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釜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7118发布日期:2019-02-15 21:22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聚合釜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釜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聚合釜是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设备,一般是立式圆柱形高压釜,带有夹套,以便通入蒸汽或冷水来加热或冷却。聚合反应是把低分子量的单体转化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的过程,常用的聚合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四种。在聚合反应的过程中,反应基本物料投入釜体中后,聚合釜对其进行搅拌的同时也对釜体内投入引发剂,通过引发剂来引发釜体内物料之间的聚合反应,因此釜体内反应速率与引发剂的投递量是成正比的。中国专利文件CN201720856550.2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的投料装置,其特点是可以进行密封式投料,能够适合聚合反应时的密封要求,但是对于物料投递的启停以及物料投递的速率缺乏控制组件,无法根据釜体内部的具体反应速率来对物料投递速率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聚合釜下料装置,针对聚合釜反应需要投递引发剂的这一工艺特性,对引发剂的投递装置进行了改进,能够根据釜体内物料的反应情况来去引发剂或者其他物料的投递速率进行控制,避免釜体内反应失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聚合釜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筒、出料筒、电磁控制装置、气压协控阀,所述储料筒一端与所述出料筒连接,另一端设有密封盖板,所述出料筒连通至聚合釜釜体内,所述出料筒为中空柱体设置,所述出料筒内设有出料门,该出料门为与所述出料筒相适配的圆板形设置,所述出料门经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出料筒内,所述转轴一端伸出所述出料筒,所述转轴伸出所述出料筒的部段上设有复位板、敲击板,所述出料筒的外壁上设有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一端与所述出料筒相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复位板相固定,所述电磁控制装置包括柱体,该柱体一端设有轴孔,所述柱体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柱体对应所述轴孔的内端面上固定有电磁线圈组,所述柱体内还设有弹力支撑板、螺纹杆、敲击杆、电磁滑动板、复位弹簧,所述螺纹杆通过所述螺纹孔旋入所述柱体内并与所述弹力支撑板相固定,所述敲击杆一端通过所述轴孔另一端与所述电磁滑动板相固定,所述电磁滑动板与所述柱体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弹力支撑板相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电磁滑动板相固定,所述敲击杆位于所述敲击板的正上方,所述气压协控阀包括阀体,该阀体一端为密封端,另一端连通至聚合釜釜体内,所述阀体内设有阀塞、顶杆、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阀体内的密封端上设有沉孔,该沉孔内设有接触开关,所述顶杆与所述阀塞对应所述密封端的一面相固定,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位于所述沉孔内,另一端与所述顶杆套接,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电磁线圈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出料筒相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沉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极限压缩长度。

实施本实用新型中的这种聚合釜下料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电磁控制装置可以对出料筒的开闭进行控制,当气压协控阀因釜体内压力过高而触碰到接触开关时,电磁控制装置中的电磁绕组失去电力供应,敲击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拉回原位,继而出料门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将出料筒封闭,下料停止,可以有效的避免釜体内反应过于剧烈时仍然进行投料产生的危险,与此同时,有弹力支撑板和螺纹杆组成的调节组件可以对复位弹簧的张紧度进行调节,继而调节到出料门的开闭程度,对下料的速率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出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出料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立体视图;

图5为图1中电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气压协控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的这种聚合釜下料装置,包括储料筒1、出料筒2、电磁控制装置3、气压协控阀4,储料筒1一端与出料筒2连接,另一端设有密封盖板11。

如图2至4所示的出料筒2连通至聚合釜釜体内,出料筒2为中空柱体设置,出料筒2内设有出料门21,该出料门为与出料筒相适配的圆板形设置。出料门21经转轴22可转动的固定在出料筒2内,转轴22一端伸出出料筒2,转轴伸出出料筒的部段上设有复位板23、敲击板24,出料筒2的外壁上设有扭转弹簧25,该扭转弹簧一端与出料筒2相固定,另一端与复位板23相固定。转轴22通过轴承与出料筒2相固定。轴承的设置能够使的转轴的转动更加稳定。通过扭转弹簧对出料门的旋转位置进行限定和复位,出料门打开则对釜体内下料,关闭则停止下料。

如图5所示的电磁控制装置3包括柱体31,该柱体一端设有轴孔32,柱体的另一端设有螺纹孔33,柱体31对应轴孔32的内端面上固定有电磁线圈组34;柱体31内还设有弹力支撑板35、螺纹杆36、敲击杆37、电磁滑动板38、复位弹簧39。螺纹杆36通过螺纹孔33旋入柱体31内并与弹力支撑板35相固定,敲击杆37一端通过轴孔32另一端与电磁滑动板38相固定。电磁滑动板38与柱体31内部滑动配合,复位弹簧39一端与弹力支撑板35相固定,另一端与电磁滑动板38相固定。如图4中所示的敲击杆37位于敲击板24的正上方。电磁控制装置通过电磁线圈通电后产出的电磁力吸附电磁滑动板克服复位弹簧的拉力,继而敲击杆推向敲击板,使得出料门打开。

如图6所示的气压协控阀4包括阀体41,该阀体41一端为密封端,另一端连通至聚合釜釜体内。阀体41内设有阀塞42、顶杆43、第二复位弹簧44,阀体41内的密封端上设有沉孔45,该沉孔内设有接触开关46,顶杆43与阀塞42对应密封端的一面相固定,第二复位弹簧44一端位于沉孔45内,另一端与顶杆43套接。接触开关46与电磁线圈组34电连接,沉孔45的深度大于第二复位弹簧44的极限压缩长度。当釜体内气压过高,阀塞受压上行,顶杆接触到接触开关,继而断开电磁线圈的电流,失去电磁力后敲击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下料门也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关闭下料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