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流变温的喷雾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9832发布日期:2018-12-22 09:2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流变温的喷雾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控流变温的喷雾干燥系统,属于喷雾干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添加剂、农药、食品加工领域的喷雾干燥设备,通常的形式是一个筒状塔体,由均风段,塔上锥、筒体、下锥体、料液雾化装置、塔体塔体排风管和成品出料阀组成。干燥热风由均风段经均风板进入塔上锥,在塔体排风管外部引力作用下向下流动,流经筒体后从塔体下部的塔体排风管排出。料液在压力泵的作用下经料液雾化装置雾化喷入塔内,雾化的小颗粒和热风进行热湿交换,完成水分蒸发,并随干燥热风向下运行,去除水分的物料进入下锥体,然后从下锥体底部的成品出料阀排出。

这种喷雾塔在实际运行时,因料液压力变化、料液雾化装置磨损等因素会造成料液的雾化范围发生变化,使雾化液滴偏离设计区域,无规则运动。同时外部引力的波动,均风板均风效果不佳,造成热风分布变化,也使热风气流出现紊流状态,两者叠加会出现热风向下引射的范围无法覆盖雾化装置料液雾化的范围,造成干燥效果不好,物料水分不均匀,同时出现好多雾化的小颗粒会飘到塔体壁上,造成粘壁;有些物料的粘壁量能达到10%左右。首先影响产品的收率,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次粘壁的物料由于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中,含水率比正常物料低,容易烤糊;颜色也会与正常物料出现差异,持续叠加粘壁容易结块,一旦粘壁物料发生脱落,将影响正常物料的品质。此外,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均需要对干燥塔进行清洗,粘壁造成清洗工作量大且清洗废水的处理量也更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污染环境的风险。

有的设计师在设计时,为了减少物料的粘壁量,有意加大塔体筒径,让液滴无法到达内壁。塔的直径通常达到几米,高度甚至几十米以上,无形中增加了制造成本,也增加了运输安装的难度。而且液滴喷出后向筒壁方向的速度衰减到一定值才能不碰到筒壁,液滴速度受料液压力、喷孔大小影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值,目前市场上的喷雾塔尽管有的增加了筒径,也不能避免液滴沾在筒壁上的现象。

