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点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04575发布日期:2020-06-05 23:0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点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件点胶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真空点胶设备。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自动开关,继电器采用多个构件组装而成,当继电器的多个构件组装完成后,需要对继电器进行点胶处理,现有技术中继电器在空气中完成点胶处理,一方面胶水容易混有空气而导致点胶不良,另一方面在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继电器的触点的导通、断开会在空气中发生火花氧化,造成继电器的使用性能不稳定,会大大缩短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点胶设备,实现物件在真空状态下的点胶处理,提升物件的点胶良率,确保物件使用性能的稳定性,延长物件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真空点胶设备,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的容置腔、配合基座使用的点胶机构,容置腔用于容设外界的物件,点胶机构用于对容置腔内的物件进行点胶处理;还包括烘干单元及抽真空单元,基座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让位孔及抽气孔,点胶机构伸入让位孔并堵塞让位孔;抽真空单元与抽气孔连通,抽真空单元经由抽气孔对容置腔进行抽真空处理,点胶机构对抽真空处理后的容置腔内的物件进行点胶处理;烘干单元用于烘干容置腔内点胶机构点胶处理后的物件。

进一步地,所述点胶机构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的第一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点胶针,第一驱动件驱动点胶针插入让位孔内,点胶针的一端用于对容置腔内的物件进行点胶处理,点胶针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外界的胶水供应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点胶针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圈,点胶针设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自点胶针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一环槽围绕点胶针设置,第一密封圈容设于第一环槽内,第一密封圈突伸出点胶针的外表面并抵触让位孔的内孔壁,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点胶针与基座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烘干孔及用于遮盖烘干孔的透光板,烘干单元的uv灯,uv灯发出的光线穿透透光板射入容置腔内,并对容置腔内点胶机构点胶处理后的物件进行烘干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可视孔及用于遮盖可视孔的透明板,观察者经由透明板观看容置腔内的物件。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座体、与座体活动配合的载体、用于驱动载体相对座体移动的第二驱动件,容置腔设置于载体,让位孔设置于座体。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设有滑孔,载体滑动容设于滑孔内,容置腔与滑孔连通,让位孔与滑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孔位于座体,抽气孔与滑孔连通,让位孔、抽气孔分别位于滑孔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载体的外侧套设有两个第二密封圈,两个第二密封圈分别位于容置腔的两侧,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载体与座体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设有位于容置腔内并挡止物件的挡止台,挡止台位于容置腔的底壁的上方;基座设有自容置腔的底壁凹设的凹槽,凹槽用于容设多余的胶水;基座的侧壁设有过气孔,过气孔用于连通容置腔及抽气孔,过气孔位于基座的底壁的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物件装入容置腔内,点胶机构伸入让位孔并堵塞让位孔,抽真空单元经由抽气孔对容置腔进行抽真空处理,点胶机构对抽真空处理后的容置腔内的物件进行点胶处理;烘干单元烘干容置腔内点胶机构点胶处理后的物件;本发明的真空点胶设备实现物件在真空状态下的点胶处理,提升物件的点胶良率,确保物件使用性能的稳定性,延长物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隐藏点胶机构及第二驱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隐藏点胶机构及第二驱动件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基座2—容置腔3—点胶机构

4—烘干单元5—让位孔6—支撑架

7—第一驱动件8—点胶针9—烘干孔

11—透光板12—可视孔13—透明板

14—座体15—载体16—第二驱动件

17—滑孔18—挡止台19—过气孔

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真空点胶设备,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上并用于容设外界的物件的容置腔2、配合基座1使用的点胶机构3,容置腔2用于容设外界的物件,本实施例中,外界的物件为继电器,点胶机构3用于对容置腔2内的物件进行自动点胶处理,即点胶机构3将外界的胶水施加在物件上。

还包括烘干单元4及抽真空单元,基座1上设置有与容置腔2连通的让位孔5及抽气孔,点胶机构3伸入让位孔5内并堵塞住让位孔5;抽真空单元与抽气孔连通,抽真空单元经由抽气孔对容置腔2进行抽真空处理,根据实际需要,抽真空单元可以为真空发生器或者抽气泵等,点胶机构3对抽真空处理后的容置腔2内的物件进行点胶处理,使得物件在真空状态下完成点胶作业;烘干单元4用于烘干容置腔2内点胶机构3点胶处理后的物件,使得物件点胶处理后的胶水在真空状态下完成固化。

实际使用时,先将物件装入容置腔2内,然后将点胶机构3伸入让位孔5内并堵塞住让位孔5,随后抽真空单元经由抽气孔对容置腔2进行抽真空处理,之后点胶机构3对抽真空处理后的容置腔2内的物件进行点胶处理,而后烘干单元4使得物件内的物件处于真空环境中,然后再烘干容置腔2内点胶机构3点胶处理后的物件上粘附的胶水,使得胶水快速固化在物件上;本发明的真空点胶设备实现物件在真空状态下的点胶处理,提升物件的点胶良率,确保物件使用性能的稳定性,延长物件的使用寿命。

