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粉料生产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4195发布日期:2021-01-05 18:1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粉料生产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粉料生产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建筑粉料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及杂质,因此则需要使用除尘装置帮助工作人员方便及便捷的对生产环境中的灰尘进行收集。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除尘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除尘装置在使用时一般很少设置在吸收灰尘过程中对外界杂质的阻隔功能,从而很容易导致因外界杂质过多吸入造成引风机内部缠绕故障的现象;

2、传统的此类除尘装置在使用时一般很少设置对灰尘的收集及洗尘功能,从而很容易导致灰尘过多漂浮的现象;

3、传统的此类除尘装置在使用时一般很少设置对洗尘后水资源的再循环利用的功能,从而很容易导致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粉料生产用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因外界杂质过多吸入造成引风机内部缠绕故障的现象、灰尘过多漂浮的现象以及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象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粉料生产用除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推动把手、第一导水管、引风机和止动片,所述装置主体底部的拐角位置处皆设置有行走轮,且行走轮的一侧皆设置有止动片,所述装置主体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推动把手,所述装置主体上方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洗尘箱,且洗尘箱的内部铰接有过滤框,所述洗尘箱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上方洗尘箱的表面设置有可视窗,并且洗尘箱的内部铰接有过滤框,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组,且蓄电池组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洗尘箱的顶部通过转动销铰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上方的一侧固定有拉动把手,所述洗尘箱一侧装置主体的上方通过固定座固定有引风机,且引风机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引风机的输入端设置有吸尘斗,所述引风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导水管,且第二导水管远离引风机的一端延伸至洗尘箱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上方远离引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杂质吸附机构,所述杂质吸附机构的顶部固定有循环水泵。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导水管,且第一导水管远离循环水泵的一端贯穿杂质吸附机构并与杂质吸附机构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设置有第三导水管,且第三导水管远离循环水泵的一端贯穿洗尘箱的一侧并与洗尘箱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杂质吸附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活性炭层、棉布层、连接管以及吸附处理箱,所述洗尘箱远离引风机一侧装置主体的上方固定有吸附处理箱,且吸附处理箱的内部铰接有活性炭层。

优选的,所述吸附处理箱内部远离活性炭层的一侧铰接有棉布层,所述吸附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吸附处理箱以及洗尘箱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吸尘斗的内部铰接有过滤板,并且过滤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等间距的毛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粉料生产用除尘装置不仅实现了在吸收灰尘过程中对外界杂质的阻隔功能,实现了除尘装置对灰尘的收集及洗尘功能,而且实现了除尘装置对洗尘后水资源的再循环利用的功能;

1、通过设置有吸尘斗、毛刷以及过滤板,灰尘通过吸尘斗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导水管导入至洗尘箱的内部,在毛刷与过滤板的共同作用下将除灰尘以外的杂质阻隔在过滤板的表面,实现了在吸收灰尘过程中对外界杂质的阻隔功能,从而避免了因外界杂质过多吸入造成引风机内部缠绕故障的现象;

2、通过设置有洗尘箱、过滤框以及活动板,导入至洗尘箱内部的灰尘与洗尘箱相互融合,在过滤框的作用下过滤将灰尘阻隔在过滤框的表面,定期拉动拉动把手在转动销的作用下打开活动板,对过滤框的表面进行清洁,实现了除尘装置对灰尘的收集及洗尘功能,从而避免了灰尘过多漂浮的现象;