目前喷雾塔的能耗较大,主要是在追求干燥强度同时,尾气排放温度也较高,通常在70~90℃,有的高温干燥尾气排放温度更高,多数情况下排出去的热量占到总干燥热量的50%以上,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控流变温的喷雾干燥系统,实现气流可控,分割干燥温区,可避免发生物料粘壁现象,在线变温控制,提高产品得率和品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控流变温的喷雾干燥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喷雾干燥塔和引风机,喷雾干燥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且共轴线的均风段、塔上锥、筒体和下锥体,所述均风段的侧壁连接有塔体热风总管,所述塔上锥的侧壁连接有料液管,所述料液管的内端头与料液雾化装置相连,所述料液雾化装置位于筒体的轴线上,所述筒体的下端连接有塔体排风管,所述塔体排风管的外端头与所述引风机的入口相连,所述下锥体的下端口安装有成品出料阀,所述加热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塔体热风总管相连,所述喷雾干燥塔的筒体圆周上安装有至少一道可在筒体内壁形成环状下射气流的筒体整流环,所述筒体整流环与筒体共轴线,所述筒体整流环的外侧壁连接有筒体整流环进风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料液从料液管进入塔上锥内,从料液雾化装置雾化喷出,形成一个锥形喷射区;加热装置将空气加热成为干燥热风从塔体热风总管进入均风段,经均匀分配后喷入塔内,在向下流动过程中,干燥热风与雾化液滴进行热湿交换,带走液滴中的水分,液滴干燥后形成颗粒下落到下锥体中,由成品出料阀排出塔体外;含湿的热风在引风机抽吸力作用下,从塔体排风管排到净化设备。在此过程中,另一股热风从整流环进风管进入整流环中,形成环状下射气流向下喷射,环状下射气流的速度是干燥热风下行速度的数倍,同时也大于料液经雾化装置雾化后形成的喷射边界的液滴运动速度,一方面环状下射气流在筒体内壁形成保护气膜,阻断液滴和干物料触碰到筒壁,杜绝出现粘壁现象;另一方面环状下射气流的高速下行会形成一个环状的射流区,强制使干燥热风向下运动,控制干燥热风边界的紊流,同样也强制雾化液滴的边界不再飘散,实现了对干燥气流、液滴雾化流和干物料进行同方向强制整流,如同强制归队一样,且不受干燥热风、喷料压力等波动的影响。本发明实现了气流可控,可以保证筒壁洁净,提高产品得率,大大减少切换品种时的清洗工作,减轻劳动强度,保证物料不交叉污染。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塔体排风管的出口与净化分级设备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净化分级设备的底部安装有细粉料出料阀,所述净化分级设备的出风口与热管换热器的热侧进风口相连,所述热管换热器的热侧出风口与所述引风机的入口相连,所述热管换热器的热侧与冷侧之间插接有多根热管,所述热管换热器的冷侧进风口与大气相通或者与鼓风机的出口相连,所述热管换热器的冷侧出风口与预热风管相连,所述预热风管的主出口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进风口相连。在引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含粉料的湿热风从塔体排风管排出,进入净化分级设备进行分离,细粉料从净化分级设备底部的细粉料出料阀排出,洁净的湿热风从净化分级设备的出风口排出,然后进入热管换热器的热侧进风口,对热管的吸热段放热后,湿热风的温度降低,从热管换热器的热侧出风口流出,引风机将含湿空气排入大气;湿热风中蕴含的热量得以回收,由热管的放热段在热管换热器的冷侧对自然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从热管换热器的冷侧出风口排出并进入预热风管,然后从预热风管进入加热装置的进风口,经加热后成为干燥热风进入塔体热风总管。本系统一方面通过净化分级设备可以对湿热风中的粉料进行回收,另一方面可以回收湿热风中的余热,大大降低加热装置的能耗,实现绿色循环生产,此外还可以完全去除喷雾干燥塔底部的湿度,提高喷雾干燥塔的干燥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热风管还与筒体整流环进风管的入口相连。采用喷雾干燥塔自身排出湿热风的余热对新鲜空气进行预热,采用预热后的热风进入筒体整流环形成环状下射气流,在筒体内壁形成保护气膜,且通过射流作用使干燥热风规则地向下流动。环状下射气流的动力可以完全来自于引风机的抽吸作用,也可以由热管换热器冷侧进风口的鼓风机提高风量及风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塔上锥的下部内腔安装有可形成环状下射气流的塔上锥整流环,所述塔上锥整流环与筒体共轴线,所述塔上锥整流环的外侧壁连接有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在料液雾化装置上方加设整流环,与筒体整流环形成接力,使保护气膜和强制整流的效果更好;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可以与筒体整流环进风管采用一个风源,也可以各自独立进风,和干燥热风混合用来调节干燥温度使得喷雾干燥塔沿高度方向形成不同的温度区,使得快速干燥的上部温度区的温度更高,下部温度区的温度偏低,有利于分区干燥,适应不同物料,提高干燥效果,保证物料品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的下端安装有可形成环状下射气流的下锥体整流环,所述下锥体整流环与筒体共轴线,所述下锥体整流环的外侧壁连接有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在筒体下端与下锥体连接的部位加设下锥体整流环,与筒体整流环形成接力,形成强制整流全覆盖。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可以独立进风,下锥体整流风的温度低于上部,整流防粘壁的同时可以对成品颗粒进行冷却,更能保证成品的品质、含水率,并且有利于控制成品的出料温度,防止成品出现回潮;而且下锥体整流风贴下锥体的内壁下行,有利于推动物料颗粒向下滚动直至从成品出料阀排出,防止成品颗粒也出现粘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整流环包括环形顶板、环形内侧板和环形外侧板,所述环形内侧板连接在所述环形顶板的内缘且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环形外侧板连接在所述环形顶板的外缘且向下延伸,所述环形外侧板的下端向内倾斜且与环形内侧板的下端之间形成环缝出风口。环形顶板、环形内侧板和环形外侧板合围成下端开口其余封闭的结构,环形顶板的宽度大于环缝出风口的宽度,有利于筒体整流环的内腔形成较高的静压,使从环缝出风口喷出的环状下射气流的速度更快,对筒壁的保护作用及对内腔气流的引射更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为上细下粗的分断式变截面结构,所述筒体整流环的环形内侧板的上端与上方的筒体光滑连接或由上方筒体向下延伸而成,其环形外侧板的下部与下方的筒体相连接。上部筒体与下部筒体相互分离且下部筒体的直径大于上部,形成逐节放大的嵌套结构;筒体整流环的内侧由上方筒体向下延伸而成,保证塔体内壁不会出现凸起物,以免凸起物的顶部产生结料,下层环状下射气流的范围大于上层,形成接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锥体的上端口直径大于所述筒体的下端口直径,所述下锥体整流环包括环形顶板和环形外侧板,所述环形顶板的内缘垂直连接在筒体的外壁上,所述环形外侧板的上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环形顶板的外缘且向下延伸,所述环形外侧板的下端向内倾斜且与筒体的下端外壁之间形成环缝出风口,所述环形外侧板的下部与下锥体的上端口相连接。下锥体整流环也可以采用由环形顶板、筒体外壁和环形外侧板合围成封闭的空腔,环状下射气流从环缝出风口向下锥体喷出,防止成品颗粒粘壁,利于成品及时从成品出料阀排出。下锥体的上端口直径大于筒体的下端口直径,使得下锥体整流环在筒体内壁无凸起物,以免结料,并且形成气体保护膜和强制整流全覆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为上细下粗的分断式变截面结构,所述筒体整流环或下锥体整流环包括环形顶板、环形外侧板和环形底板,所述环形顶板的内缘连接在上方筒体外壁上,所述环形外侧板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环形顶板的外缘且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环形底板的外缘与所述环形外侧板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环形底板的内缘与下方筒体的上端口相连接,上方筒体的下端低于所述环形底板且与下方筒体之间形成环缝出风口。筒体整流环或下锥体整流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由环形顶板、筒体外壁、环形外侧板和环形底板合围成下端开口其余封闭的结构,环状内腔的宽度大于环缝出风口的宽度,有利于整流环的内腔形成较高的静压,使从环缝出风口喷出的环状下射气流的速度更快,对筒壁的保护作用及对内腔气流的引射更强。上部筒体与下部筒体相互分离且下部筒体的直径大于上部,形成逐节放大的嵌套结构;筒体整流环的内侧由上方筒体向下延伸而成,保证塔体内壁不会出现凸起物,以免凸起物的顶部产生结料,下层环状下射气流的范围大于上层,形成接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热风管与整流环热风总管的入口相连,所述筒体整流环进风管、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和/或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的入口与所述整流环热风总管的出口相连,所述筒体整流环进风管、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和/或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上安装有整流环补风口,各整流环补风口处分别安装有补风调节阀。采用喷雾干燥塔自身排出湿热风的余热对新鲜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热风从预热风管进入整流环热风总管,进而进入筒体整流环进风管、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和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调节塔上锥整流补风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可以调节从塔上锥整流环补风口进入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的自然风量,调节筒体整流补风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可以调节从筒体整流环补风口进入筒体整流环进风管的自然风量,调节下锥体整流补风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可以调节从下锥体整流环补风口进入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的自然风量;如此采用相同的热源,与不同比例的冷风混合,就可以形成不同温度的整流风,使得喷雾干燥塔沿高度方向形成不同的温度区,上部温度区的温度更高,下部温度区的温度偏低,有利于分区干燥,提高干燥效果;下锥体整流风的温度最低,整流防粘壁的同时可以对成品颗粒进行冷却,更能保证成品的品质、含水率,并且有利于控制成品的出料温度,防止成品出现回潮;而且下锥体整流风贴下锥体的内壁下行,有利于推动物料颗粒向下滚动直至从成品出料阀排出,防止成品颗粒也出现粘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控流变温的喷雾干燥系统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控流变温的喷雾干燥系统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控流变温的喷雾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种整流环的半剖视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图6为图3中第二种整流环的半剖视图。

