹簧安装板54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盖5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移液管头3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56,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环形板位于限位凸起下方并与限位凸起接触。设置限位凸起的目的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外筒体53、连接盖51和环形板55发生不必要的移动。作为一种变换,可以不设置限位凸起56,或是采用其他的方式对环形板55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盖51与外筒体53是通过螺纹连接。作为一种变换,所述的连接盖51与外筒体53还可以采用卡扣或是其他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只要便于两者之间的拆装即可。

本实施例中,外筒体53和环形板55可以一体成形。作为一种变换,两者也可以分开制备再安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取下移液枪头的过程:用单手往移液管头上连接有的移液枪头的方向压下连接盖51,通过外筒体53带动环形板55往移液枪头的方向移动,使环形板推动移液枪头脱离移液管头,即完成移液枪头的取下工作。在向下压连接盖的过程中,弹簧52处于收缩的状态,当完成移液枪头的取下工作后,放开连接盖,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实现外筒体53、连接盖51和环形板55的复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