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754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及采石场采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送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矿山石料破碎站的石料传送方式一般采用斗式填料口,翻斗车将车尾对准破碎机料斗,采用后翻方式,将石料加进破碎机料斗,这种方式,需要矿山车进行倒车动作,很难提升破碎站效率,对破碎站的场地面积也有很大的要求,在智能矿山应用上,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无人矿山车的控制难度,为了适应采矿的智能化、避免倒车动作、提高破碎效率、节约场地面积,设计一种自动传送系统,该系统对破碎站和自卸车进行改进,将翻斗车由后翻方式改成侧翻方式,将破碎站的料斗,改为直线结构,改进后自卸车在破碎站无需倒车,即可将石料卸入破碎机料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节约场地面积的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它包括自卸车和破碎站,所述的自卸车包括车头、车架和设于车架上的货箱,所述的货箱的底部与车架之间设有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的缸底端与车架铰接,所述的液压缸的活塞杆端与货箱的底部铰接,所述的货箱的左侧或右侧与车架铰接,所述的货箱与车架铰接的一侧设有侧门,所述的破碎站包括接料斗,所述的接料斗设置在传送带上,所述的传送带连接着破碎机,所述的传送带、破碎机均通过支撑梁固定在底盘上,所述的底盘的下部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所述的传送带由水平段和倾斜段两部分构成,所述的接料斗位于传送带的水平段上,所述的接料斗为直线结构,所述的自卸车与接料斗在水平方向上相配合,所述的自卸车的长度小于接料斗的长度。

所述的破碎站的底盘上设置有蛙式支腿。

所述的液压缸为伸缩式套筒液压缸。

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与底盘采用球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基础上对自卸车和破碎站分别进行了改进,将自卸车的后翻卸料式改为侧翻卸料式,改进后的自卸车包括车头、车架和设于车架上的货箱,货箱的底部与车架之间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缸底端与车架铰接,液压缸的活塞杆端与货箱的底部铰接,货箱的左侧或右侧与车架铰接,货箱与车架铰接的一侧设有侧门;该传送系统主要对破碎站的接料斗进行改进,将传统的斗式填料口改为直线结构,改进后的破碎站包括接料斗,接料斗设置在传送带上,传送带连接着破碎机,传送带、破碎机均通过支撑梁固定在底盘上,底盘的下部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传送带由水平段和倾斜段两部分构成,接料斗位于传送带的水平段上;改进后,自卸车的长度小于接料斗的长度,自卸车与接料斗在水平方向上相配合,自卸车来到接料斗旁,采用侧翻式将石料卸入接料斗,接料斗采用传送带将石料统一汇集到破碎机,自卸车完成卸料后,继续前行,整个过程中无需倒车动作,改进后的传送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对场地面积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的自卸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的破碎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料斗 2、侧门 3、货箱 4、液压缸 5、车头 6、自卸车 7、车架 8、传送带 9、支撑梁 10、破碎机 11、履带行走机构 12、底盘 13、破碎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它包括自卸车6和破碎站13,所述的自卸车6包括车头5、车架7和设于车架7上的货箱3,所述的货箱3的底部与车架7之间设有液压缸4,所述的液压缸4的缸底端与车架7铰接,所述的液压缸4的活塞杆端与货箱3的底部铰接,所述的货箱3的左侧或右侧与车架7铰接,所述的货箱3与车架7铰接的一侧设有侧门2,所述的破碎站13包括接料斗1,所述的接料斗1设置在传送带8上,所述的传送带8连接着破碎机10,所述的传送带8、破碎机10均通过支撑梁9固定在底盘12上,所述的底盘12的下部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11,所述的传送带8由水平段和倾斜段两部分构成,所述的接料斗1位于传送带8的水平段上,所述的接料斗1为直线结构,所述的自卸车6与接料斗1在水平方向上相配合,所述的自卸车6的长度小于接料斗1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基础上对自卸车6和破碎站13分别进行了改进,将自卸车6的后翻卸料式改为侧翻卸料式,改进后的自卸车6包括车头5、车架7和设于车架7上的货箱3,货箱3的底部与车架7之间设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缸底端与车架7铰接,液压缸4的活塞杆端与货箱3的底部铰接,货箱3的左侧或右侧与车架7铰接,货箱3与车架7铰接的一侧设有侧门2;该传送系统主要对破碎站13的接料斗1进行改进,将传统的斗式填料口改为直线结构,改进后的破碎站13包括接料斗1,接料斗1设置在传送带8上,传送带8连接着破碎机10,传送带8、破碎机10均通过支撑梁9固定在底盘12上,底盘12的下部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11,传送带8由水平段和倾斜段两部分构成,接料斗1位于传送带8的水平段上;改进后,自卸车6的长度小于接料斗1的长度,自卸车6与接料斗1在水平方向上相配合,自卸车6来到接料斗1旁,采用侧翻式将石料卸入接料斗1,接料斗1采用传送带8将石料统一汇集到破碎机10,自卸车完成卸料后,继续前行,整个过程中无需倒车动作,改进后的传送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对场地面积的要求。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它包括自卸车6和破碎站13,所述的自卸车6包括车头5、车架7和设于车架7上的货箱3,所述的货箱3的底部与车架7之间设有液压缸4,所述的液压缸4的缸底端与车架7铰接,所述的液压缸4的活塞杆端与货箱3的底部铰接,所述的货箱3的左侧或右侧与车架7铰接,所述的货箱3与车架7铰接的一侧设有侧门2,所述的破碎站13包括接料斗1,所述的接料斗1设置在传送带8上,所述的传送带8连接着破碎机10,所述的传送带8、破碎机10均通过支撑梁9固定在底盘12上,所述的底盘12的下部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11,所述的传送带8由水平段和倾斜段两部分构成,所述的接料斗1位于传送带8的水平段上,所述的接料斗1为直线结构,所述的自卸车6与接料斗1在水平方向上相配合,所述的自卸车6的长度小于接料斗1的长度,所述的破碎站13的底盘上设置有蛙式支腿,所述的液压缸4为伸缩式套筒液压缸,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11与底盘12采用球铰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破碎站石料传送系统基础上对自卸车6和破碎站13分别进行了改进,将自卸车6的后翻卸料式改为侧翻卸料式,改进后的自卸车6包括车头5、车架7和设于车架7上的货箱3,货箱3的底部与车架7之间设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缸底端与车架7铰接,液压缸4的活塞杆端与货箱3的底部铰接,货箱3的左侧或右侧与车架7铰接,货箱3与车架7铰接的一侧设有侧门2;该传送系统主要对破碎站13的接料斗1进行改进,将传统的斗式填料口改为直线结构,改进后的破碎站13包括接料斗1,接料斗1设置在传送带8上,传送带8连接着破碎机10,传送带8、破碎机10均通过支撑梁9固定在底盘12上,底盘12的下部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11,传送带8由水平段和倾斜段两部分构成,接料斗1位于传送带8的水平段上;改进后,自卸车6的长度小于接料斗1的长度,自卸车6与接料斗1在水平方向上相配合,自卸车6来到接料斗1旁,采用侧翻式将石料卸入接料斗1,接料斗1采用传送带8将石料统一汇集到破碎机10,自卸车完成卸料后,继续前行,整个过程中无需倒车动作,改进后的传送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对场地面积的要求,在破碎站13的底盘上设置有蛙式支腿,这种支腿的活动支腿铰接在固定支腿上,其展开动作由液压缸完成,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较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