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反应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187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环保型反应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厂反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反应器系统。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现有的反应釜例如在公开号为CN104383870A的发明中有所提到,该申请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多种有机单体聚合反应温度的反应釜,反应釜体外设置有反应釜体夹套,反应釜体夹套底部设置有反应釜体夹套进水口,反应釜体夹套顶部设置有反应釜体夹套出水口;在反应釜体内有反应釜螺旋盘绕管,反应釜螺旋盘绕管底部设置有反应釜螺旋盘绕管进水口,反应釜螺旋盘绕管顶部设置有反应釜螺旋盘绕管出水口。

冷却水自进水口通入反应釜,并经过螺旋盘绕管,通过热交换对反应釜进行冷却后,再由出水口排出,排出水直接排入到河道属于随意排放现象,不符合排放规定;另外,避免反应釜内压力过大,需要将反应釜内试剂反应产生的气体排出,然而若直接排放到室外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环保型反应器系统,采用循环水对反应釜进行降温,从而不随意排放,达到符合排放规定的目的,同时通过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处理后再排放,保护大气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环保型反应器系统,包括反应釜、水循环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池、设于水池上方的冷却塔、设置于水池和冷却塔之间的第一水泵组、以及设置于水池与反应釜之间的第二水泵组;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主要包括储有处理剂且具有出气口的处理罐、连接于反应釜与处理罐之间的抽气泵组、以及一端连接于抽气泵组且另一端连通于处理罐内的进气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循环装置通过冷却塔和第一水泵组对水池中水进行冷却,然后通过第二水泵组对反应釜进行降温,从而不随意排放,达到符合排放规定的目的;此外,通过废气处理装置中的抽气泵组、进气管和处理罐对反应釜中废气处理后再排放,达到保护大气环境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与抽气泵组之间还设有冷凝罐和接收罐,所述冷凝罐与反应釜之间连接有真空管,所述冷凝罐位于接收罐的上方且两者之间连接有真空管,所述接收罐的上部与抽气泵组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气泵组抽出的气体中含有低沸点溶剂,低沸点溶剂在冷凝罐内液化后流入到接收罐被收集,当达到一定量取出后可以回收使用,提高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处理罐内设有浸没于处理剂内且开设有出气孔的螺旋管,所述进气管背离抽气泵组的一端连接于螺旋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一根竖直且下方仅开设有一个出气孔的管子,其出气过急,不稳定,而设置螺旋盘,首先能够设置更多的出气孔,进而减缓出气、提高稳定性,其次,废气流速减慢后与处理剂之间的接触时间增长,满足在相对时间内更多的有害气体溶于处理剂,提高净化效率。

优选地,所述处理罐的上部设有进气接管,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于进气接管上部,所述进气管下部与螺旋管之间设有防倒吸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停止真空泵后,进气管内容易产生负压,发生处理剂被吸入到进气管内,而设置了防倒吸球,当被吸入到防倒吸球内后,处理剂因重力作用而返流到处理罐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泵组包括第一抽水泵、连接于第一抽水泵接口和水池之间的第一抽水管、以及连接于第一抽水泵出口与冷却塔之间的第二抽水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抽水泵通过第一抽水管将水池当中的水抽起,并由第二抽水管流入到冷却塔内进行冷却。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的外壁为夹套结构,所述夹套结构内固定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下端伸出夹套结构外安装有进水管和进水阀,所述进水管连接于第二水泵组;所述换热管的上端伸出夹套结构外安装有出水管和出水阀,所述出水管连接于水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水泵组将水池内的冷水通过进水管抽入到夹套结构的换热管内,达到对反应釜冷却的目的,然后由上方的出水管在流回到水池中,达到不随意排放、环保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泵组包括连接于第二抽水泵、连接于第二抽水泵接口与水池之间的第三抽水管、以及连接于第二抽水泵出口与进水管之间的第四抽水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抽水泵通过第三抽水管将水池当中的水抽起,并由第四抽水管流入到换热管内对反应釜进行降温。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连接有出蒸汽管,所述出蒸汽管位于换热管与进水阀之间,所述出水管连接有进蒸汽管,所述进蒸汽管位于换热管与出水阀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闭进水阀和出水阀,进气管连入供气源,然后对换热管进行通蒸汽,能够达到加热反应釜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设置于室内,所述水循环装置设置于室外,所述水循环装置还包括架设于室外的线管,所述线管内放置有冷却塔的电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自主加装在室外,引出启动电线过程中,线管进行保护,一方面提高了安装完成后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外界环境不容易损坏电线。

综上所述:首先通过第二水泵组对反应釜进行降温,然后冷却塔和第一水泵组对水池中水进行冷却,降温后可以重复对反应釜进行降温,从而不随意排放,达到符合排放规定的目的;其次通过废气处理装置中的抽气泵组、进气管和处理罐对反应釜中废气处理后再排放,达到保护大气环境的效果;不但如此,还通过接收罐对冷凝后的试剂收集,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节约了原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反应釜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I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第一抽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处理罐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反应釜;2、水循环装置;21、水池;22、冷却塔;23、第一水泵组;231、第一抽水泵;232、第一抽水管;233、第二抽水管;24、第二水泵组;241、第二抽水泵;242、第三抽水管;243、第四抽水管;3、废气处理装置;31、处理罐;311、进气接管;312、出气接管;32、抽气泵组;321、真空泵;322、抽气管;33、进气管;4、冷凝罐;5、接收罐;6、真空管;7、螺旋管;71、出气孔;8、防倒吸球;9、换热管;10、进水管;101、进水阀;11、出蒸汽管;12、出水管;121、出水阀;13、进蒸汽管;14、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一种环保型反应器系统,包括反应釜1、水循环装置2和废气处理装置3,其中,反应釜1设置于室内,水循环装置2和废气处理装置3设置于室外。