图中:1.喷雾干燥塔;1a.均风段;1b.塔上锥;1c.筒体;1d.下锥体;1e.料液雾化装置;1f.成品出料阀;1g.筒体整流环;1g1.环形顶板;1g2.环形内侧板;1g3.环形外侧板;1g4.环缝出风口;1g5.环形底板;1h.塔上锥整流环;1j.下锥体整流环;2.加热装置;2a.加热装置补风口;3.净化分级设备;3a.细粉料出料阀;4.热管换热器;4a.热侧进风口;4b.热侧出风口;4c.热管;4d.冷侧进风口;4e.冷侧出风口;5.引风机;g1.塔体热风总管;g2.料液管;g3.塔体排风管;g4.整流环热风总管;g5.预热风管;g6.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g6a.塔上锥整流环补风口;g7.筒体整流环进风管;g7a.筒体整流环补风口;g8.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g8a.下锥体整流环补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控流变温的喷雾干燥系统包括加热装置2、喷雾干燥塔1和引风机5,喷雾干燥塔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且共轴线的均风段1a、塔上锥1b、筒体1c和下锥体1d,均风段1a的侧壁连接有塔体热风总管g1,塔上锥1b的侧壁连接有料液管g2,料液管g2的内端头与料液雾化装置1e相连,料液雾化装置1e位于筒体1c的轴线上,筒体1c的下端连接有塔体排风管g3,塔体排风管g3的内端头可以延伸至筒体轴线且端口拐弯向下,塔体排风管g3的外端头与引风机5的入口相连,下锥体1d的下端口安装有成品出料阀1f,加热装置2的出风口与塔体热风总管g1相连,喷雾干燥塔1的筒体圆周上安装有至少一道可在筒体内壁形成环状下射气流的筒体整流环1g,筒体整流环1g与筒体1c共轴线,筒体整流环1g的外侧壁连接有筒体整流环进风管g7。

