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5387发布日期:2020-04-10 17:0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蛋类或豆腐干等柔软的卤制口在卤制后,由于其柔软易破,在出料过程中不能堆压,否则作业过程中多层蛋重叠挤压会造成蛋或豆腐干等破损。为此,卤制品的出料需使用卤制筛单层装筛卤制,造成使用的工器具多,且费人工;卤制筛都是放在卤制容器中,卤制过程中产品连同筛篮一起蒸煮。卤制筛与容器之间有一定的空间,从而需要的卤汤量大;加上蛋白类似胶体性质的结构,入味较难,传统常压卤制或浸泡所要求的时间都比较长。以上各因素的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较低,特别是大生产需较大的场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此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可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了出料效率,可连续在量生产,且减少卤制品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包括一端与卤制罐连接的出料管、螺旋提升机构和出料槽,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伸入螺旋提升机构的入料口,所述螺旋提升机构倾斜安装于出料槽,所述螺旋提升机构的底部设有卤汤排出口,所述螺旋提升机构的提升腔与出料槽的槽腔通过卤汤排出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螺旋提升机构包括套筒、旋转轴和连续旋转的叶片,所述套筒倾斜安装于出料槽,且套筒的下端插入出料槽的槽腔,所述卤汤排出口设置于套筒的底部,所述入料口设置于套筒的下端,所述套筒的上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旋转轴安装于套筒的提升腔,所述叶片固定套接于旋转轴;所述套筒、旋转轴和叶片形成螺旋状的提升通道,所述入料口通过提升通道与出料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入料口位于卤汤排出口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倾斜角度为15°~45°。

优选的,所述叶片设有筛孔。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下侧筒壁设有通孔,此通孔的高度低于出料槽的上端端面的高度;所述卤汤排出口和通孔均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下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提升腔与卤制罐的溢流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还包括调配罐和泵,所述泵通过第一管道与出料槽的底部连接,所述泵通过第二管道与调配罐连接,所述泵通过第三管道与卤制罐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槽包括不锈钢材料的底板和四张不锈钢材料的壁板,四张壁板首尾依次焊接形成方形的槽壁,所述槽壁的下端与底板焊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主要由出料管、螺旋提升机构和出料槽构成,这利用机械结构代替工出料,减少了人工搬运,可连续大量进行出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采用机械结构实现连续出料,不需要传统的卤制筛,避免使用较多的器具,可减少整体设备的占用空间。

3、本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采用螺旋提升机构,此螺旋提升机构利用出料管与卤制罐连接,螺旋提升机构可保证出料的完整性,减少卤制品发生破损。

4、本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中的螺旋提升机构主要由套筒、旋转轴和连续旋转的叶片旋转轴驱动叶片旋转,不会产生金属摩擦,故不会增加卤汤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可延长卤汤的使用周期,也保证了卤制品的品质。

5、本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还采用由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泵等构成的回收机构,以对汤汁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材料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出料管,2为螺旋提升机构,3为出料槽,4为卤汤排出口,5为提升腔,6为槽腔,7为套筒,8为旋转轴,9为叶片,10为提升通道,11为通孔,12为调配罐,13为泵,14为第一管道,15为第二管道,16为第三管道,17为阀门,18为出料口,19为进料装置,20为卤制罐,21为罐体,22为搅动机构,23为加热夹套,24为液位显示传感器,25为压缩空气接口,26为泄压阀,27为溢流管,28为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包括一端与卤制罐连接的出料管、螺旋提升机构和出料槽,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伸入螺旋提升机构的入料口,所述螺旋提升机构倾斜安装于出料槽,所述螺旋提升机构的底部设有卤汤排出口,所述螺旋提升机构的提升腔与出料槽的槽腔通过卤汤排出口连通。具体的,所述螺旋提升机构包括套筒、旋转轴和连续旋转的叶片,所述套筒倾斜安装于出料槽,且套筒的下端插入出料槽的槽腔,所述卤汤排出口设置于套筒的底部,所述入料口设置于套筒的下端,所述套筒的上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旋转轴安装于套筒的提升腔,所述叶片固定套接于旋转轴;所述套筒、旋转轴和叶片形成螺旋状的提升通道,所述入料口通过提升通道与出料口连接。卤制品下落到套筒的底端后,旋转轴带动叶片螺旋转动,以将卤制品平缓地从提升通道的下端上升到提升通道的上端,再从出料口排出,这可减少对卤制品的挤压,从而减少破损率。

