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氯磺化聚乙烯湿法凝聚后处理的消泡剂加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185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用于氯磺化聚乙烯湿法凝聚后处理的消泡剂加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具体涉及氯磺化聚乙烯湿法凝聚后处理设备,是一种用于氯磺化聚乙烯湿法凝聚后处理的消泡剂加入装置。



背景技术:

氯磺化聚乙烯的生产为使用氯仿与四氯化碳的混合溶剂溶解聚乙烯,通过氯化与氯磺酰化反应生成胶液,再以水凝聚的方式脱除溶剂,得到湿胶。通过挤压脱水与膨胀干燥得到成品。其中,在水凝聚过程中,由于搅拌、助剂添加以及蒸汽加热等原因,造成凝聚釜内出现泡沫,泡沫易导致水凝聚过程出现物沫夹带,湿胶进入凝聚冷凝器、使冷凝器堵塞造成停车。所以,凝聚过程需要消除泡沫确保生产稳定。

现有技术生产过程采用添加消泡剂的方式除泡沫。见图1,胶液与凝聚热水泵8的热水混合后进入1#凝聚釜3,在釜内进行水凝聚,然后再进入2#凝聚釜5,进行二次水凝聚得到湿胶,湿胶进入振动筛脱水,脱水后的湿胶进入下一工序,脱除的水回流到凝聚热水罐7内,再通过凝聚热水泵8与胶液混合进行循环利用。为降低凝聚热水罐7内泡沫,消泡剂由操作人员根据工况,在1#振动筛6底部去往凝聚热水罐7的管线上进行适时加入,消泡剂与水混合后进入凝聚热水罐7,再由凝聚热水泵8送入1#凝聚釜3。

采用上述过程添加消泡剂,操作复杂,增加员工劳动强度,添加量不稳定,导致消泡剂消耗过高,而且消泡剂添加位置与主要作用位置距离较远,无法达到即加即起效的目的,易造成装置停车。同时,凝聚热水罐7内消泡剂浓度较高,溢流夹带,造成装置环保指标不受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氯磺化聚乙烯湿法凝聚后处理的消泡剂加入装置,具有作用位置精确,即加即起效,加入量稳定,操作简便,降低劳动强度等特点,为稳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用于氯磺化聚乙烯湿法凝聚后处理的消泡剂加入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消泡剂计量罐、消泡剂计量泵,所述消泡剂计量罐的底部出口与消泡剂计量泵的入口连接,消泡剂计量泵的出口与1#凝聚釜顶部连接。

所述消泡剂计量罐的出口设置出料阀。

所述消泡剂计量泵的入口设置第一进料阀、出口设置出口阀。

第二进料阀置于出口阀与1#凝聚釜的顶部之间。

所述消泡剂计量泵为柱塞式计量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1)检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消泡剂计量泵处于关闭待用状态,所有管线无泄漏;

(2)向消泡剂计量罐内加入消泡剂,加入量为罐体积的1/2—2/3;

(3)依次打开消泡剂计量罐出口设置的出料阀、消泡剂计量泵入口设置的第一进料阀、出口设置的出口阀和第二进料阀;

(4)启动消泡剂计量泵,观察消泡剂计量泵的运行情况,确保消泡剂稳定、定量的进入1#凝聚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1) 将消泡剂加入位置由原来的1#振动筛底部改为1#凝聚釜顶部,使消泡剂进入系统后,直接作用于产生气泡位置,在第一时间内消除1#凝聚釜内产生的泡沫,基本消除了由于泡沫堆积造成装置停车的频次;

(2) 使用柱塞式计量泵作为消泡剂计量泵输送消泡剂,保证了加入量稳定,统一,确保了消泡剂的消耗与装置环保指标达标;

(3) 岗位操作人员每班次只需要向消泡剂计量罐内一次性加入定量的消泡剂,由消泡剂计量泵送入1#凝聚釜,不需要不定时添加,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规避了操作风险;

(4)消泡剂计量罐出口设置的出料阀、消泡剂计量泵的入口设置的第一进料阀、出口设置的出口阀以及出口阀与1#凝聚釜的顶部之间设置的第二进料阀能够根据消泡剂计量泵的输送量调整开度,满足定量加入消泡剂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具有作用位置精确,即加即起效,加入量稳定,操作简便,降低劳动强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消泡剂添加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氯磺化聚乙烯湿法凝聚后处理的消泡剂加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消泡剂计量罐,2、消泡剂计量泵,3、1#凝聚釜,F1、出料阀,F2、第一进料阀,F3、出口阀,F4、第二进料阀,5 2#凝聚釜, 6 1#振动筛, 7 凝聚热水罐, 8 热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见附图2,一种用于氯磺化聚乙烯湿法凝聚后处理的消泡剂加入装置,它包括消泡剂计量罐1、消泡剂计量泵2,所述消泡剂计量罐1的底部出口与消泡剂计量泵2的入口连接,作为消泡剂计量泵2的柱塞式计量泵的出口与1#凝聚釜3顶部连接;所述消泡剂计量罐1的出口设置出料阀F1;所述消泡剂计量泵2的入口设置第一进料阀F2、出口设置出口阀F3;第二进料阀F4置于出口阀F3与1#凝聚釜3的顶部之间。

本实施例采用现有技术制造,所述消泡剂计量泵2、出料阀F1、第一进料阀F2、出口阀F3和第二进料阀F4均为现有技术的市售产品。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

(1)检查本实施例装置的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消泡剂计量泵2处于关闭待用状态,所有管线无泄漏;

(2)向消泡剂计量罐1内加入消泡剂,加入量为罐体积的1/2—2/3;

(3)依次打开消泡剂计量罐1出口设置的出料阀F1、消泡剂计量泵2入口设置的第一进料阀F2、出口设置的出口阀F3和第二进料阀F4;

(4)启动消泡剂计量泵2,观察其运行情况,确保消泡剂稳定、定量的进入1#凝聚釜3。

本实施例运行6个月后,对比改进前6个月生产情况,数据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实施例的消泡剂加入装置后,消泡剂消耗、由于凝聚釜堵塞停车以及环保超标次数都有所降低,操作人员劳动频次、强度有所缩减。由此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消泡剂加入装置对氯磺化聚乙烯湿法凝聚后处理的平稳运行具有极为显著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