料液从料液管g2进入塔上锥1b内,从料液雾化装置1e雾化喷出,形成一个锥形喷射区;加热装置2设有加热装置补风口2a,将空气加热成为干燥热风从塔体热风总管g1进入均风段1a,经均匀分配后喷入塔内,在向下流动过程中,干燥热风与雾化液滴进行热湿交换,带走液滴中的水分,液滴干燥后形成颗粒下落到下锥体1d中,由成品出料阀1f排出塔体外;含湿的热风在引风机5抽吸力作用下,从塔体排风管g3排到净化设备。在此过程中,另一股热风从整流环进风管进入整流环中,形成环状下射气流向下喷射,环状下射气流的速度是干燥热风下行速度的数倍,同时也大于料液经雾化装置雾化后形成的喷射边界的液滴运动速度,一方面环状下射气流在筒体1c内壁形成保护气膜,阻断液滴和干物料触碰到筒壁,杜绝出现粘壁现象;另一方面环状下射气流的高速下行会形成一个环状的射流区,强制使干燥热风向下运动,控制干燥热风边界的紊流,同样也强制雾化液滴的边界不再飘散,实现了对干燥气流、液滴雾化流和干物料进行同方向强制整流,如同强制归队一样,且不受干燥热风、喷料压力等波动的影响。本发明实现了气流可控,可以保证筒壁洁净,提高产品得率,大大减少切换品种时的清洗工作,减轻劳动强度,保证物料不交叉污染。

塔体排风管g3的出口与净化分级设备3的进风口相连,净化分级设备3可以采用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或其它类似设备,净化分级设备3的底部安装有细粉料出料阀3a,净化分级设备3的出风口与热管换热器4的热侧进风口4a相连,热管换热器4的热侧出风口4b与引风机5的入口相连,热管换热器4的热侧与冷侧之间插接有多根热管4c,热管换热器4的冷侧进风口4d与大气相通或者与鼓风机的出口相连,热管换热器4的冷侧出风口4e与预热风管g5相连,预热风管g5的主出口与加热装置2的进风口相连。