3、通过设置有循环水泵、活性炭层以及棉布层,操控控制面板控制循环水泵在第一导水管的作用下将过滤后的水资源吸入吸附处理箱的内部,在棉布层以及活性炭层的吸附过滤下对含有微量杂质的水资源进行吸附处理,随后通过第三导水管导入至洗尘箱的内部,实现了除尘装置对洗尘后水资源的再循环利用的功能,从而避免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杂质吸附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101、蓄电池组;2、推动把手;3、第一导水管;4、循环水泵;5、转动销;6、过滤框;7、第二导水管;8、引风机;9、行走轮;10、洗尘箱;11、杂质吸附机构;1101、活性炭层;1102、棉布层;1103、连接管;1104、吸附处理箱;12、第三导水管;13、可视窗;14、吸尘斗;15、止动片;16、控制面板;17、活动板;18、拉动把手;19、过滤板;20、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粉料生产用除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推动把手2、第一导水管3、引风机8和止动片15,装置主体1底部的拐角位置处皆设置有行走轮9,且行走轮9的一侧皆设置有止动片15,装置主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推动把手2,装置主体1上方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洗尘箱10,且洗尘箱10的内部铰接有过滤框6,洗尘箱10表面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6,该控制面板16的型号可为ktp600,且控制面板16上方洗尘箱10的表面设置有可视窗13,并且洗尘箱10的内部铰接有过滤框6,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组101,该蓄电池组101的型号可为lp-e5,且蓄电池组101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16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洗尘箱10的顶部通过转动销5铰接有活动板17,且活动板17上方的一侧固定有拉动把手18,洗尘箱10一侧装置主体1的上方通过固定座固定有引风机8,该引风机8的型号可为ywf4e-300s,且引风机8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6内部单片机的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引风机8的输入端设置有吸尘斗14,吸尘斗14的内部铰接有过滤板19,并且过滤板19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等间距的毛刷20,用于在吸收灰尘过程中对外界杂质的阻隔功能;

引风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导水管7,且第二导水管7远离引风机8的一端延伸至洗尘箱10的内部,装置主体1上方远离引风机8的一侧设置有杂质吸附机构11;

杂质吸附机构1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活性炭层1101、棉布层1102、连接管1103以及吸附处理箱1104,洗尘箱10远离引风机8一侧装置主体1的上方固定有吸附处理箱1104,且吸附处理箱1104的内部铰接有活性炭层1101,吸附处理箱1104内部远离活性炭层1101的一侧铰接有棉布层1102,吸附处理箱110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103,且连接管1103的两端分别与吸附处理箱1104以及洗尘箱10的内部相连通;

使用时,操控控制面板16控制循环水泵4在第一导水管3的作用下将过滤后的水资源吸入吸附处理箱1104的内部,在棉布层1102以及活性炭层1101的吸附过滤下对含有微量杂质的水资源进行吸附处理,随后通过第三导水管12导入至洗尘箱10的内部,实现了除尘装置对洗尘后水资源的再循环利用的功能,从而避免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杂质吸附机构11的顶部固定有循环水泵4,该循环水泵4的型号可为150qj20-54/9,循环水泵4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6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循环水泵4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导水管3,且第一导水管3远离循环水泵4的一端贯穿杂质吸附机构11并与杂质吸附机构11的内部相连通,循环水泵4的输出设置有第三导水管12,且第三导水管12远离循环水泵4的一端贯穿洗尘箱10的一侧并与洗尘箱10的内部相连通,用于对洗尘后水资源的再循环利用的功能。

工作原理:使用时,推动推动把手2在行走轮9的作用下将装置主体1移动至指定位置,按下止动片15使其固定,在蓄电池组101的作用下操控控制面板16控制引风机8进行工作,灰尘通过吸尘斗14在引风机8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导水管7导入至洗尘箱10的内部,在毛刷20与过滤板19的共同作用下将除灰尘以外的杂质阻隔在过滤板19的表面,实现了在吸收灰尘过程中对外界杂质的阻隔功能,从而避免了因外界杂质过多吸入造成引风机8内部缠绕故障的现象,导入至洗尘箱10内部的灰尘与洗尘箱10相互融合,在过滤框6的作用下过滤将灰尘阻隔在过滤框6的表面,定期拉动拉动把手18在转动销5的作用下打开活动板17,对过滤框6的表面进行清洁,实现了除尘装置对灰尘的收集及洗尘功能,从而避免了灰尘过多漂浮的现象,操控控制面板16控制循环水泵4在第一导水管3的作用下将过滤后的水资源吸入吸附处理箱1104的内部,在棉布层1102以及活性炭层1101的吸附过滤下对含有微量杂质的水资源进行吸附处理,随后通过第三导水管12导入至洗尘箱10的内部,实现了除尘装置对洗尘后水资源的再循环利用的功能,从而避免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最终完成除尘装置的使用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