见图2,反应釜1上方釜盖设置有入料口和搅拌电机,反应釜1为一夹套结构,夹套结构内设置有螺旋型换热管9,换热管9外壁与夹套结构焊接,换热管9的上端水平伸出夹套结构并且连接有出水管12和出水阀121,出水管12的另一端连入到水池内(图中未显示),此外,出水管12还外接有进蒸汽管13,进蒸汽管13连接有进气阀,进蒸汽管13位于换热管9与出水阀121之间。

换热管9的下端竖直向下伸出夹套结构并且连接有进水管10和进水阀101,进水管10还外接有出蒸汽管11,出蒸汽管11连接有出气阀,出蒸汽管11连接在换热管9与进水阀101之间。关闭两个气阀,从进水管10处进水,通过换热管9的热交换作用,能够对反应釜1进行降温冷却;关闭两个水阀,从进蒸汽管13处进蒸汽,出蒸汽管11处排出蒸汽,也通过换热管9的热交换作用,能够对反应釜1进行升温加热。

图1中的水循环装置2为反应釜1的冷却提供水源,其包括水池21、冷却塔22、第一水泵组23和第二水泵组24,水池21由混凝土砌成,上部设置有半遮蔽池口的水泥板,冷却塔22底部安装于此水泥板。

见图3,第一水泵组23又包括第一抽水泵231、第一抽水管232和第二抽水管233,第一抽水泵231放置在水池21一侧,第一抽水管232和第二抽水管233分别连入到第一抽水泵231的接口和出口,第一抽水管232的另一端伸入到水池21内,第二抽水管233的另一端连入到冷却塔22中间的喷水管(图4所示),喷水管上部连接布水管,布水管底部开设有水孔,且位于冷却塔内部上方。第一抽水泵231通过第一抽水管232将水池21当中的水抽起,并由第二抽水管233流入到冷却塔22内,启动冷却塔22上方的电机,冷却塔22对由布水管内流出的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回流到水池21内。除此之外,见图1,由于冷却塔22设置于室外,需要从室内引出电线接入到上方的电机以供电,本实施例为了提高安全性和保护电线,在室外墙壁上通过铁丝绑扎有水平的塑料线管14,并且塑料线管14中部垂直朝向电机延伸,电线布置于所述线管14内。

见图3,第二水泵组24包括第二抽水泵241、第三抽水管242和第四抽水管243,第三抽水管242和第四抽水管243分别连接于第二抽水泵241接口和出口,第三抽水管242的另一端伸入到水池21内,第四抽水管243用于连接反应釜1(图1中)上的进水管10。第二抽水泵241通过第三抽水管242将水池21当中的水抽起,并由第四抽水管243流入到换热管9内对反应釜1进行冷却。

见图1,废气处理装置3主要包括处理罐31、抽气泵组32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进气管33,还包括冷凝罐4和接收罐5,接收罐5底部通过四根支杆竖立于地面;冷凝罐4设置于接收罐5的上方且较接收罐5直径小,冷凝罐4上端法兰连接有真空管6,该真空管6的另一端用于伸入到反应釜1内用于引流废气,冷凝罐4下端法兰连接有另一真空管6,用于连通接收罐5,废气中含有的低沸点溶剂被抽入到冷凝罐4内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罐壁液化成液滴,并沿着罐壁流入到接收罐5内,当达到一定量后可以从接收罐5底部的排液管道中取出,然后回收使用以提高溶剂等反应原料的利用率。

抽气泵组32包括真空泵321和抽气管322,抽气管322一端连接于真空泵321的接口处,另一端连通入到接收罐5的上部;真空泵321的出口连接进气管33;处理罐31设置在真空泵321的一侧,处理罐31通过四个支杆固定在地面上,其内部储存有处理剂,结合图5,处理罐31上部向上延伸设有进气接管311和出气接管312,进气接管311和出气接管312上部均设置有法兰端口,进气接管311上部与进气管33进行法兰连接;此外,进气接管311的下部连接有防倒吸球8,防倒吸球8亦设置于处理罐31内的上部且位于处理剂的上方,防倒吸球8的下端连接有螺旋管7,螺旋管7浸没于处理剂中,并且螺旋管7上每一弧形段沿其弧线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气孔71,出气孔71用于排出气体。

实施例的环保特点体现如下:在通过第二水泵组24对反应釜1进行降温,并且通过水管道回流到水池21当中,期间开启冷却塔22和第一水泵组23,通过第一水泵组23将水池21内的水抽到冷却塔22内进行冷却回流到水池21内,进而使得水池21内虽然有对反应釜1降温的水补入,但仍然将水维持较低的温度,可以重复对反应釜1进行降温,从而不随意排放,达到符合排放规定的目的;其次通过废气处理装置3中的抽气泵组32、进气管33和处理罐31对反应釜1中废气处理后再排放,达到保护大气环境的效果;不但如此,还通过接收罐5对冷凝后的试剂收集,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节约了原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