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0741发布日期:2018-12-05 19:2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油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对油液进行过滤是油液使用之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滤油装置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传统的油液过滤装置多为单层过滤,过滤元件的孔径较大,无法较为精确地分离出油液中较小的固体颗粒,且过滤元件的孔径易发生堵塞,而清理或更换过滤元件必须停机作业,过滤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滤效果较好的油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油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滤筒、入油口I、滤层I、出油口I、油管、油泵、第二滤筒、入油口II、缓流板、滤层II、电机、转轴、搅拌桨、出渣口和出油口II,其中,所述入油口I设置于第一滤筒的上端,所述滤层I设置于第一滤筒的内部,所述出油口I设置于第一滤筒的下端;所述第二滤筒位于第一滤筒的后方,所述入油口II设置于第二滤筒的上端,所述出油口I和入油口II通过油管连接,所述油管之间安装有油泵;所述滤层II设置于第二滤筒的侧壁上,并与第二滤筒的侧壁间隔,所述缓流板设置在第二滤筒内,并将第二滤筒在高度方向分隔为至少三层;所述电机固定在第二滤网的顶端,所述转轴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联接并伸入第二滤筒内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转轴上;所述出渣口设置于第二滤筒的下端,所述出油口II设置于第二滤筒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缓流板将第二滤筒内在高度方向上分隔为四层。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筒内的每层空间至少设置有一组搅拌桨。

优选地,所述滤层I的网目大小在60-80之间。

优选地,所述滤层II的网目大小在80-10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双层过滤系统,不易发生堵塞,油液在进入第二滤筒后,受到缓流板的阻碍,逐层进入第二滤筒底部,并在每层都会受到搅拌桨作用,过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入油口I,2第一滤筒,3滤层I,4出油口I,5油管,6油泵,7电机,8第二滤筒,9转轴,10搅拌桨,11出油口II,12出渣口,13滤层II,14入油口II,15缓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油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滤筒2、入油口I1、滤层I3、出油口I4、油管5、油泵6、第二滤筒8、入油口II14、缓流板15、滤层II13、电机7、转轴9、搅拌桨10、出渣口12和出油口II11,其中,所述入油口I1设置于第一滤筒2的上端,所述滤层I3设置于第一滤筒2的内部,所述出油口I4设置于第一滤筒2的下端;所述第二滤筒8位于第一滤筒2的后方,所述入油口II14设置于第二滤筒8的上端,所述出油口I4和入油口II14通过油管5连接,所述油管5之间安装有油泵6;所述滤层II13设置于第二滤筒8的侧壁上,并与第二滤筒8的侧壁间隔,所述缓流板15设置在第二滤筒8内,并将第二滤筒8在高度方向分隔为至少三层;所述电机7固定在第二滤筒8的顶端,所述转轴9与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联接并伸入第二滤筒8内部,所述搅拌桨10设置于转轴9上;所述出渣口12设置于第二滤筒8的下端,所述出油口II11设置于第二滤筒8的侧壁上。

所述缓流板将第二滤筒8内在高度方向上分隔为四层。

所述第二滤筒8内的每层空间至少设置有一组搅拌桨10。

所述滤层I3的网目大小在60-80之间,优选为80目,所述滤层II13的网目大小在80-100之间,优选为100目。

工作原理:本装置采用双层过滤系统,不易发生堵塞,油液首先进入第一滤筒2,经滤层I3完成粗过滤,再经油管5、油泵6进入第二滤筒6,受到缓流板15的阻碍,逐层进入第二滤筒6底部,并在每层都会受到搅拌桨10作用,因离心力被甩向滤层II13,完成精过滤,过滤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