所述点胶机构3包括支撑架6、安装设置在支撑架6上的第一驱动件7、与第一驱动件7的输出端连接的点胶针6,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7为伸缩气缸,点胶针6与第一驱动件7的活塞杆连接,第一驱动件7驱动点胶针6插入让位孔5内。优选地,点胶针6滑动设置在支撑架6上,第一驱动件7驱动点胶针6沿支撑架6来回滑动,利用支撑架6导引点胶针6的移动方向,避免点胶针6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歪斜,确保点胶针6准确进入让位孔5内。点胶针6的一端(即点胶针6的自由端)用于对容置腔2内的物件进行点胶处理,点胶针6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外界的胶水供应组件,胶水供应组件将胶水经由点胶针6凃设在物件上,实现物件的自动点胶,提升物件的点胶效率。

所述点胶针6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圈,点胶针6上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自点胶针6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一环槽围绕点胶针6设置,第一环槽呈环形,第一密封圈容设在第一环槽内,第一密封圈突伸出点胶针6的外表面并抵触在让位孔5的内孔壁上,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点胶针6与基座1之间的缝隙,防止因点胶针6与让位孔5的内孔壁之间漏气而使用不良。优选地,第一密封圈采用软胶制成,例如,第一密封圈采用硅胶制成。

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与容置腔2连通的烘干孔9及用于遮盖烘干孔9的透光板11,烘干单元4的uv(英文全称为ultra-violetray)灯,uv灯即为紫外线灯,uv灯发出的光线穿透透光板11射入容置腔2内,并对容置腔2内点胶机构3点胶处理后的物件进行烘干处理。优选地,透光板11为透明板13,根据实际需要,透光板11可以采用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制成。

经由uv灯的设置,使得烘干单元4位于基座1之外,无需基座1位于容置腔2内,一方面防止uv灯在真空环境内损坏,另一方面降低容置腔2的构造设计,简化基座1的构造设计,提升基座1的制造良率及制造效率。

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与容置腔2连通的可视孔12及用于遮盖可视孔12的透明板13,观察者经由透明板13观看容置腔2内的物件,在物件点胶的过程中,观察者(外界的人或电子眼等)可以经由透明板13观看容置腔2内物件的实时状态,提升物件点胶的可控性。根据实际需要,透明板13可以采用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制成。

所述基座1包括座体14、与座体14活动配合的载体15、用于驱动载体15相对座体14来回移动的第二驱动件16,容置腔2设置在载体15上,让位孔5设置在座体14上。实际使用时,第二驱动件16驱动载体15移动,从而使得载体15的容置腔2移出至座体14外,然后将容置腔2内点胶处理后的物件移出、并将待点胶的物件放入容置腔2内,然后第二驱动件16在驱动载体15使得待点胶的物件移入座体14内,而后即可对移入座体14内的物件进行真空点胶处理。经由将基座1分成座体14及载体15两部分,简化基座1的构造设计,提升基座1的制造效率。

所述座体14上设置有滑孔17,载体15滑动容设在滑孔17内,利用滑孔17导引载体15的滑动方向,防止载体15在滑动过程中发生歪斜,从而确保容置腔2准确地移出至座体14外或进入座体14内。容置腔2与滑孔17连通,让位孔5设置在座体14上,让位孔5子座体14的顶面凹设而成,让位孔5与滑孔17连通。

所述抽气孔位于座体14上,抽气孔自座体14的底面凹设而成,抽气孔与滑孔17连通,让位孔5、抽气孔分别位于滑孔17的上下两侧。

所述载体15的外侧套设有两个第二密封圈,同理,载体15上可以设置两个第二环槽,两个第二密封圈分别容设在两个第二环槽内,两个第二密封圈分别位于容置腔2的左右两侧,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载体15与座体14之间的间隙,避免因载体15与座体14之间密封不良而导致容置腔2抽真空失效。

所述基座1设有位于容置腔2内并挡止物件的挡止台18,挡止台18位于容置腔2的底壁的上方,当物件放入容置腔2内时,挡止台18挡住容置腔2内的物件,物件压在挡止台18上,防止物件在容置腔2内过度下移。

基座1上设有自容置腔2的底壁凹设的凹槽21,凹槽21用于容设多余的胶水,当点胶机构3点出的胶水过多时,多余的胶水自动滴落入凹槽21内,避免物件点胶不良。当凹槽21内的胶水累积预定量时,即可将凹槽21内的胶水一次性清除。

基座1的侧壁上设有过气孔19,过气孔19用于连通容置腔2及抽气孔,过气孔19位于基座1的底壁的上方。经由将过气孔19设置在基座1的侧壁上,避免多余的胶水堵塞过气孔19,确保容置腔2与抽气孔可以稳定地处于连通状态。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