所述入料口位于卤汤排出口的上方。具体的,入料口位于卤汤排出口的正上方。入料口位于上方可保证与出料管有很好的配合,使入料口与出料管之间不需要硬性连接,即出料管直接伸入入料口即可精准、稳定的接收卤制品。

所述套筒的倾斜角度为15°~45°。本实施例中,套筒的倾斜角度为25°,选用适当较小的倾斜角度,可进一步保证卤制品提升时的平稳性,也可减少对卤制品的挤压力,进一步降低破损率。

所述叶片设有筛孔。此筛孔贯穿了叶片的上、下两面,以使卤制品在提升过程中,被带升的卤汤可回流。

所述套筒的下侧筒壁设有通孔,此通孔的高度低于出料槽的上端端面的高度;所述卤汤排出口和通孔均设有过滤网。具体的,如图1所示通孔靠近出料槽的槽壁,且低于槽壁的上端端面。这可尽量减少卤汤流出出料槽之外,同时,过滤网对卤汤进行过滤,可保证卤汤回收的品质,进一步保证卤制品的品质。

所述出料口的下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可保证卤制品平缓的下落到下个工序的设备中,进一步减少卤制品的损坏。

所述提升腔与卤制罐的溢流管连接。将卤制罐内溢出的卤汤送到提升腔中,避免卤汤浪费。

所述的卤制设备的出料装置还包括调配罐和泵,所述泵通过第一管道与出料槽的底部连接,所述泵通过第二管道与调配罐连接,所述泵通过第三管道与卤制罐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均设有阀门。此结构可对卤汤进行回收重复使用,减少材料的损耗。

所述出料槽包括不锈钢材料的底板和四张不锈钢材料的壁板,四张壁板首尾依次焊接形成方形的槽壁,所述槽壁的下端与底板焊接。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本实施例中对蛋类进行卤制,如图1所示,卤制设备中还包含进料装置、卤制罐,其中进料装置和卤制罐均可采用现有的结构,卤制罐主要由罐体、搅动机构、加热夹套和液位显示传感器构成,罐体上端的进料口与进料装置连接,而罐体下端的落料口通过出料管与套筒的入料口连接,搅动机构安装于罐体。同时罐体的上端设有压缩空气接口、泄压阀和溢流管,溢流管与套筒的提升腔连接。而搅动机构采用现有结构,即主要由电机和搅拌杆构成。

在生产过程中,作为卤制口的蛋类从进料装置进入罐体进行卤制,卤制开始时进料满溢的卤汤以及卤制结束时排出的部分卤汤先存储在出料装置的螺旋提升装置的套筒中,通过这部分卤汤来浸泡过出料管的管口。当卤汤达到浸没出料管管口时,完全开启出料口,此时大气压将卤制罐中的卤汤托住,不会流出,而卤制好的鸡蛋重力略大于浮力缓缓下落,从而出料管落入到套筒内的提升通道;此时,通过调节卤制罐上面压缩空气进入量,可以将卤蛋和卤汤的流出速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旋转轴带动叶片,从卤蛋从提升通道的下端上升到提升通道的上端后再从出料口排出,而被送至后续的工序进行加工。

出料过程中流出的卤汤经上的过滤网后流入出料槽中,这些过滤好的卤汤被泵抽送至调配罐进行回收重复使用;则卤汤重新添加调味料调配成新卤汤,进行下一批次的卤制;如此循环往复,既能保证每个批次产品品质稳定,还减少材料的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