在引风机5的抽吸作用下,含粉料的湿热风从塔体排风管g3排出,进入净化分级设备3进行分离,细粉料从净化分级设备3底部的细粉料出料阀3a排出,洁净的湿热风从净化分级设备3的出风口排出,然后进入热管换热器4的热侧进风口4a,对热管4c的吸热段放热后,湿热风的温度降低,从热管换热器4的热侧出风口4b流出,引风机5将含湿空气排入大气;湿热风中蕴含的热量得以回收,由热管4c的放热段在热管换热器4的冷侧对自然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从热管换热器4的冷侧出风口4e排出并进入预热风管g5,然后从预热风管g5进入加热装置2的进风口,经加热后成为干燥热风进入塔体热风总管g1。本系统一方面通过净化分级设备3可以对湿热风中的粉料进行回收,另一方面可以回收湿热风中的余热,大大降低加热装置2的能耗,此外还可以完全去除喷雾干燥塔1底部的湿度,提高喷雾干燥塔1的干燥效果。

预热风管g5还与筒体整流环进风管g7的入口相连。采用喷雾干燥塔1自身排出湿热风的余热对新鲜空气进行预热,采用预热后的热风进入筒体整流环1g形成环状下射气流,在筒体1c内壁形成保护气膜,且通过射流作用使干燥热风规则地向下流动。环状下射气流的动力可以完全来自于引风机5的抽吸作用,也可以由冷侧进风口4d的鼓风机提高风量及风压。

塔上锥1b的下部内腔安装有可形成环状下射气流的塔上锥整流环1h,塔上锥整流环1h与筒体1c共轴线,塔上锥整流环1h的外侧壁连接有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g6。在料液雾化装置1e上方加设整流环,与筒体整流环1g形成接力,使保护气膜和强制整流的效果更好;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g6可以与筒体整流环进风管g7采用一个风源,也可以各自独立进风,和干燥热风混合用来调节干燥温度使得喷雾干燥塔1沿高度方向形成不同的温度区,使得快速干燥的上部温度区的温度更高,成型区的下部温度区的温度偏低,有利于分区干燥,适应不同物料,提高干燥效果,保证物料品质。

筒体1c的下端安装有可形成环状下射气流的下锥体整流环1j,下锥体整流环1j与筒体1c共轴线,下锥体整流环1j的外侧壁连接有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g8。在筒体1c下端与下锥体1d连接的部位加设下锥体整流环1j,与筒体整流环1g形成接力,形成强制整流全覆盖。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g8可以独立进风,也可以和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g6或筒体整流环进风管g7采用一个风源,下锥体整流风的温度低于上部,整流防粘壁的同时可以对成品颗粒进行冷却,更能保证成品的品质、含水率,并且有利于控制成品的出料温度,防止成品出现回潮;而且下锥体整流风贴下锥体1d的内壁下行,有利于推动物料颗粒向下滚动直至从成品出料阀1f排出,防止成品颗粒也出现粘壁。

如图4、图5所示,筒体整流环1g包括环形顶板1g1、环形内侧板1g2和环形外侧板1g3,环形内侧板1g2连接在环形顶板1g1的内缘且竖直向下延伸,环形外侧板1g3连接在环形顶板1g1的外缘且向下延伸,环形外侧板1g3的下端向内倾斜且与环形内侧板1g2的下端之间形成环缝出风口1g4。环形顶板1g1、环形内侧板1g2和环形外侧板1g3合围成下端开口其余封闭的结构,环形顶板1g1的宽度大于环缝出风口1g4的宽度,有利于筒体整流环1g的内腔形成较高的静压,使从环缝出风口1g4喷出的环状下射气流的速度更快,对筒壁的保护作用及对内腔气流的引射更强。

筒体1c为上细下粗的分断式变截面结构,筒体整流环1g的环形内侧板1g2的上端与上方的筒体光滑连接或由上方筒体向下延伸而成,其环形外侧板1g3的下部与下方的筒体相连接。上部筒体与下部筒体相互分离且下部筒体的直径大于上部,形成逐节放大的嵌套结构;筒体整流环1g的内侧由上方筒体向下延伸而成,保证塔体内壁不会出现凸起物,以免凸起物的顶部产生结料,下层环状下射气流的范围大于上层,形成接力。

下锥体1d的上端口直径大于筒体的下端口直径,下锥体整流环1j包括环形顶板1g1和环形外侧板1g3,环形顶板1g1的内缘垂直连接在筒体1c的外壁上,环形外侧板1g3的上端垂直连接在环形顶板1g1的外缘且向下延伸,环形外侧板1g3的下端向内倾斜且与筒体1c的下端外壁之间形成环缝出风口1g4,环形外侧板1g3的下部与下锥体1d的上端口相连接。下锥体整流环1j也可以采用由环形顶板1g1、筒体外壁和环形外侧板1g3合围成封闭的空腔,环状下射气流从环缝出风口1g4向下锥体1d喷出,防止成品颗粒粘壁,利于成品及时从成品出料阀1f排出。下锥体1d的上端口直径大于筒体1c的下端口直径,使得下锥体整流环1j在筒体1c内壁无凸起物,以免结料,并且形成气体保护膜和强制整流全覆盖。

如图6所示,筒体整流环1g或下锥体整流环1j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筒体1c为上细下粗的分断式变截面结构,筒体整流环1g或下锥体整流环1j包括环形顶板1g1、环形外侧板1g3和环形底板1g5,环形顶板1g1的内缘连接在上方筒体外壁上,环形外侧板1g3的上端连接在环形顶板1g1的外缘且竖直向下延伸,环形底板1g5的外缘与环形外侧板1g3的下端相连接,环形底板1g5的内缘与下方筒体的上端口相连接,上方筒体的下端低于环形底板1g5且与下方筒体之间形成环缝出风口1g4。由环形顶板1g1、筒体外壁、环形外侧板1g3和环形底板1g5合围成下端开口其余封闭的结构,环状内腔的宽度大于环缝出风口1g4的宽度,有利于整流环的内腔形成较高的静压,使从环缝出风口1g4喷出的环状下射气流的速度更快,对筒壁的保护作用及对内腔气流的引射更强。上部筒体与下部筒体相互分离且下部筒体的直径大于上部,形成逐节放大的嵌套结构;筒体整流环1g的内侧由上方筒体向下延伸而成,保证塔体内壁不会出现凸起物,以免凸起物的顶部产生结料,下层环状下射气流的范围大于上层,形成接力。

如图2所示,预热风管g5与整流环热风总管g4的入口相连,筒体整流环进风管g7、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g6和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g8的入口与整流环热风总管g4的出口相连,筒体整流环进风管g7上安装有筒体整流环补风口g7a,筒体整流环补风口g7a处安装有筒体整流补风调节阀,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g6上安装有塔上锥整流环补风口g6a,塔上锥整流环补风口g6a处安装有塔上锥整流补风调节阀,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g8上安装有下锥体整流环补风口g8a,下锥体整流环补风口g8a处安装有下锥体整流补风调节阀。

采用喷雾干燥塔1自身排出湿热风的余热对新鲜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热风从预热风管g5进入整流环热风总管g4,进而进入筒体整流环进风管g7、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g6和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g8;调节塔上锥整流补风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可以调节从塔上锥整流环补风口g6a进入塔上锥整流环进风管g6的自然风量,调节筒体整流补风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可以调节从筒体整流环补风口g7a进入筒体整流环进风管g7的自然风量,调节下锥体整流补风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可以调节从下锥体整流环补风口g8a进入下锥体整流环进风管g8的自然风量;如此采用相同的热源,与不同比例的冷风混合,就可以形成不同温度的整流风,使得喷雾干燥塔1沿高度方向形成不同的温度区,上部温度区的温度更高,下部温度区的温度偏低,有利于分区干燥,提高干燥效果;下锥体整流风的温度最低,整流防粘壁的同时可以对成品颗粒进行冷却,更能保证成品的品质、含水率,并且有利于控制成品的出料温度,防止成品出现回潮;而且下锥体整流风贴下锥体1d的内壁下行,有利于推动物料颗粒向下滚动直至从成品出料阀1f排出,防止成品颗粒也出现粘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